《超渡生死——生生之法的緣起(二)》

《超渡生死——生生之法的緣起(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我很少談時事,此後也不例外,今日不能免俗地談一談人生的無常,以及如何從容面對死亡。


當女明星病後短短數日便猝死的消息傳遍全台,惋惜的聲音此起彼落,感嘆一朵高傲孤冷的高嶺之花太早太快凋零。社交平台上的諸多發文裡,不乏一些對於死亡的感言,例如「應該活得更充實」、「學習把握當下」、「珍惜身邊的人」、「不要猶豫」等。


我想切入的點,即是活著的人應該如何面對死亡,又或者,該懷著什麼樣的心態,好好面對每一日。


容我直接破題吧,唯有放下心中全數糾結的人,才能從容迎向死亡。


活在這世上的人,沒有人沒有糾結。從小到大,由稚嫩到蒼老,一路上總會遇到讓心糾結的人和事。這些糾結抑鬱在心裡,時不時會激起負面的情緒,令人害怕、焦慮、恐懼、憤怒、畏縮,進而扭曲自身的性格。扭曲會擴散,如枝藤一般蔓延疊繞,影響到生活的各個層面,爬伸至過去、現在、未來,生出許多不可觸碰的禁忌,讓人活成了表面正常內心怪誕的模樣。


內心的怪誕彰顯在生活裡,成了眾多的非得如何與絕對不該,如同規劃好的道路設計,哪裡可行,哪裡禁止,黑白分明,他人無從置喙。不管是頑固不聽他人建言,行事風格特立獨行的強人,或者是畏畏縮縮唯唯諾諾,輕易受到他人影響,沒有自己主見的弱者,若將他們的內心細細撥開檢視,讀懂了他們的行與不行,那些思想、言語、行為將如子落棋盤,背後的緣由一望即知。


由此可知,許多我們稱之為性格的取向,其實是內心的糾結攀爬上了表面,操控一個人的言行舉止。


當一個人原有的性格和內心的糾結起了衝突,往往是糾結勝出,成為主宰性格的關鍵。假如性格和糾結本為同一陣線,則很容易劍走偏鋒,讓原有的性格更加極端,原則寸步不讓。


我常常說,很多看似內向的人,底子是外向的,只是因為身體過度羸弱,或是過去殘留的傷痕太深,導致性格扭曲,不復原貌。很多太過於強勢的人,往往害怕示弱,或是早已錯過了彰顯自己真實的時間點,在他人眼裡形成了既定印象,想改也無法改了。表現極度弱勢的人,則很有可能太過害怕承擔責任,不願意下決定,總是等到局勢逼迫才肯採取行動。


如果想要好好地認識自己是誰,首先得劈荊斬棘,去掉表層的干擾,找到內心的糾結,直視它,然後待它自然化解。


到底什麼是糾結呢?任何一件事,一個人,一個念頭,在心裡過不去,即是糾結。


我舉幾個例子吧。


有些人遠赴重洋,在外地工作生根,不管吃再多苦,低著頭默默忍耐。在別人眼中他是意志堅毅,只有他自己懂,他太害怕受到家人的批判與指責,讓自己變得渺小如沙塵,才會逃離家鄉。外地生活的苦不論再難再痛,不會比血緣的親人長期的漠視和挖苦來得更煎熬,一旦看透這個糾結,他的一切頓時了然。


有些人時不時就搬家,在每座城市和鄉鎮輪轉不息,最短三月,最長一年,之後就得遷居。他說,這彷彿是自己的命運,不斷跳脫舒適圈,渴望認識陌生的文化,就像以前的吉普賽人。實際上,他跟家人相處不好,三兩句便起衝突,永遠沒辦法將心裡的話傳遞給對方。長大了以後,他缺乏良善的人際關係作為案例,不懂得如何跟別人深交,常常認識一段時間後,心底的黑暗面不自覺地湧現,如同刺蝟的刺渾身豎起,容易對人尖酸苛刻,破壞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友誼。他總想在傷害任何人之前趕緊離去,這才是不斷搬家的真實原因。


有些人看似好人,凡事容忍謙讓,總以他人為先,自己的需求往後排。他的朋友個個都稱他為小太陽,認為能夠與他相識是前世修來的福份。殊不知他膽小怕事,深怕失去任何人的友誼,畏懼遭人奚落,誰都不敢得罪,才會不敢展現自己的真實意志,把內心感受藏匿在不見光的深處,如此便能獲得別人的喜愛。這份恐懼又得追溯到小時候父母對他的忽視,總是偏愛他的手足,他若想要爭取到關注,就得展現超齡的成熟。


內心的糾結或許會隨時間淡忘,實際的影響從來不會消失,反而會隨著生活裡的磕碰越發堅固,往下生根纏繞,往上開枝散葉,直到某一天,你連自己是誰也記不得了。


不管你活得多充實多緊湊,有沒有大膽放手去做不敢做的事,是否真心投入到自己喜愛的事業裡,都跟糾結無關。


人若想要看清自己內心的糾結,首先得學習放鬆,跳脫緊繃的桎梏。唯有放鬆,鬆到身體和意識不再有一絲緊繃,那些積累在心底的幽微才有機會浮現,糾結的關鍵才得以無漏地展現。查見了,看懂了,領略了一切的來龍去脈,即是時候放下,回歸自在圓滿。


什麼是自在圓滿呢?不受外界人事所擾,不被內心感受影響,接納一切好壞,不排斥,不抗拒,時時刻刻維持清明,意識和身體常保流動,這就是自在圓滿。


若能臻於自在圓滿,便能看透生死真相,不受其所誤導,自然從容。如此亦能真實把握人生在世的每一刻,跳脫汲汲營營庸庸碌碌的死循環,終止名利和財富的渴望與追求,於分分秒秒隨心所欲地創造豐盈你我人生的價值。


這不是靈修,不是宗教信仰,更不是神話玄學。這是世上每一個人都能夠透過簡單修煉達到的境界,只要你願意學。

avatar-img
行歌的沙龍
31會員
229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行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今年的運勢,元旦後已經寫了一篇,好不容易等到除夕,終於可以寫篇下集了。 想要改變人生,關鍵在於一念。為了這一念,我們算盡機關,算姓名、算紫微、算星象生肖、算奇門遁甲、算面相手相、算風水命理,算塔羅占卜,各式各樣的算,不過是為了渴望觸及那常人無法窺見的命運,同時反觀言語難以詳盡的自身。
幾乎每個人對於解脫都會懷有不切實際的想像,好像解脫的人沒有焦慮,沒有恐懼,沒有任何的情緒起伏。正是因為這份誤解,讓這些人在修行的途中,錯將有沒有情緒用於衡量自己的修行高低,好像擁有情緒是種罪,感受到了情緒,是自己哪裡修錯了,或是資質太低了。 如果一個人真的沒有任何感受,那和木石有何差別?
前一日的暴雨記憶猶新,今天已是晴空萬里。 倘若這次山陀兒的路徑不脫出往昔的慣例,從東南甩向西方,短暫登陸花蓮,又甩向東北爽快離去,我們談論它的時間和次數,應該和頻繁常見的地震一般寡情,就好像混了一輩子慣於動刀動槍的黑道大哥,在回顧身上慘不忍睹的百餘道傷口裡的其中一道時,那般雲淡風輕。
山陀兒的詭譎行蹤,真是令人難堪。它坐在海上蹉跎枯候,任由北方的冷氣一層層剝去了豐沛濕暖的水氣,足足拉了三坨兒,令本來駭人的強颱削弱成中颱,讓人不知到底該焦慮或鬆弛才好。雙方乾瞪著眼,掌心微濕,坐等這一場遲早的飄搖大戲上演。
趁著放假,我們多聊聊吧。 當我察覺到人的意志遠比想像中更為強大,隨意下個指令,身心隨即反饋,看待人生的視角難免有別於過往。我隨即以自己為白老鼠,展開一連串奇特的實驗,想要更深入了解身心的本質,以及探索意志的邊界。
關於今年的運勢,元旦後已經寫了一篇,好不容易等到除夕,終於可以寫篇下集了。 想要改變人生,關鍵在於一念。為了這一念,我們算盡機關,算姓名、算紫微、算星象生肖、算奇門遁甲、算面相手相、算風水命理,算塔羅占卜,各式各樣的算,不過是為了渴望觸及那常人無法窺見的命運,同時反觀言語難以詳盡的自身。
幾乎每個人對於解脫都會懷有不切實際的想像,好像解脫的人沒有焦慮,沒有恐懼,沒有任何的情緒起伏。正是因為這份誤解,讓這些人在修行的途中,錯將有沒有情緒用於衡量自己的修行高低,好像擁有情緒是種罪,感受到了情緒,是自己哪裡修錯了,或是資質太低了。 如果一個人真的沒有任何感受,那和木石有何差別?
前一日的暴雨記憶猶新,今天已是晴空萬里。 倘若這次山陀兒的路徑不脫出往昔的慣例,從東南甩向西方,短暫登陸花蓮,又甩向東北爽快離去,我們談論它的時間和次數,應該和頻繁常見的地震一般寡情,就好像混了一輩子慣於動刀動槍的黑道大哥,在回顧身上慘不忍睹的百餘道傷口裡的其中一道時,那般雲淡風輕。
山陀兒的詭譎行蹤,真是令人難堪。它坐在海上蹉跎枯候,任由北方的冷氣一層層剝去了豐沛濕暖的水氣,足足拉了三坨兒,令本來駭人的強颱削弱成中颱,讓人不知到底該焦慮或鬆弛才好。雙方乾瞪著眼,掌心微濕,坐等這一場遲早的飄搖大戲上演。
趁著放假,我們多聊聊吧。 當我察覺到人的意志遠比想像中更為強大,隨意下個指令,身心隨即反饋,看待人生的視角難免有別於過往。我隨即以自己為白老鼠,展開一連串奇特的實驗,想要更深入了解身心的本質,以及探索意志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