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談放鬆——生生之法的緣起(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我說我專教放鬆,不管大人或小孩,任憑一個念頭,當下身心就能進入到深沉的放鬆。很多人不懂,誤以為我口中的放鬆等同於窩在家裡放空或發呆,於是敬謝不敏。今年我預計將私底下耕耘的一切正式端上檯面,舉辦一系列的工作坊和講座,所以是時候在一年之初,好好寫篇文章,詳談放鬆為何物,再細細論述「生生之法」到底是什麼。


我所提的放鬆,是身心的和解。


常人所認定的這個「我」,往往是將肉體視為是意識的延伸,認為意念一動,身體就該跟隨,時常忘記照顧這具乘載意識的容器,理解它的需求。長久下來的誤解,造成身與心的隔閡, 意識只想強加意圖在身體之上,身體則是時不時地以疼痛和疾病發聲抱怨,兩者誰也不聽誰的。在此之後,人再也不思改變,交付習慣為主宰,不管身體有什麼毛病,如何頑冥不靈,也就適應了。如果熬出病了,那就打針吃藥解決,再不行就住院,那些長年培養的壞習慣,說什麼都不願改變。


到了這時候,想要放鬆何其困難。就算坐著躺著什麼都不做,緊繃的身軀仍然不會自然鬆弛,偶然放個長假遠行,失序的作息不會突然恢復正常,


不分晝夜的緊繃之下,人的身心是如何崩壞的呢?對身體而言,首先是肌肉和筋骨的酸軟和疼痛,按摩或針灸好個幾天又再次復發。再來是睡眠飲食失常,想睡卻睡不著,或是睡著了又很快清醒,胃口則是時好時壞跌宕不停,對於食物的味道慢慢感到無感。最後是大病小病不斷,連病因也找不出來。


要放鬆,你得好好地對自己說,放鬆。


不用靠頌缽或精油,不必找人按摩針灸,無需借助任何外力,闔上雙眼,誠心想著放鬆,那麼多年鬆不開來的身體便會頓時放鬆。多給自己一些時間,放鬆的感覺會逐漸沒入肌肉和筋骨,直達神經和血管,最後全身內部的器官都會很有感地鬆開來。


鬆到了這種狀態,意識時不時會放空,偶有念頭升起,自然流淌而逝。


當人抵達了這麼深沉的鬆,很適合用於反思。那些平日的糾結,放不下的人和事,難以管控的情緒,在深度放鬆的狀態下一一拿出來重新檢視,探討前因後果,會有很不一樣的感受。感受若變,視角亦會產生變化,本來綑綁著人和事的情緒不再如從前那般強勁剛烈,根深蒂固的成見便會開始鬆動。


很多人在進入深度放鬆後,會立即恍神,宛如打瞌睡一般。這種半睡半醒的狀態,姑且稱之為清眠吧,明明感覺睡著了,卻對外在的變化仍然有感。清眠能在短短幾分鐘裡,令人迅速補回失去的體力。若能妥善運用,好好把握忙碌之間的短暫片刻進入清眠,人就不易過度操勞而虛脫。


有趣的是,從放鬆的那一刻到深度放鬆,中間不用一分鐘,快一點的話,十秒已經足夠。


如此簡單易學的放鬆法,無需器具,不用儀式,當下一念即可,任何人都能立即上手。不管是兩歲小孩或是九十歲老人家,無論有沒有靜坐的經驗,一律無所謂,進到場子裡,或是聆聽錄音檔,都能很快學起來,再經過一些練習就能嫻熟地應用於日常生活。


這種鬆的狀態,在不同派別裡有不同名稱,譬如禪定、無念、心流、臨在,其實說的都是同一件事。我稱其為放鬆,是因為放鬆一詞人人皆懂,即使不懂我口中的放鬆是如何奧妙亦無妨,自覺需要放鬆的人自然會找上門來,不必額外解釋。


我教放鬆已經一年有餘,目前固定學習的人約六十多位,來自各行各業,台灣各地,且正在陸續增加中。


如果對於放鬆感興趣的話,我目前每週三晚上於璞石二樓開課,七點到八點半,歡迎前來體驗,無需事先預約。等到安排妥當,我會公開上半年工作坊的時段,不但教你如何放鬆,同時亦會傳授生生之法的數種基礎法,教你如何輕鬆地練氣養生。對於不住花蓮的人,我會在適當的時機開放錄音檔的連結,歡迎任何人下載練習。


至於生生之法是什麼?容我下篇再談。

avatar-img
31會員
227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行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今年的運勢,元旦後已經寫了一篇,好不容易等到除夕,終於可以寫篇下集了。 想要改變人生,關鍵在於一念。為了這一念,我們算盡機關,算姓名、算紫微、算星象生肖、算奇門遁甲、算面相手相、算風水命理,算塔羅占卜,各式各樣的算,不過是為了渴望觸及那常人無法窺見的命運,同時反觀言語難以詳盡的自身。
幾乎每個人對於解脫都會懷有不切實際的想像,好像解脫的人沒有焦慮,沒有恐懼,沒有任何的情緒起伏。正是因為這份誤解,讓這些人在修行的途中,錯將有沒有情緒用於衡量自己的修行高低,好像擁有情緒是種罪,感受到了情緒,是自己哪裡修錯了,或是資質太低了。 如果一個人真的沒有任何感受,那和木石有何差別?
前一日的暴雨記憶猶新,今天已是晴空萬里。 倘若這次山陀兒的路徑不脫出往昔的慣例,從東南甩向西方,短暫登陸花蓮,又甩向東北爽快離去,我們談論它的時間和次數,應該和頻繁常見的地震一般寡情,就好像混了一輩子慣於動刀動槍的黑道大哥,在回顧身上慘不忍睹的百餘道傷口裡的其中一道時,那般雲淡風輕。
山陀兒的詭譎行蹤,真是令人難堪。它坐在海上蹉跎枯候,任由北方的冷氣一層層剝去了豐沛濕暖的水氣,足足拉了三坨兒,令本來駭人的強颱削弱成中颱,讓人不知到底該焦慮或鬆弛才好。雙方乾瞪著眼,掌心微濕,坐等這一場遲早的飄搖大戲上演。
趁著放假,我們多聊聊吧。 當我察覺到人的意志遠比想像中更為強大,隨意下個指令,身心隨即反饋,看待人生的視角難免有別於過往。我隨即以自己為白老鼠,展開一連串奇特的實驗,想要更深入了解身心的本質,以及探索意志的邊界。
一旦產生執著,前途唯有痛苦,沒有例外。 揀選好的,挑掉不好的,迎向快樂,避開痛苦,趨吉避凶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天性。不過呢,在某些情況下,人會選擇趨兇避吉。儘管違背了人性,許多人依然樂此不疲。 這些人,就是好人。
關於今年的運勢,元旦後已經寫了一篇,好不容易等到除夕,終於可以寫篇下集了。 想要改變人生,關鍵在於一念。為了這一念,我們算盡機關,算姓名、算紫微、算星象生肖、算奇門遁甲、算面相手相、算風水命理,算塔羅占卜,各式各樣的算,不過是為了渴望觸及那常人無法窺見的命運,同時反觀言語難以詳盡的自身。
幾乎每個人對於解脫都會懷有不切實際的想像,好像解脫的人沒有焦慮,沒有恐懼,沒有任何的情緒起伏。正是因為這份誤解,讓這些人在修行的途中,錯將有沒有情緒用於衡量自己的修行高低,好像擁有情緒是種罪,感受到了情緒,是自己哪裡修錯了,或是資質太低了。 如果一個人真的沒有任何感受,那和木石有何差別?
前一日的暴雨記憶猶新,今天已是晴空萬里。 倘若這次山陀兒的路徑不脫出往昔的慣例,從東南甩向西方,短暫登陸花蓮,又甩向東北爽快離去,我們談論它的時間和次數,應該和頻繁常見的地震一般寡情,就好像混了一輩子慣於動刀動槍的黑道大哥,在回顧身上慘不忍睹的百餘道傷口裡的其中一道時,那般雲淡風輕。
山陀兒的詭譎行蹤,真是令人難堪。它坐在海上蹉跎枯候,任由北方的冷氣一層層剝去了豐沛濕暖的水氣,足足拉了三坨兒,令本來駭人的強颱削弱成中颱,讓人不知到底該焦慮或鬆弛才好。雙方乾瞪著眼,掌心微濕,坐等這一場遲早的飄搖大戲上演。
趁著放假,我們多聊聊吧。 當我察覺到人的意志遠比想像中更為強大,隨意下個指令,身心隨即反饋,看待人生的視角難免有別於過往。我隨即以自己為白老鼠,展開一連串奇特的實驗,想要更深入了解身心的本質,以及探索意志的邊界。
一旦產生執著,前途唯有痛苦,沒有例外。 揀選好的,挑掉不好的,迎向快樂,避開痛苦,趨吉避凶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天性。不過呢,在某些情況下,人會選擇趨兇避吉。儘管違背了人性,許多人依然樂此不疲。 這些人,就是好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這時候的首要工作,是從刺激你的對象那邊,把注意力收回來,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那麼你的心馬上會平靜和安定下來。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間的感覺和感受。你的心情放鬆下來,身體也會隨著放鬆,這時候,人家要你生氣,你也氣不起來了;人家要你反擊,你也不會反擊了。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繁忙與焦慮的生活是否讓你感到透不過氣?《鬆弛感》是一本充滿心靈雞湯的書,提供了40個實用的方法,協助你遠離精神內耗,享受更平和的人生。文章深入探討了去除自我設限、規律化生活、自學重要性等重要核心概念,激勵你朝向內心平靜且持續成長的未來。
Thumbnail
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中,人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應學會停下腳步,尋找內心的寧靜。例如透過靜心、運動、親近大自然以及與親友共度時光,這些都是讓我們重新與自己連接的方法。
Thumbnail
不論是來自於生活的壓力、工作的負擔或是時間的緊迫,長期的壓力狀態將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本文以個人經歷為例,探討如何透過打坐來釋放壓力,並分享在中文初級禪訓班中的三個收穫。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靜心的幾種方式,以及靜心對身心健康的好處,並引用了幾本相關的書籍。讀者將瞭解如何通過靜心放鬆身心,並提升自我意識。
放鬆是身體自然的狀態
Thumbnail
不焦慮,不窮忙,8個習慣從小處改變,人生每個階段都零匱乏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這時候的首要工作,是從刺激你的對象那邊,把注意力收回來,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那麼你的心馬上會平靜和安定下來。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間的感覺和感受。你的心情放鬆下來,身體也會隨著放鬆,這時候,人家要你生氣,你也氣不起來了;人家要你反擊,你也不會反擊了。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繁忙與焦慮的生活是否讓你感到透不過氣?《鬆弛感》是一本充滿心靈雞湯的書,提供了40個實用的方法,協助你遠離精神內耗,享受更平和的人生。文章深入探討了去除自我設限、規律化生活、自學重要性等重要核心概念,激勵你朝向內心平靜且持續成長的未來。
Thumbnail
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中,人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應學會停下腳步,尋找內心的寧靜。例如透過靜心、運動、親近大自然以及與親友共度時光,這些都是讓我們重新與自己連接的方法。
Thumbnail
不論是來自於生活的壓力、工作的負擔或是時間的緊迫,長期的壓力狀態將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本文以個人經歷為例,探討如何透過打坐來釋放壓力,並分享在中文初級禪訓班中的三個收穫。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靜心的幾種方式,以及靜心對身心健康的好處,並引用了幾本相關的書籍。讀者將瞭解如何通過靜心放鬆身心,並提升自我意識。
放鬆是身體自然的狀態
Thumbnail
不焦慮,不窮忙,8個習慣從小處改變,人生每個階段都零匱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