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過後到開工也快滿一週了,回到工作崗位上跟大家交流,也才發現滿多人的年假前後在病痛中度過,不是上吐下瀉的腸胃炎,就是咳嗽流鼻涕。希望大家都保重身體,這次的流行病,真得很難受。
不幸如我,在除夕吃過年夜飯之後開始出現拉肚子的狀況,撐了一天才去年假有看診的大醫院掛診,可是足足等上了三個小時才看到醫生,而為這份悲慘“錦上添花”的是,我們家小兒也再次染上感冒,一大一小不是跑廁所、躺床上,就是在擤鼻涕的路上。
事後我總自嘲的說:有小孩的年假=0,有小孩又感冒(不管是誰)的年假= –(負號)
曾照顧過生病寶寶的家長大底上都能理解,處於一個哪裡都不舒服的小孩不只需要排解他的病體症狀,小孩還會變得極度退化、撒嬌、耍賴、不服從,簡直宛如不合作運動上身,讓照顧者超級容易爆炸那種。
年假期間,我沒有後援,連續五六天服侍家裡的小傲嬌,真的會想直接在床上昏倒。幸好,每回昏睡在床的兩三小時還有老公接手,讓我稍微獲得回血的自癒時間。
而看著一旁吵著只要媽媽餵飯的小孩,我本來(壓著胃痛)也是想要爆氣的,但是回想自己在很不舒服的時候,同樣會想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管,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
飯一餐沒吃就算了,稍晚肚子餓再給他麵包鮮奶也可以,對一個生病又嘴破的孩子,我到底在跟他堅持吃完飯有什麼意思?
思及此,原本生到頭頂的一團熱火便也熄滅了。
漫漫的春節連假,如果說這趟病程之旅教會了我什麼,那一定是健康很重要、不舒服一定要去看醫生。
還有「適度放過自己」的必要性。
回娘家的時候聽到弟弟的老婆分享她朋友顧小孩的「最低標準」,有時候、不得已的時候,我們真應該放下原本的原則堅持,放過小孩、放過自己,這也是自我將情緒由負轉正的重要練習。
生氣的時候怎麼辦?
覺得快崩潰的時候怎麼辦?
誰可以是第一時間為你排解或外包的對象?
當然,能即時意識到憤怒、悲傷、焦躁這些負面情緒也很重要,因為唯有get到「我即將要爆炸了」,腦袋才能趕緊在下一秒尋找有沒有其他「解方」,來避免情緒失控。
身為極易暴怒的火象牡羊,我現在已經能面對孩子滿臉滿手油膩、身上黏著飯粒麵包屑、要吃不吃的調調而心如靜水,都是靠過去一次次不斷的練習。
因為我不想在孩子面前大吼出怒氣,除了會傷害他們的大腦發展,也擔心孩子之後有樣學樣,在遇到生氣的狀況也是用大吼大叫、耍性子來解決問題。
同樣的,這個最低標準也能放在另一個照顧者(通常是孩子的爸)身上。
被腸胃炎擊垮的我,整整在床上和廁所游移了兩三天,過著餐餐吃粥配醬瓜的日子,想當然沒有辦法好好為家裡兩位男子做飯。這時候就需要拿出「最低標準」了。換個角度想,至少老公除了給我可以好好睡覺的時間,他也沒讓自己餓著啊,知道會去準備他跟孩子的飯(至於什麼餐點我一概什麼都沒看見),還幫我煮了白粥呢(感謝上帝他還知道不能加雞蛋)
哈雷路亞,本週學校幼幼寒假班恢復上課,加上週六還能補課,就趁這天好好愛自己一下,把春節沒喝到的美酒補回來(👈選你正解)
請大家身體一定要健康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