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對於爸媽而言,訓練星星兒購物比較有吃力感,莫過於〝遇到商品缺貨〞的問題。
而且,在星兒的適應這類轉變,必然不知如何進行。
基本上,這要給星兒選擇題。
這情況,有兩種選項。
其一,不買;其二,找同類型的商品。
其實,可以先從販賣機,做認知的建立。
因此,在販賣機出現〝售完〞的燈號,星爸媽就可以做基本建立星兒的認知。
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泛化。
這就是星爸媽訓練星兒的泛化能力部分,當然,特別是在陪星兒購物過程。
在陪星兒購物之餘,星爸媽要不斷灌輸星兒,沒貨就找店員。
至少,這是基本能力。
當然,在販賣機建立的認知,就要活用在實體購物的部分。
對於星兒,泛化能力不足,造成無法見到有同類型以內的事實。
像是,桌遊之中,有不同的桌遊。
當然,也有〝動漫桌遊〞。
而這次的重點,在於購物。
因此,星爸媽可先協助星兒找出〝有同類型的商品〞。
像是,我在全聯去年第一次整個雞腿全賣完了。
當下,有見到切塊的雞腿。
所以,我有兩選擇。
不是不買,就是買切塊雞腿。
至於具體方式,就是星爸媽的智慧。
一般來說,店員都會在場。
只是,星爸媽要注意,要星兒理解不斷問〝貨什麼時候會到〞是完全沒有用的。
這種情況,就是在引導星兒〝見到同類型的商品〞可以買,要是真的沒有,就不買了。
而像我當天的情況,是因為〝無法不買〞,因為,要是不買,柴犬敲敲會餓死。
只是,真的到了這一步,我母親早就有辦法。
這是最不得已的方式,因為,連能同類型的商品都賣完,還能買?
像是,牛奶不僅僅是只有光泉這品牌。
所以,光泉牛奶賣完,可以買瑞穗牛奶。
當然,像疫情前,有食安問題,就是關於林鳳營的部分。
星爸媽可以機會訓練〝特定情況就不買〞的觀念,因為,那段期間是要聯合抵制出問題的牛奶而不買。
這部分,請星爸媽務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