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DeepSeek文明警鐘:中國內捲模式是否正在重塑人類進步的典範?

Hank汽車部落格-avatar-img
發佈於Hank政治社論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DeepSeek敲響歐美文明模式的警鐘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長河中,不同的社會制度與發展模式往往代表著不同的進步路徑。當我們站在2025年的時間節點,回顧過去幾十年全球經濟格局的演變,一個引人深思的現象正在浮現:中國特有的「內捲」發展模式,是否正在重新定義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式?

歐美模式:優雅而緩慢的進步

歐洲工業革命形成的「百年紅利消化機制」,本質上是封建貴族體制與資本主義的基因嵌合產物。曼徹斯特紡織業巨頭第三代傳人仍能憑藉蒸汽機專利年金安享尊榮,這種跨代際利益傳遞建立在專利壁壘(英國《壟斷法案》1624年)、階級共識(維也納會議1815年)和殖民輸血(東印度公司特許狀1600年)的三重架構之上。正如經濟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在《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中揭示的,西歐商業貴族階層通過「漫長的16世紀」完成資本沉澱,形成技術迭代與財富積累的良性循環。在這個結構中,保留下來的貴族階級扮演著關鍵角色。這些貴族階級之間存在著成熟的利益協調機制,使得他們能夠建立互信的契約關係,進而實現利益的均衡分配。這種模式使得科技創新所帶來的紅利能夠被緩慢而持久地消化,往往一個創新紅利可以惠及三代人。這種「細水長流」的發展方式,造就了穩定的金字塔型社會結構,並培育出富裕的貴族資產階級。

raw-image


中國模式:極速內捲的競爭邏輯

相比之下,中國的發展軌跡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特徵。在1949年後的政治變革中,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傳統貴族階級被徹底摧毀。這種歷史遺產,疊加上人口眾多、資源相對匱乏的基本國情,以及極權政治體制的特殊性,造就了一種獨特的社會競爭模式——「內捲」。

在這種模式下,任何新興產業或創新領域都會迅速陷入白熱化的競爭。無論是共享經濟、太陽能產業,還是電動汽車市場,都遵循著相似的發展軌跡:由歐美開創,而後被中國企業通過「內捲式創新」迅速推向極致,最終演變為利潤極低的紅海市場。這種「你死我活」的競爭態勢,使得創新紅利被快速消耗,企業家階層也面臨著快速更替,難以形成穩定的資產階級。

raw-image


全球化下的平衡與失衡

在過去的三十年中,中國這種內捲模式之所以能夠維持運轉,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全球化體系提供的外部輸血。大量外資的進入和出口導向型經濟的繁榮,為這個高強度競爭的系統提供了必要的營養。然而,隨著美中關係的惡化和全球化秩序的重組,這種平衡開始發生動搖。

在失去原有發展空間的壓力下,中國的內捲模式開始向外擴散。這種擴散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在人工智能領域。當美國試圖通過築起AI領域的技術壁壘來遏制中國時,中國企業依然在資源受限的情況下推出了DeepSeek等重要突破,這不僅打破了美國的技術封鎖,更預示著全球AI產業可能陷入類似中國市場的內捲競爭狀態。

raw-image


內捲模式:文明進步的加速器?

表面上看,中國式的內捲模式似乎不利於社會財富的積累和中產階級的培育。然而,從更宏觀的文明發展視角來看,這種模式可能恰恰構成了一種特殊的「進步加速器」。

在這種高強度競爭的壓力下,創新不再是少數精英的專利,而是整個社會的生存必需。雖然單個創新帶來的紅利被快速稀釋,但創新本身的速度和頻率卻大幅提升。正如特斯拉開放電動車專利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爆發性發展所展現的那樣,當整個社會都被捲入創新競爭時,技術進步的速度往往會超出預期。

展望未來:全球化「內捲」時代的來臨?

DeepSeek的出現不僅僅是一個技術突破的標誌,更預示著全球創新競爭模式可能發生根本性轉變。歐美社會習以為常的「優雅進步」模式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個全球範圍內的「內捲化」趨勢正在形成。

這種轉變無疑會讓許多人感到不適——原本可以悠閒享受創新紅利的群體將不得不適應更激烈的競爭環境。但從人類文明的宏觀進程來看,這種轉變可能具有積極意義:原本需要百年時間才能實現的進步,可能在這種加速機制下提前幾十年完成。

預測: 全球將一起陪中國內捲

中國的內捲模式正在重塑全球創新競爭的規則和節奏。這種轉變帶來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值得警惕的地方。對於個人而言,這意味著更大的競爭壓力;對於整個人類文明而言,這可能意味著進步速度的整體提升。

中國內捲模式是否將主導人類文明的未來,目前仍無法定論。對於歐美而言,這是一場攸關經濟模式存亡的戰爭,而對於全球而言,這可能意味著科技紅利週期的結束。未來的世界,可能不再是少數貴族享受技術紅利的時代,而是一個所有人都被迫捲入極端競爭的全新紀元。

我們無法預測這樣的未來是好是壞,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世界將不再如過去那樣運作,科技紅利不再屬於貴族,而是屬於最能適應內捲競爭的個體與國家。全球已經踏入與中國內捲競爭的時代,誰能適應,誰就能存活。

延伸閱讀


1.川普15天狂簽百令,美國政經大洗牌!深層政府慌了?


2.區間測速不僅違憲侵犯人權,它也傷害了交通效率與社會成本。科技執法, 深層政府, 權力傲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5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人文精神哲學議題、Hank政治社論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這裡是Hank聊關於汽車心得, 社論, 創作等, 歡迎訂閱贊助我的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科技執法會造成人民守法道德感的下降 隨著人工智慧(AI)的迅速發展,許多領域開始大幅應用科技來提升效率,法律執法領域也不例外。從交通管理的自動違規辨識,到刑事案件中預測再犯率的AI分析,科技執法似乎為社會帶來了更高效、公正的未來。然而,過度依賴AI執法卻可能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削弱公民的道德
人生是一場無休止的戲劇,而我們每個人既是演員,也是觀眾,甚至可以成為自己人生的導演。這三種身份共同構建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與體驗,也形成了一種更高層次的生命哲學。在Hank這篇哲理思考的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如何在「演戲」、「看戲」與「不入戲」這三個層次中找到人生的智慧,並通過將自己視作導演來主宰人生
Hank透過哲學層面來探討維度的奧義,並分享一套提升自我維度的方法論。
科技執法會造成人民守法道德感的下降 隨著人工智慧(AI)的迅速發展,許多領域開始大幅應用科技來提升效率,法律執法領域也不例外。從交通管理的自動違規辨識,到刑事案件中預測再犯率的AI分析,科技執法似乎為社會帶來了更高效、公正的未來。然而,過度依賴AI執法卻可能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削弱公民的道德
人生是一場無休止的戲劇,而我們每個人既是演員,也是觀眾,甚至可以成為自己人生的導演。這三種身份共同構建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與體驗,也形成了一種更高層次的生命哲學。在Hank這篇哲理思考的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如何在「演戲」、「看戲」與「不入戲」這三個層次中找到人生的智慧,並通過將自己視作導演來主宰人生
Hank透過哲學層面來探討維度的奧義,並分享一套提升自我維度的方法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超古代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便走向滅亡。 這是物極必反,他知道現在的世界也...
Thumbnail
當世界的無常,變成人類的失常時,您會想為這時代做點什麼?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維持不一定是退步,但維持原生活模式,在沒有任何的改變下,未來也不會有很大的改變。這是確定的!
很多人面對時代潮流,經歷了 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四個階段   人類歷史上很多重大的創造和發現, 看似是在know how上突破, 實則是在know what 或者know why上突破, 也就是在見識上的突破。   這個現象還在繼續上演,不同的是, 我們都不會看不起ES
人們隨著時間的遞移演進而精專自己在若干階段所熟悉的領域中的技術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超古代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便走向滅亡。 這是物極必反,他知道現在的世界也...
Thumbnail
當世界的無常,變成人類的失常時,您會想為這時代做點什麼?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維持不一定是退步,但維持原生活模式,在沒有任何的改變下,未來也不會有很大的改變。這是確定的!
很多人面對時代潮流,經歷了 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四個階段   人類歷史上很多重大的創造和發現, 看似是在know how上突破, 實則是在know what 或者know why上突破, 也就是在見識上的突破。   這個現象還在繼續上演,不同的是, 我們都不會看不起ES
人們隨著時間的遞移演進而精專自己在若干階段所熟悉的領域中的技術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