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目漱石 Natsume Sōseki
譯者: 林皎碧
出版社:大牌出版
出版日期:2022/10/13 (初版1913/1/15)
字數:153730字
分類:文學小說
觀賞文字後若片面討論,一不小心都怕變為超譯探討,此篇紀錄型短文,故不針對《行人》經典小說劇情剖析,只寫下特別覺得有趣的部分紀錄。(盡可能地不劇透)
小説中角色關係不複雜,只因時代背景、物件注釋補充多。末段初略整理角色關係,個人覺得有協助提升,閱讀速度流暢與細膩(符合文筆風格)並刻意隱藏幾個角色,讓看過這篇的人,有機會讀起《行人》相信更為有趣。
-
《行人》是一本「不分年代」閱讀時,都會大感訝異的作品。尤其刻意地忽略「你和我的心究竟相通到哪裡?」、「人,終究只能承擔孤獨的重量」這一類玩弄心情的標語,更容易從敘事流暢、細節滿滿的第一章「朋友」看起。
三澤看似一位,不影響劇情、只為增添作品豐富度的帶入角色,
意外地,個性講話風格,都讓這一本書出色不少!礙於劇情透露,恕我不多贅述。
-
劇情若稍嫌張力緩慢,進入第二章「哥哥」就大為精彩。
這邊提醒:很多作品介紹毫不留情地把重點給寫了出來,個人是用盡全力希望挽留你,真心別看,當看到這段時,嘴巴肯定「哇」一聲的張很開,心癢難耐不停翻頁下去,渴望迎接一連串的荒誕節奏。
細節寫得多,時節就走得慢。
又慢慢感覺不到文字的火苗時,爸爸在家跟朋友演景清(俗稱能劇,還真出乎意料有趣,小的沒有這方面的知識,上網做了點功課跟大家分享)
景清為謠曲名。內容為講述平家沒落後,大將軍惡七兵衛景清流落九州成為彈琵琶的盲僧度餘生,女兒人丸前來尋父,景清因落魄之身而羞愧,經鄉人勸解,父女才相認。景清敘述自己往日英勇戰績後,父女旋又訣別的感人故事。
「門松」為謠曲景清的開頭,景清一登場就唱出「松門獨閉送歲月,仰望清光亦不知時節之轉移⋯⋯」日向國為七世紀中期,日本地方行政區的令制國之一,約當現在的宮崎縣和鹿兒島縣等地。
從這些註解、影片之中,相信還是很難感受到穿插這段的歷史文化魅力。
換個角度想,老一輩的人欣賞布袋戲、歌仔戲之餘,還在家跟著三五好友演起戲,對唱甚至奏樂打鼓,想像起來的畫面,不是很特別嗎?
故事中後段,回到了哥哥一郎自身(這第二段讓人大為精彩的哥哥,還有很多話想趁睡不著的時候說)集結前段心情,到這充分體現歷史背景思緒脈絡,哲學上的有趣思辨,略顯寂寥的孤獨感。是旅人,也是日語中的行人。
最後,引述一段註解,點出此篇小說、甚至日本文化獨有核心。Contradiction in terms 意為自相矛盾,此處指二郎所隱藏的事(秘密)和公開的事(說出來的話)相互矛盾。
「你一睡不著,總是想盡辦法要趕快睡,因此就會變得焦慮嗎?」
「就是這樣,所以就更睡不著。」
「你睡不著覺,會對不起誰嗎?」
「我也常常睡不著,睡不著也很愉快。」
「燈影照無睡,心清聞妙香」
出自- 大雲寺贊公房四首 / 杜甫
公務退休,興趣:謠曲
曾拜託二郎詢問三澤,是否願意娶阿重,希望二郎盡早結婚,拔除與兄嫂之間的麻煩。
大學教書,學者與詩人身份
有樂町建築事務所工作,三澤介紹
與嫂嫂有紛爭,卻十分疼愛芳江,曾聽從爸爸的話,學習打鼓
介紹阿貞丈夫的媒人
欲介紹給阿貞的角色
下町風情:原文為「下町風」東京下町通常指日本橋、京橋、神田、下谷、淺草、本所、深川等處。下町風則指東京下町還殘留江戶時代人情味的風情和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