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枷鎖 vs. 教育的希望:《天才少女阿努佳》的沉重抉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是一部看了,很容易會覺得無奈,愛莫能助的短影片,作為觀眾的我們都知道,什麼對阿努佳來說是好的,但身邊拉住她,不讓她提升的力量,卻又是那麼的大,或許,這種無力感,也正是導演希望我們有的感覺,這很可能也是製作這部影片的贊助機構,長期陷入的困境。


《天才少女阿努佳》(Anuja)是今(2025)年度,入圍奧斯卡五部最佳實景短片的其中一部作品,是美國製作,但以印度語發音的影片,影片長度很短,只有23分鐘,主要在講一對相依為命的未成年姊妹,帕拉克(Palak)和阿努佳(Anuja)的故事。


這對姊妹一起在一間紡織工廠工作,每天工時超過12小時;9歲的阿努佳,被發現是數學天才,若能籌得400元印度盧比(約新台幣160元)的費用,參加一場考試,通過考試就可以獲得很好的教育機會。


姊妹倆努力湊足400元盧比之後,阿努佳陷入掙扎;亦姊亦母的帕拉克,希望妹妹無論如何一定要去考試,但深愛姊姊的阿努佳,卻捨不得把這好大的一筆錢,用在自己身上去應考,她好想要在工廠裡繼續工作賺錢,讓姊姊可以有錢去結婚。


考試的時間就要到了,阿努佳會做出什麼抉擇呢?短片的最後,劇組給所有的觀眾,留下了這個懸念。


160元台幣的夢想:9歲女孩阿努佳的求學困境

如果你是阿努佳身邊的大人,相信你一定毫無分說,鼓勵阿努佳去參加考試,獲得更好的教育機會,作為大人的我們都知道,那是阿努佳翻轉貧窮的最好方式,甚至,那400元盧比,你一定都願意幫她出,對我們來說,很少的一筆錢,卻可以徹底改變一個女孩的人生,何樂不為?


但阿努佳才9歲,不分貧富與國家,這樣年紀的孩子,極少會有大人的高度,看得到十幾二十年後的未來,不然,包括我在內,台灣就不會有為數極大的家長,對孩子的3C成癮,傷透了腦筋。


跟我們這些經濟狀況還可以的國家的孩子相比,對窮到連溫飽,都要靠自己的阿努佳來說,她的現實感,一定很強,但就是因為連最基本的生活,都得靠自己的勞力掙來,她更沒有餘力,去想像可能與現狀不同的未來,以劇中400元印度盧比的考試費來說,對我們來說,那不過只是兩個便當不到的金額,卻是她跟姊姊努力了好久,想盡辦法,才籌到的一筆錢。


當未來被現實困住:阿努佳的故事映照印度童工問題

在印度與尼泊爾,像阿努佳這樣年紀小小,就已經在工作養自己,甚至養整個家的孩子,非常普遍,2000年之後,我常去印度、尼泊爾,小童工是我早已習以為常的兩地生活實況。


台灣現在四十歲以下的人,應該沒見過,台灣的公車,曾經除了司機以外,還會有一位穿著漂亮制服的「車掌小姐」,負責剪票等工作,年過五十的我,小時候還見過,但印象中,在我上學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這種職業;然而,在普遍貧窮的尼泊爾,一直到我最近一次去的2010年,他們都還有。


尼泊爾代步的公車,多是小小的電動三輪車,四個人的座位,通常會塞六七個大人,尼泊爾公車負責收費的不是漂亮的車掌小姐,而是年紀小小,有的目測大約才五、六歲的車掌小朋友,他們雖然外表看起來很小,但跟客人應對進退,還有他們的眼神,可能都比我們台灣二十幾歲的大人,都還要來得成熟滄桑,他們沒有能力上學,必須跟著開車的家長,一起工作養家。


印度的貧富差距很大,有錢人家的孩子,住豪宅,出入都是名車,受最好的教育,但窮人家的孩子,有的就是從小在這些有錢人家幫傭,有些窮人家,甚至是從父母到孩子,整家人為一戶有錢人家服務,可以跟著主人一起住豪宅,不愁吃穿,這已經算是窮人家孩子,很好的出路之一了,然而,不是所有的窮人家,都有這樣的工作機會,還有很多是窮到在街上乞討。


少女阿努佳的抉擇:為看不見的未來而戰,還是為眼前的生存而戰?

所以,對阿努佳來說,要她做出一個長遠來說,比較好的決定,實在太困難,即便她身邊的確也有大人鼓勵她,想盡辦法要拉著她提升,但卻也有反向的力量牽住她, 像她服務的工廠老闆,就要她好好待在工廠裡工作,對老闆來說,一個小女童工的未來,干他何事?每天有產能,讓他可以繼續靠這些廉價、好利用的勞力賺錢,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對阿努佳影響力最大的姊姊,也是使出渾身解數,要說服阿努佳去參加考試,但也就是因為跟姊姊的感情深厚,阿努佳不忍心,不忍心姊姊犧牲掉可能的結婚機會,為了她,努力賺錢,她想要分擔姊姊的擔子,跟姊姊同甘共苦,她沒有辦法有那個高度去想到,如果她有機會翻轉人生,她也可以幫忙姊姊,過上比現狀好上很多倍的生活。


這是一部看了,很容易會覺得無奈,愛莫能助的短影片,作為觀眾的我們都知道,什麼對阿努佳來說是好的,但周遭扯住她,不讓她向上提升的力量,卻又是那麼的大,或許,這種無力感,也正是導演希望我們有的感覺,這很可能也是製作這部影片的贊助機構,長期陷入的困境。


Salaam Baalak Trust:為印度街童點燃希望之光

這部影片是由Salaam Baalak Trust(和平兒童信託)贊助拍攝,這是一個印度的非營利組織,類似我們台灣的家扶中心,主要照顧的對象是孤苦無依的孩子,只是因為國情文化的不同,照顧的重點、策略不同。


在《天才少女阿努佳》影片的片尾字幕,就提到Salaam Baalak Trust提供食物、住所和教育,給新德里的數千街頭兒童與童工,飾演阿努佳一角的莎達帕坦便是其中一名孩子。


Salaam Baalak Trust的資金,有一部分來自國際資助,比較特別的是,他們並不是被動地等待善款捐贈,而是主動地,透過「城市漫步計畫」(City Walk Program)與「舊德里文化遺產漫步」(Heritage Walk),以他們曾經幫助過的兒童為工作人員,為全世界的旅客,提供主題式的德里導覽旅遊,還藉由像《天才少女阿努佳》這樣好的故事與影片,讓他們的訴求被全世界看見,我覺得是很棒的作法。


童工、貧窮與希望:《天才少女阿努佳》帶來的全球關注

回到《天才少女阿努佳》影片,除了數學天才的設定外,阿努佳是印度很多貧窮孩子的寫照,我作為一個算是蠻常去印度的遊客,老實說,對於這樣普遍的貧窮,早已經感到麻木。


像上個月(2025年1月),因為任務的關係,我與夥伴們第一次用手機叫Uber,我們坐在還不錯的轎車內,停等紅綠燈的時候,車窗外有幼小的孩子,以及抱著嬰兒的母親在敲打我們車窗乞討,本地的印度司機無感,我們也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幫了一個,後面就有無數個會湧上來,而我們能幫幾個,能幫多久?


但印度本地有像Salaam Baalak Trust這樣的機構,有高度的,策略性地照顧印度弱勢的孩童,他們的努力,相信會讓印度的未來一點一點的愈來愈好,而《天才少女阿努佳》被奧斯卡提名,並在Netflix上架,不管這部短片能不能獲獎,必定會帶來全球的關注,以及連帶效應,帶給這個機構更多有形與無形的助力,幫助更多印度無依的孩童,祝福他們,也祝福印度。



延伸閱讀:




身體需要食物,才有能量,心靈也是;電影、戲劇還有書,就是我的心靈糧食,這裡分享這些心靈糧食,帶給我的收穫與感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旅行的目的,不一定是改變,有的時候,只是檢視自己走過的路。——《青春18×2 通往有你的旅程》
無論是買房,還是投資金融商品,最重要的都是量力而為與風險控管,若沒有適切的評估自己的財務狀況,去買了自己超過自己有能力負擔的房子,而無論台灣未來的房價如何,絕對是在財務上過度冒險的決策。
選擇沒有好壞,選擇了理想,沒有比較偉大,選擇了關係,選擇了愛,也沒有比較小家子氣,因為任何選擇,都可能判斷錯誤,也都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重點是,你清不清楚你想要什麼?為了你想要的生活,你清不清楚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還有,最糟的狀況下,如果你所有的付出,最後什麼都沒有得到,結果是你能承受的嗎?
有人說《周處除三害》是一部爽片,尤其是電影最後,屠戮邪教教徒那一段,我卻覺得,是一部警示片,尤其是對於為人父母來說,更是要小心翼翼的,維護孩子們心裡面本有的那一片善,別讓那片善,在沒注意到的時候,不小心走岔了。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是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實景短片得主,主要是講,吝嗇小氣的富人亨利.休格,因為某個機緣,獲得了讓自己財富自由的能力,有意思的是,這項能讓他獲得鉅富的方法,並不是什麼特別了不得的特技,就只是單純的「專注」而已。
就職場的角度來看,奧本海默與史特勞斯是兩個典型的人,奧本海默專業能力很強,卻沒有把關係經營好,而史特勞斯,專業能力或許普普,但認真勤奮,又長袖善舞,尤其擅於向上管理,對這兩人,你或許有你自己的偏好,但職場本來就是團隊合作,而團隊成員裡,最最重要的是你的老闆,做好關係的管理,本來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旅行的目的,不一定是改變,有的時候,只是檢視自己走過的路。——《青春18×2 通往有你的旅程》
無論是買房,還是投資金融商品,最重要的都是量力而為與風險控管,若沒有適切的評估自己的財務狀況,去買了自己超過自己有能力負擔的房子,而無論台灣未來的房價如何,絕對是在財務上過度冒險的決策。
選擇沒有好壞,選擇了理想,沒有比較偉大,選擇了關係,選擇了愛,也沒有比較小家子氣,因為任何選擇,都可能判斷錯誤,也都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重點是,你清不清楚你想要什麼?為了你想要的生活,你清不清楚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還有,最糟的狀況下,如果你所有的付出,最後什麼都沒有得到,結果是你能承受的嗎?
有人說《周處除三害》是一部爽片,尤其是電影最後,屠戮邪教教徒那一段,我卻覺得,是一部警示片,尤其是對於為人父母來說,更是要小心翼翼的,維護孩子們心裡面本有的那一片善,別讓那片善,在沒注意到的時候,不小心走岔了。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是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實景短片得主,主要是講,吝嗇小氣的富人亨利.休格,因為某個機緣,獲得了讓自己財富自由的能力,有意思的是,這項能讓他獲得鉅富的方法,並不是什麼特別了不得的特技,就只是單純的「專注」而已。
就職場的角度來看,奧本海默與史特勞斯是兩個典型的人,奧本海默專業能力很強,卻沒有把關係經營好,而史特勞斯,專業能力或許普普,但認真勤奮,又長袖善舞,尤其擅於向上管理,對這兩人,你或許有你自己的偏好,但職場本來就是團隊合作,而團隊成員裡,最最重要的是你的老闆,做好關係的管理,本來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來世還作人》是澳門獨立製作電影,澳門不得志的青年阿明,因為性格懦弱,不管在家中或工作場合都無立足之地,讓他有想搬出去住的想法,而遇上不擇手段想要往上爬的地產經紀阿娟。出去住的生活依舊無改善,阿明開始想要轉世,而他想轉世的不是新人生,而是一張任人使用的紅色膠凳椅,眼前的阿娟似乎也是一個轉世而來的人?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一部日本經典文學,宮崎駿最新電影「蒼鷺與少年」就是以這部作品為本。上野千鶴子將你改為女字旁的「妳」作為一種宣示,身為女孩子,也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社會發展至今,女性的處境相較過往已進步不少,至少在台灣,我們身為女性,擁有投票權、能受教育、可以自由選擇伴侶,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意
Thumbnail
網路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更包含了在不認識、生活沒交集的人面前擺出被喜愛的公眾形象。就算勇於逆風,一旦被退追蹤、被封鎖、被演算法砍,當流量崩盤,簡直變成比「社死」更卑微的「不存在」!
Thumbnail
悲劇發生的原因從來就不是戲劇感興趣的部分,觀眾要看的是角色如何滿負傷痕繼續活著。失去,同時獲得。生命從來沒有真正的微不足道。這是一部女演員的故事。
Thumbnail
一早在IG裡看了一部劇情解說,劇情是簡短介紹安海瑟威的影集《摩登情愛 Modern Love》,女主角是一位躁鬱症患者,在躁症與鬱症中交替穿梭,因為疾病的關係,在躁症時,她充滿自信,對未來充滿樂觀,鬱症的時候,陷入情緒的泥沼之中。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說到底我也不是什麼女權擁護者,要從什麼太艱澀的理論來討論這部電影也不可能!但是這部電影的視覺上讓人從不敢直視到從中得到極大的愉悅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由奧斯卡影后艾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故事題材融合科幻怪誕元素,在架空的未來世界中探討自主與性的議題。本文詳細分析了此片的角色性格、故事情節、以及討論了性在故事中的角色和必要性,呼籲引起觀眾對人性、自主權以及生命意義的思考。
Thumbnail
《女二》文字很高級,情緒很有厚度,細膩但不瑣碎。一個等功成名就的機會等了十多年的女演員,在追求夢想的漫長旅途中會有的痛苦、糾結、成長和昇華,都很完整、很真實。
Thumbnail
《來世還作人》是澳門獨立製作電影,澳門不得志的青年阿明,因為性格懦弱,不管在家中或工作場合都無立足之地,讓他有想搬出去住的想法,而遇上不擇手段想要往上爬的地產經紀阿娟。出去住的生活依舊無改善,阿明開始想要轉世,而他想轉世的不是新人生,而是一張任人使用的紅色膠凳椅,眼前的阿娟似乎也是一個轉世而來的人?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一部日本經典文學,宮崎駿最新電影「蒼鷺與少年」就是以這部作品為本。上野千鶴子將你改為女字旁的「妳」作為一種宣示,身為女孩子,也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社會發展至今,女性的處境相較過往已進步不少,至少在台灣,我們身為女性,擁有投票權、能受教育、可以自由選擇伴侶,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意
Thumbnail
網路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更包含了在不認識、生活沒交集的人面前擺出被喜愛的公眾形象。就算勇於逆風,一旦被退追蹤、被封鎖、被演算法砍,當流量崩盤,簡直變成比「社死」更卑微的「不存在」!
Thumbnail
悲劇發生的原因從來就不是戲劇感興趣的部分,觀眾要看的是角色如何滿負傷痕繼續活著。失去,同時獲得。生命從來沒有真正的微不足道。這是一部女演員的故事。
Thumbnail
一早在IG裡看了一部劇情解說,劇情是簡短介紹安海瑟威的影集《摩登情愛 Modern Love》,女主角是一位躁鬱症患者,在躁症與鬱症中交替穿梭,因為疾病的關係,在躁症時,她充滿自信,對未來充滿樂觀,鬱症的時候,陷入情緒的泥沼之中。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說到底我也不是什麼女權擁護者,要從什麼太艱澀的理論來討論這部電影也不可能!但是這部電影的視覺上讓人從不敢直視到從中得到極大的愉悅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由奧斯卡影后艾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故事題材融合科幻怪誕元素,在架空的未來世界中探討自主與性的議題。本文詳細分析了此片的角色性格、故事情節、以及討論了性在故事中的角色和必要性,呼籲引起觀眾對人性、自主權以及生命意義的思考。
Thumbnail
《女二》文字很高級,情緒很有厚度,細膩但不瑣碎。一個等功成名就的機會等了十多年的女演員,在追求夢想的漫長旅途中會有的痛苦、糾結、成長和昇華,都很完整、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