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自由人日記 #12 |不承擔任彼此負面情緒的我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自由人日記是我的免費電子報,這裡可以加入訂閱。

如果你比較晚加入的話,在「自由人日記」中可以查看過往寄出的信~

raw-image

(寄信日期:2024/7/24)



自由人日記 #12

你好,

我想跟你分享這週低落的我,和我的另一半如何與低落的我相處的故事。

上週末,我跟另一半(以下稱為陳居米)一起回他台中老家(也就是我公婆家),過程都很順利,回台中被照顧得很好,公婆總是餵食我很多美食(笑)、跟我聊天、鼓勵我不要對新工作氣餒,我感受到了滿滿的溫暖和愛。

但是隔天早上在回程的高鐵上,我在想工作的事情時,不知道為什麼就哭了,眼淚一直掉一直掉,停不下來。過程中我嘗試思考自己為什麼哭,但是想了很多之後實在是沒辦法歸納出個具體原因,我認為是生活變動帶來的不安情緒+緊張感+生理期前荷爾蒙變化導致的。

總之我邊哭邊想自己的人生該何去何從(?)最後我提早下高鐵,回龍潭找爸媽聊聊了,其實也沒期待要聊出個結論,就是覺得見到他們會感到安心,所以我就回家了。

接著就展開了我鬱鬱寡歡的一週。我覺得這種「沒有明確解法」的低潮比「為了某件事而難過」的低潮更難解,因為即使你想振作,也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振作;就算想轉移注意力去做別的事,低落的情緒卻替每一件事都蒙上一層灰。

其實這種低潮並不少見,每年都會來個幾次;對我來說也不太嚴重,只要不影響我的食慾和睡眠就不是大事。但是大部分時候,我的臉上都沒有笑容,這樣的情緒——即使不針對任何人——也會影響我的同居人很多很多。畢竟一個家的空間就這樣,就算各做各的事,還是能感受到「她現在不快樂」的氛圍。而且我狀態好跟不好是所有人輕易就能看出來的那種,完全藏不住。舉個例子,我以前寫完文章、寫完手帳都會開開心心地跑去叫陳居米看,但是這一週我實在沒什麼動力產出內容。

通常劇情到這邊,你可能會以為要進入「家人互相扶持,攜手度過低潮」的環節……嗯,完全沒有。這一週我們還是照舊過日子,我們還是各下各的班、各吃各的飯、他看籃球,我寫手帳、他待在客廳,我待在書房。即使他知道我不太好,但也沒有特別做什麼。

這是我們相處多年下來的默契,當我進入低落情緒的cycle,他就會知道自己不應該也不需要進入這個cycle陪我一起混亂。他唯一要做的就是一如往常地生活、依然在上班前給我擁抱、依然在我睡前上來陪我聊天一下下,這樣就足夠。

看著他日復一日地看籃球、做家事、碎碎念、陪小貓咪們玩,我就會覺得生活再怎麼變動,總有個人是不變的、每日每夜地待在我身邊、說著差不多的話、對相同的事發脾氣、對我露出不用理由的笑容,這對我來說好重要。

陳居米是每一次我生活中掀起小小風浪時的燈塔,看見他就會知道那裡有岸。

陳居米很少安慰我,因為我們的人生軌跡差滿多的,我們碰到的困難對方通常難以感同身受(產業領域都不一樣,個性也很不一樣)。尤其是人生道路上的卡關,我跟他都深知這是我自己一個人的課題,只有我能找到答案。所以他不太參與我的負面,只是在附近等著我;等我有一天爬回日常生活。我們的相處模式是這樣,我的情緒只有我能處理;同理,他的情緒也只有他能處理。

陳居米不太會像我一樣有這種難以解釋的低落情緒,他不爽的事通常來得快去得也快,打場電動就過去了,所以我所需要承接的他的負面,比較常是「不耐煩」而不是「低落」。當他對工作、對生活中的瑣事惹得很毛的時候,我不會陪著他咒罵、也不會叫他看開點別想了,我能做的就是做那些我每天都會做的事,請他幫我收拾家裡、想看柯南的時候拉上他一起。他生他的氣,我繼續過「我們」的生活,總覺得兩個人之中有一個人一如往常,世界就不會塌。

而且我們還有兩隻貓貓,「一如往常」的標的物+2(笑)

多年相處過後的我們,碰到對方負面情緒的處理方式就是「無為而治」,不被對方消耗、但是陪在對方身邊(物理上的陪)。

最後還是來一段安全聲明:這樣的相處方式不一定適合所有情侶/夫妻,要根據彼此的個性去磨合出最恰當的方式喔!

今天的分享好長~~就是想到什麼就記下來了。

raw-image

另外一件事。

我今天收到了一個線上課程的開課邀請,雖然還沒有跟對方聊過,但我內心又開始認真地在思考這件事。我曾經在自由人日記#9中分享過,我曾經拒絕過幾次開課邀請,主要是不知道自己能夠給出什麼。

但同時我又很希望可以製作相關的內容,為自己留下作品……嗯……不知道。我想要做出讓看的人可以真的有所獲得,但我還沒想到有哪種主題是這樣的XD我的理想是:

  1. 價錢不要貴(但這應該不是我能決定的?)
  2. 上課的人能收穫滿滿&會自然而然地想把內容看完
  3. 與網路上有免費資源的內容不重複
  4. 每次想到這就深深地感覺到自己的不足!!哈哈

如果我後來真的有跟對方聊聊,我再跟你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笑)

以上是無關主題的閒聊:))

早安的人早安、晚安的人晚安,下封信見!


🚧 失敗紀錄

我!最近!ㄅㄧㄢˋㄇㄧˋ!!(崩潰)

情緒生活都穩定的時候大約一天上一次廁所,但換工作的這一個多月來,動不動就兩三天都沒上廁所。

人啊,只要排泄不順,心情就會不順;心情不順,排泄就會不順。因為腸道和大腦之間有一個叫做「腸腦軸」的雙向通道。腸道健康出了問題,會通過迷走神經和其他途徑向大腦傳遞負面訊息,影響情緒和心理狀態。而且腸道中的微生物負責製造和調節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和GABA)。血清素和情緒調節、幸福感有很大關係。如果腸道微生物失衡,可能會導致血清素水平降低,讓人感到情緒低落和焦慮。(突然變成科普頻道)

反正最近排便不順讓我很不開心🫤 我都快變成美冴了。

  • 原因:不明原因的排便不順。
  • 問題:(好像沒啥問題)
  • 調整:持續多喝水、多運動、多吃蔬菜、早睡早起,希望身體可以自己修復這個bug。


(2025/2/20更新:現在回想,應該就是因為我在不快樂的工作環境所以才便秘:))


🎧 留言板回覆

從國中追蹤 lulu 到現在我大三了!可能 lulu 不認識我,但沒關係~想謝謝你陪我長大唷~

很想了解 lulu 是個怎麼樣的人。自從收到自由人日記,好像有個朋友一直會跟我分享他的生活一樣,超酷超級期待的!!

前兩個月發現自己是個會把自己逼迫很緊的人(累的時候休息會罪惡,腦筋會不斷高速運轉)。從小的我覺得自己不應該休息,要加倍努力追上最聰明的人。求學的我就算拿到好成績(雖然不多)但會覺得是僥倖,是運氣好,我還不夠努力。也知道這樣的精神壓力對心理不健康(近期才正視自己需要休息),不過還是會無法心安理得的休息,就覺得休息好無聊唷(明明排很滿讓自己很忙,卻又時常覺得幹嘛虐待自己,但休息的時候,好閒好無聊,矛盾打結)

直到後來有朋友跟我說:寫寫看日記吧!想想今天的妳有趣的地方,想想感恩誰,想想今天你的宇宙又思考了什麼,好的壞的,想到都寫下來。不過沒記得的也沒關係!

才發現我雖然可以客觀分析,但要做決定時,我超~感~性(哈哈哈)。

也想聽 lulu 的日記都會記錄些什麼。

我的日記:

  • 75%當日流水帳
  • 10%心情與感受
  • 10%心中的黑暗面,像是一些自卑或黑暗的想法(笑)
  • 5%無意義的裝飾文字

我也是一個停不下來的人,會一直想找事做、想要證明自己正在前往某個地方、休息會有罪惡感、成功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就是運氣好。(我買了一本相關的書,叫做《冒牌者症候群》,但我還沒看完~)我覺得我應該懂你形容的那種矛盾情緒。

但目前,我就是覺得自己能忙能衝的時候就盡量做,因為很多原因會逼著我停下來(小一點的像是睡意、大一點的像是情緒低落)我相信只要我時時刻刻注意著自己的心理狀態,那麼我的感受就會調節好自己該努力到什麼程度(謎之自信!)

祝你也能找到平衡 😄



(此封留言是回覆 自由人日記 #7 |我覺得三分鐘熱度不是一件壞事

好喜歡這次的分享~

我也是從國三開始寫手帳,今年也是第12年~

當初是想規劃讀書計畫,結果後來越記越多,變成紀錄生活鎖事了

但我時常空著一陣子寫一陣子,變成每本手帳都有幾頁空白,今年決定要好好紀錄生活與每天的心情,訂了目標,希望自己至少一週要寫滿5天,目前執行的還算順利~希望年底回頭看可以有滿滿的回憶

我自己如果寫手帳斷掉的話,都會直接跳過XD(就是不希望自己被寫手帳這件事制約)有時候出去旅行或是單純懶得寫的時候,我事後也不太會補。而且我用的手帳是全空白的(沒有日期),所以7/23跳7/27也無所謂 😝

我也很期待年底可以看見自己滿滿的回憶,一起享受寫手帳這件事吧!

avatar-img
13.5K會員
83內容數
LuLu,自由的人、圖文作家、星期五的老大。(星期五是貓咪) 討厭無所事事的日子,喜歡有條有理有邏輯。 內心善感卻不擅表露,說不出口的就畫下來,引起共鳴的時候會偷偷地感到開心。 Instagram|@luckylulu0212 這裡有: 1. 生活推薦 2. 日常紀錄 3. 讀書心得 4. 圖文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星期五的Luckylulu 的其他內容
自由人日記是我的免費電子報,這裡可以加入訂閱。 如果你比較晚加入的話,在「自由人日記」中可以查看過往寄出的信~ 寄信日期:2025/1/24 (這封信是因應過年先放到這裡的~前面幾封信之後會慢慢補上喔!) 你~好~ 今天是放年假前的最後一天!雖然我對過年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但一想到可以
自由人日記是我的免費電子報,這裡可以加入訂閱。 如果你比較晚加入的話,在「自由人日記」中可以查看過往寄出的信~ (寄信日期:2024/7/14) 晚安,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原則的人嗎? 我覺得我是。我為自己的生活設立了大大小小的規則。 例如:不闖紅燈、不亂丟垃圾、不說謊、非必要時不
自由人日記是我的免費電子報,這裡可以加入訂閱。 如果你比較晚加入的話,在「自由人日記」中可以查看過往寄出的信~ (寄信日期:2024/7/8) 嗨!! 上週有點忙碌,不知不覺就整整一週沒有寫信。 今天聊個很random的話題——跟誰住。 我自己的經驗是: 0~18歲,住桃園家,家
自由人日記是我的免費電子報,這裡可以加入訂閱。 如果你比較晚加入的話,在「自由人日記」中可以查看過往寄出的信~ (寄信日期:2024/6/27) 我想分享一件常常讓我動搖的事,那就是「比較心態」。 大概是從畢業後一年多開始,我就常常不自覺去與身邊的人比較。看著別人做著更好的
嗨!! 今天想輕鬆地跟你聊聊我近期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小小的不順」。 過去幾年,我大部分時候都覺得生活過的得心應手,明天會發生什麼事、下
自由人日記是我的免費電子報,這裡可以加入訂閱。 如果你比較晚加入的話,在「自由人日記」中可以查看過往寄出的信~ (寄出日期:2024/6/18) 嗨! 我今天想分享關於自己「做某些事無法堅持很久」的經驗。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三分鐘熱度的人嗎? 我覺得我算是一個很有毅力、也很能堅持人。
自由人日記是我的免費電子報,這裡可以加入訂閱。 如果你比較晚加入的話,在「自由人日記」中可以查看過往寄出的信~ 寄信日期:2025/1/24 (這封信是因應過年先放到這裡的~前面幾封信之後會慢慢補上喔!) 你~好~ 今天是放年假前的最後一天!雖然我對過年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但一想到可以
自由人日記是我的免費電子報,這裡可以加入訂閱。 如果你比較晚加入的話,在「自由人日記」中可以查看過往寄出的信~ (寄信日期:2024/7/14) 晚安,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原則的人嗎? 我覺得我是。我為自己的生活設立了大大小小的規則。 例如:不闖紅燈、不亂丟垃圾、不說謊、非必要時不
自由人日記是我的免費電子報,這裡可以加入訂閱。 如果你比較晚加入的話,在「自由人日記」中可以查看過往寄出的信~ (寄信日期:2024/7/8) 嗨!! 上週有點忙碌,不知不覺就整整一週沒有寫信。 今天聊個很random的話題——跟誰住。 我自己的經驗是: 0~18歲,住桃園家,家
自由人日記是我的免費電子報,這裡可以加入訂閱。 如果你比較晚加入的話,在「自由人日記」中可以查看過往寄出的信~ (寄信日期:2024/6/27) 我想分享一件常常讓我動搖的事,那就是「比較心態」。 大概是從畢業後一年多開始,我就常常不自覺去與身邊的人比較。看著別人做著更好的
嗨!! 今天想輕鬆地跟你聊聊我近期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小小的不順」。 過去幾年,我大部分時候都覺得生活過的得心應手,明天會發生什麼事、下
自由人日記是我的免費電子報,這裡可以加入訂閱。 如果你比較晚加入的話,在「自由人日記」中可以查看過往寄出的信~ (寄出日期:2024/6/18) 嗨! 我今天想分享關於自己「做某些事無法堅持很久」的經驗。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三分鐘熱度的人嗎? 我覺得我算是一個很有毅力、也很能堅持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曾經為了放下那個人,當他又刻意消失不與我聯絡之時,我便上UT聊天室約一個網友陪伴。說好彼此不發生關係,只是純陪伴。後來他突然帶感了,決定還是來一下,我對他其實也不排斥,我也決定接受了,沒想到他一下子就退縮了。 「抱歉我有答應你不要做的。」
Thumbnail
他們很好,但我恐怕沒有機會再靠近一點。
Thumbnail
這個月排滿了行程,分別約了十個朋友相聚,我稍微害怕沒事做的無聊感覺,所以把朋友們約了一輪,在台北的生活,是她們的陪伴讓我繼續下去的,也許她們也不知道她們對我幫助這麼大,就連我自己有時都麻木了,我想主要是這一年吧!少了父親的電話陪伴,真的讓我心裡空了一塊。
Thumbnail
上禮拜六(7/6)晚上去找朋友,大大喝了一頓,回家後竟有沉澱下來深思的感覺。 所以這真的告訴了我---人沒有朋友不行。 雖然我們從一見面,開始互說自己的近況(上次去找他是我的生日4/6,三個月前)、買了酒跟食物回到他房間,開始有點醉意地互相吐訴工作上遇到的辛酸和有趣之處、直到已經醉得亂七八糟,又
Thumbnail
用別人願意傾聽的方式來溝通;用別人願意和你溝通的方式來傾聽。 這個月的學習是好好善用溝通的力量,以前的我喜歡獨來獨往,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獨立解決,若有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因為身邊的人也習慣都讓我安排,例如一同出遊這種事,只要我願意當導遊,朋友們也樂得輕鬆,所以這麼久以來,我頂多吃過付出太多的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活在人世間,儘管不樂意,要想離群索居其實並不容易,然而對於人際關係,不管我們多麼努力經營、不論我們多麼眷戀,最終總是會停在生離或死別。 雖然我無法掌握一段關係時間的長短,但我可以做到的是放手之後,存菁去蕪,只把溫暖、感激留在回憶裡。
Thumbnail
在別人的帳號裡看見他們多采多姿的生活,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少了點什麼。我這個人可以說相當兩極,在很好的親朋好友面前總是能玩得非常開,而與頻率不合的人相處則基本上不發一語,把握每一個不說話的時刻,不論是其他人實在讓自己沒有興致,或是自己太內向的關係。 許多親朋好友說過我是很乖的人,基本上不會違背他
Thumbnail
在我要發這篇文時,老實說我做好心裡準備了,只因,言論自由,我的文純粹只是個人(日常對許多事情的看法) https://vocus.cc/article/664fe6c7fd89780001499385~ 這篇文,並沒有針對“誰”,老實說,私下的我 是全家裡的,及曾經臉書上的(外星米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曾經為了放下那個人,當他又刻意消失不與我聯絡之時,我便上UT聊天室約一個網友陪伴。說好彼此不發生關係,只是純陪伴。後來他突然帶感了,決定還是來一下,我對他其實也不排斥,我也決定接受了,沒想到他一下子就退縮了。 「抱歉我有答應你不要做的。」
Thumbnail
他們很好,但我恐怕沒有機會再靠近一點。
Thumbnail
這個月排滿了行程,分別約了十個朋友相聚,我稍微害怕沒事做的無聊感覺,所以把朋友們約了一輪,在台北的生活,是她們的陪伴讓我繼續下去的,也許她們也不知道她們對我幫助這麼大,就連我自己有時都麻木了,我想主要是這一年吧!少了父親的電話陪伴,真的讓我心裡空了一塊。
Thumbnail
上禮拜六(7/6)晚上去找朋友,大大喝了一頓,回家後竟有沉澱下來深思的感覺。 所以這真的告訴了我---人沒有朋友不行。 雖然我們從一見面,開始互說自己的近況(上次去找他是我的生日4/6,三個月前)、買了酒跟食物回到他房間,開始有點醉意地互相吐訴工作上遇到的辛酸和有趣之處、直到已經醉得亂七八糟,又
Thumbnail
用別人願意傾聽的方式來溝通;用別人願意和你溝通的方式來傾聽。 這個月的學習是好好善用溝通的力量,以前的我喜歡獨來獨往,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獨立解決,若有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因為身邊的人也習慣都讓我安排,例如一同出遊這種事,只要我願意當導遊,朋友們也樂得輕鬆,所以這麼久以來,我頂多吃過付出太多的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活在人世間,儘管不樂意,要想離群索居其實並不容易,然而對於人際關係,不管我們多麼努力經營、不論我們多麼眷戀,最終總是會停在生離或死別。 雖然我無法掌握一段關係時間的長短,但我可以做到的是放手之後,存菁去蕪,只把溫暖、感激留在回憶裡。
Thumbnail
在別人的帳號裡看見他們多采多姿的生活,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少了點什麼。我這個人可以說相當兩極,在很好的親朋好友面前總是能玩得非常開,而與頻率不合的人相處則基本上不發一語,把握每一個不說話的時刻,不論是其他人實在讓自己沒有興致,或是自己太內向的關係。 許多親朋好友說過我是很乖的人,基本上不會違背他
Thumbnail
在我要發這篇文時,老實說我做好心裡準備了,只因,言論自由,我的文純粹只是個人(日常對許多事情的看法) https://vocus.cc/article/664fe6c7fd89780001499385~ 這篇文,並沒有針對“誰”,老實說,私下的我 是全家裡的,及曾經臉書上的(外星米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