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的凝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短暫的20世紀早在1990年代就結束了,現在的世界類似1790年代到1820年代的歐美,或是191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世界。 這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舊時代的最後殘餘正在被清除,新的社會型態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固化,就像是1940年代的歐洲跟1910年歐洲的差異遠大於1820年代的歐洲跟1900年代的歐洲一樣。

從1990年代開始,上個世紀殘存的東西就開始慢慢地消失,而屬於這個世紀的事物則慢慢地顯現出來,現在固化且穩定的時刻即將到來。世俗政治的慣例自蘇聯崩潰後,就一直在文明的邊緣受到挑戰,而現代主義式的建築也在90年代開始時逐漸失去建築師與需求方的關愛,儘管還有新現代主義作為力挽狂瀾的回應,但是還是無法改變人們正在放棄與想要將其取而代之潮流


方方正正的水泥高樓,國家主導的教育,簡單無裝飾的簡單服裝與不帶宗教外衣的世俗化政治,這就是從30年前就開始慢慢蒸發消失的世界。

二十一世紀如何從降臨到固化的過程

21世紀的崛起為三個階段。

階段1是1990-2001年的後冷戰清算期;蘇聯崩潰後,歐亞大陸產生大規模政治變動,與共產主義雪崩式式微,這個時期結束於美國反恐戰爭的爆發與美國對阿富汗的征服

意識形態的演變則轉變為新自由主義的全面勝利,與其在全世界的擴散,使其成為了二十一世紀初期社會的意識形態框架。

階段2是2001-2014年的全球化盛期,伴隨著西方與極端伊斯蘭勢力的鬥爭,國際貿易蓬勃發展,並且由於自由貿易許多商品的價格變得便宜,但也使得許多國家的產業空心化,這個時代在08年金融海嘯後趨於衰弱,在中國習近平上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隨著國際社會分裂成兩大勢力後結束。

意識形態則為新自由主義作為一個相對穩定的霸主,但是無法壓制逐漸興起的伊斯蘭主義,並在金融海嘯後,各地極右派反全球化組織的興起,以及覺醒主義作為對於新自由主義所導致的階級制度去理性化的回應,使的新自由主義的控制力趨弱。

階段3是2014年開始的國際涼戰,為西方與新軸心的對抗,世界分裂成兩大組織,以中國伊朗與俄羅斯為核心的新軸心,以及日韓台、北美與歐洲為核心的聯盟國。

意識形態的對抗在西方演變為由自由主義延伸而來的覺醒主義,以及由保守主義產生出來的無型態、無意識的反動後自由主義,之間的相互鬥爭,並且在其他國家與美國也產生了被我稱為原型凱薩主義的現象,所有這些鬥爭將在未來數年產生結果,並且有可能產生與冷戰時期不同的社會型態與價值觀念。

新冷戰圖

新冷戰圖

二十世紀的餘光

雖然從表面上看,川普改革的氛圍可能被認為是回到1990年代左右的自由意志主義,即個人自由和自由市場心態,但是他的支持者有許多顯然是後自由主義的例如JD彭斯等人。

而這也是川普(事實上是他的班底)為何會以DOGE作為武器來大規模消滅美國官僚了,除了他們對付川普的行為過於無底線外,還有這些官僚事實上是二十世紀慣性的殘餘,他們已經沒有能力應對二十一世紀的挑戰了。而這個做法一但成功,其機制將會被許多國家所仿效,像是二十世紀初期那樣的政府改革將會導致大規模的政治與社會影響,這也是各國既得利益者所反對的。

二十世紀的世界癡迷於「開放」(無論是共產主義的「解放軍」還是自由主義的「自由市場」),但事實上,它一直以自己的方式,是一個嚴格封閉且令人窒息的地方。在這個世界里,人性被高度懷疑,視為需要被監視、壓制和遏制的危險之物——或者,更好的是,被重塑成一個可靠的齒輪,以安全地裝入一個可預測的、無風險的機器中。榮格曾經說過的那樣,它夢想的一個完全自由、平等、理性主義和被動的世界,事實上是一個「沒有偉大的靈魂能夠呼吸 」的世界,這也是為什麼二十世紀的風格在官僚組織與傳統中殘餘最多。

在這個問題上,世界上已經不再有其他的選擇;不管怎樣,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全新的世紀。短暫的二十世紀早在30年前就已經結束了。社會與政治本身如果不接受振興的提議,就一定會消失,並被其他更強大、更紮實、更有凝聚力的社會所取代。

二十世紀已經結束了,那不是二十世紀的落日餘暉...而是二十一世紀的早晨

二十世紀已經結束了,那不是二十世紀的落日餘暉...而是二十一世紀的早晨


決定的時刻已然近了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距離最終的決戰時刻也只剩不到幾年的時間了,未來兩年將會是決定的時刻,其定位將不亞於1941年各國的選擇,舊軸心以更大的戰爭賭博作為應對,並導致了德國入侵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這兩點對於二戰局勢的變化極其重要。

而這些物質上看似偶然的決定,事實上是由各國傳統與精神上的影響,加上某些領導人可能的一念之間所決定的,但是卻能決定未來數十年主導的意識形態為何。

在美國,覺醒主義與其DIE體系正在快速瓦解,但其對手的根基尚未穩固。而在西方世界的外圍,許多政治行動與戰爭也正在接近期最後階段,是否會演變成長期的戰爭,或是在這個時代結束後進入和平期也接近了。

而當相對穩定的時代到來後,很快的,舊的水泥大廈就會開始被廢棄或是拆除,如同他們浪漫主義的前輩被判斷為不合時宜那樣;國家主導的教育會被教育劵與外包的民營教育取代,服飾將會顯得華麗與復古,宗教將滲入世俗的政治,直到世俗的表象破裂。


avatar-img
102會員
161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龜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說過去兩年是一個基於僵持局勢的穩定態,那最近的形勢就是這個穩定態崩毀的開始。2027年的世界將會與2025年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就像是2022年的世界與2020年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一樣。
懷舊的現象有時會發生在,一些事情不能再有更多的突破,而所有的新發展都只會更爛的情況下。人們就會開始追求舊的事物,在電玩界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現象。
本文探討2025年全球政治與國際局勢的可能發展,包含美國總統大選、烏俄戰爭、以阿戰爭及臺海局勢等面向。
當女權主義反對生物學的努力成功地摧毀了社會對於男女分隔有理的社會習俗後,女權主義本身也就走到了終點,女權主義因為內在的自我矛盾而衰竭;最終導致了二十一世紀初在學術界中屬於邊緣,但是持有「性別歧視」觀點的學者反倒受到公眾更多的支持。因為所謂的性別歧視本質上就是對事實的正確看法,而對左派進步主義衰退而生
在其他的文化中,反自然主義通常會在達爾文的競爭狀態下自我終結。但是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的西方文明中,反自然主義已經成為了反智主義的源頭,並以上述原則成功的打倒了學術界中仍然尊重事實的那一部分,成功的將整個學術界拖入了泥沼之中,當然他們能夠成功主要還是由於過去幾十年的慣性導致了科學家們接受了一種反對自然主
關於凱撒主義的本質過去已經著墨的足夠多了,以一句話概論就是,帶有反平民主義色彩之最後的平民主義。並且在這個時代結束後未來的某一天(可能是二十一世紀中後期)再次出現於人類社會,不過在這個時代也有許多類似凱撒主義那樣,雖然不是最後,但是仍然帶有反平民主義色彩的平民主義。
如果說過去兩年是一個基於僵持局勢的穩定態,那最近的形勢就是這個穩定態崩毀的開始。2027年的世界將會與2025年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就像是2022年的世界與2020年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一樣。
懷舊的現象有時會發生在,一些事情不能再有更多的突破,而所有的新發展都只會更爛的情況下。人們就會開始追求舊的事物,在電玩界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現象。
本文探討2025年全球政治與國際局勢的可能發展,包含美國總統大選、烏俄戰爭、以阿戰爭及臺海局勢等面向。
當女權主義反對生物學的努力成功地摧毀了社會對於男女分隔有理的社會習俗後,女權主義本身也就走到了終點,女權主義因為內在的自我矛盾而衰竭;最終導致了二十一世紀初在學術界中屬於邊緣,但是持有「性別歧視」觀點的學者反倒受到公眾更多的支持。因為所謂的性別歧視本質上就是對事實的正確看法,而對左派進步主義衰退而生
在其他的文化中,反自然主義通常會在達爾文的競爭狀態下自我終結。但是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的西方文明中,反自然主義已經成為了反智主義的源頭,並以上述原則成功的打倒了學術界中仍然尊重事實的那一部分,成功的將整個學術界拖入了泥沼之中,當然他們能夠成功主要還是由於過去幾十年的慣性導致了科學家們接受了一種反對自然主
關於凱撒主義的本質過去已經著墨的足夠多了,以一句話概論就是,帶有反平民主義色彩之最後的平民主義。並且在這個時代結束後未來的某一天(可能是二十一世紀中後期)再次出現於人類社會,不過在這個時代也有許多類似凱撒主義那樣,雖然不是最後,但是仍然帶有反平民主義色彩的平民主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怀旧是一种无法被祛除的病毒,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年代噩梦缠身,幻想一个更好的出口,它不在未来,而是过去。
Thumbnail
一時興起的念頭,希望能慢慢建置記錄著大事記 在這AI世代崛起的時刻,多少記錄著過去>現在,以避免忘記了什麼重要的事...而可惜了 有很多面向會想要記錄著,幾年光景的變化,可切為幾個區塊,以及現在進行式 小時的玩樂...社會氛圍 求學、打工的...初步想法 進到職場,出社會後的認知...接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過去與現在社會價值觀的改變,新一代的挑戰以及資源不均的問題。
新四十族群就是不只盤算金錢,還會接納居住、人際、甚至職場等新的議題到生活裏來,畢竟,從退休年齡一直到老死,還是想要活得精彩豐富呀!
老了,看的書愈來愈少,字也愈看愈慢,這本都快看成五十年了。 寫的只是自已的想法,跟歷史的觀點什麼的不太相干 記得我剛翻書的時後,翻出來一整個壓抑感,跟寫書人的文筆無關,是那個年代給人的一種煩躁,一種凡事都規定好和格式好的不自由。
當下,是過去的延續,卻不等於過去, 當下,是未來的開始,卻不等於未來; 當我們越滿意當下此刻的自己, 就越能夠延伸,創造未來充滿希望與祝福的人生。
在這個世代裡,大家的生活圈子變得太快,很難再與一群人長久的待在一起,為某些共同的目標而努力。辛辛苦苦建立的關係,因為轉職、移民、興趣的更替,很快就會「丟淡」。久而久之,我們都懶於再建立深摯的關係。所有相遇都僅是露水情緣。 認識的人越來越多,能交心的卻越來越少。正如長大後終於可負擔起琳瑯滿目的奢
Thumbnail
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活明白, 特別是許多發達國家, 工作半年,玩半年, 車子能開就可, 房子租或買都無所謂, 特別是疫情過後, 覺得人生短短幾十年, 可不是給貸款做牛做馬. 也不是給老闆賣命, 更不是來受罪受累的. 大家開始意識到享受生活的重要, 感受人生, 為自己而活才對.
當我離開年輕的時代 蒼老卻摒我於門外 屬於何個世紀的尷尬季節 只有默然時間的擺渡 時光匆匆 歲月匆匆 人生一再匆匆走過 拎拾沿途的記憶 每一刻的美 是人生珍愛的黃金 沉重而寶貴 欲割捨卻不能 只因我貪得太多 學庸75.11.03
Thumbnail
現實記異篇上 記錄在冊後,準備關帳結算前30年。
Thumbnail
怀旧是一种无法被祛除的病毒,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年代噩梦缠身,幻想一个更好的出口,它不在未来,而是过去。
Thumbnail
一時興起的念頭,希望能慢慢建置記錄著大事記 在這AI世代崛起的時刻,多少記錄著過去>現在,以避免忘記了什麼重要的事...而可惜了 有很多面向會想要記錄著,幾年光景的變化,可切為幾個區塊,以及現在進行式 小時的玩樂...社會氛圍 求學、打工的...初步想法 進到職場,出社會後的認知...接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過去與現在社會價值觀的改變,新一代的挑戰以及資源不均的問題。
新四十族群就是不只盤算金錢,還會接納居住、人際、甚至職場等新的議題到生活裏來,畢竟,從退休年齡一直到老死,還是想要活得精彩豐富呀!
老了,看的書愈來愈少,字也愈看愈慢,這本都快看成五十年了。 寫的只是自已的想法,跟歷史的觀點什麼的不太相干 記得我剛翻書的時後,翻出來一整個壓抑感,跟寫書人的文筆無關,是那個年代給人的一種煩躁,一種凡事都規定好和格式好的不自由。
當下,是過去的延續,卻不等於過去, 當下,是未來的開始,卻不等於未來; 當我們越滿意當下此刻的自己, 就越能夠延伸,創造未來充滿希望與祝福的人生。
在這個世代裡,大家的生活圈子變得太快,很難再與一群人長久的待在一起,為某些共同的目標而努力。辛辛苦苦建立的關係,因為轉職、移民、興趣的更替,很快就會「丟淡」。久而久之,我們都懶於再建立深摯的關係。所有相遇都僅是露水情緣。 認識的人越來越多,能交心的卻越來越少。正如長大後終於可負擔起琳瑯滿目的奢
Thumbnail
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活明白, 特別是許多發達國家, 工作半年,玩半年, 車子能開就可, 房子租或買都無所謂, 特別是疫情過後, 覺得人生短短幾十年, 可不是給貸款做牛做馬. 也不是給老闆賣命, 更不是來受罪受累的. 大家開始意識到享受生活的重要, 感受人生, 為自己而活才對.
當我離開年輕的時代 蒼老卻摒我於門外 屬於何個世紀的尷尬季節 只有默然時間的擺渡 時光匆匆 歲月匆匆 人生一再匆匆走過 拎拾沿途的記憶 每一刻的美 是人生珍愛的黃金 沉重而寶貴 欲割捨卻不能 只因我貪得太多 學庸75.11.03
Thumbnail
現實記異篇上 記錄在冊後,準備關帳結算前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