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九十九篇题注】
从93到100篇,是一组赞美耶和华作王的诗篇。93、94篇是称颂神在全地作王;95、96篇是称颂神超乎万神之上;97、98篇是称颂神在百姓心中掌权;99、100篇是称颂神的性情。这是一首赞美神为锡安王的诗;神圣洁的王权。本诗颂赞神昔在、今在、永在的治理,按主题归为感恩颂赞诗。诗中三次重复“本为圣”(3,5,9节),以此强调神的圣洁。令人联想在神荣耀宝座前,高喊“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赞美神的撒拉弗(赛6:1-3)。得利兹以此为据,称这首诗为“撒拉弗在地上的回声”。
这首歌颂神之王权的诗歌有三个段落:宣告神的威严(1-3节),描述神的统治(4-5节),以及圣洁之神给以色列的对待(6-9节)。本诗篇考虑到神在旧约时代对以色列的统治,以及将来基督在千禧年的统治。
一、神是至高之王(1-9)
耶和华是全地的君王:耶和华崇高尊贵,坐在基路伯之上;万民都当敬拜这位神圣庄严的大君王(1-5)。耶和华是选民的君王:祂应允祂仆人(例如摩西、亚伦、撒母耳)的祷告,赐福给选民(6-9)。
【诗九十九1】「耶和华作王,万民当战抖。他坐在二基路伯上,地当动摇。」
「他坐在二基路伯上」:大概指祂的宝座是由基路伯的象征支撑着。基路伯是天使的存在体,有人的身体,也长着翅膀。他们奉派去对抗人类的罪和维护神的圣洁。全世界的人都当在神面前战抖。但是恶人和信徒却是两种不同的战抖。信徒因看见了神的荣耀和圣洁就认罪悔改,得着父神的赦免,从此与神和好了。他们在神面前虽是战兢,在这战兢中却有快乐。恶人则不是这样。他们的罪过还在自己身上,他们不能不因神公义的审判可怕而战抖。
【诗九十九2】「耶和华在锡安为大,他超乎万民之上。」
神对圣徒而言是大而可畏的存在,对不信者来说亦是如此。即使极力否认神的人,将来也必在神的宝座前,目睹神的威严与荣耀。基督在千年国度作王时,将以「锡安」为首都统治世界。神的目的就是要他的儿子在宇宙中居首位。“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诗九十九3】「他们当称赞他大而可畏的名,他本为圣。」
虽然祂大而可畏,但最主要是在锡安为大,祂在与祂立约的子民当中,祂的国度也从他们中间扩及全世界。他们应称赞祂大而可畏的名,承认他本为圣。「圣」基本意思是:与通俗或不洁的东西分别出来。这里(5、9节)是说神,指出神是完美无瑕和永恒的那一位,跟其它一切有天渊之别。「他本为圣」:圣洁是神的第一性情,也是神要求百姓的最高伦理(帖前4:3)。被罪孽过犯玷污的人类,惟有从耶稣基督而来的救赎才能成圣(来12:10;彼后1:4)。
【诗九十九4-5】4「王有能力,喜爱公平,坚立公正,在雅各中施行公平和公义。」5「你们当尊崇耶和华我们的神,在他脚凳前下拜。他本为圣。」
「雅各」:指以色列民(创三十二28)。 诗人称神为王。神作王实行他公义的治理。信实的统治者,依靠公平正直施行统治。神以不变的公义治理万物。这位有能力的君王也喜爱公平和公正,这在地上的统治者和伟人中是罕见的。“权力和正义最终结合起来了。” 在祂的国度里,贪污腐败并不存在。公平..公正..和公义是规律,而不是例外。祂的子民应怎样尊崇祂,在他脚凳前下拜呢?神的脚凳在其它经文分别界定为约柜(代上二八2)、圣所(诗一三二7)、锡安(哀二1)、地(赛六六1),或甚至是神的仇敌(诗一一○1)。这里大概指在锡安的圣所。「他本为圣」:这是第二次出现短副歌(3节注释)。
【诗九十九6-7】6「在他的祭司中有摩西和亚伦,在求告他名的人中有撒母耳。他们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他们。」7「他在云柱中对他们说话。他们遵守他的法度和他所赐给他们的律例。」
「摩西」、「亚伦」和「撒母耳」(6节)代表神赐给百姓的领袖。摩西是律法的代表,亚伦是祭司的代表,撒母耳是先知的代表。显然引用神当年在旷野西乃山向摩西和亚伦说话的往事(出三十三9-11;民十二5-6),包括神在圣殿中向撒母耳说话(撒上三3)。出现了代表以色列的三个人物摩西、亚伦、撒母耳,都是常常祷告的人,是背负以色列的罪孽,求告神的中保性人物。中保事工超越个人的利害关系,神要求圣徒都要有代祷的负担(出32:32;撒上7:5)。(严格来说,摩西和撒母耳都不是祭司,但两人却在神的准许下执行祭司的职务。)重点在于他们向耶和华呼求,他就应允他们。
【诗九十九8】「耶和华我们的神啊,你应允他们。你是赦免他们的神,却按他们所行的报应他们。」
「按他们所行的」:指他们俩自作主张的行为(传7:29)。「报应他们」:指神的惩罚甚至涉及第6节所提到的圣洁的人;摩西和亚伦因为在米利巴的罪而不得进入迦南(民20:12)。但那时神..应允他们三个人的祷告,其中暗示一个保证,就是祂继续这样行(即听他们的祷告)。祂是赦免人的神,即使祂不忽略他们的恶行。虽然他们俩蒙赦毋须受罚,但今生仍然要承担应有的后果(报应他们)。「他们的神」:神公义的属性必恨恶罪,但惩戒之后必有赦免、接纳。亚伦被以色列拜偶像的事件(出32:1-10)、摩西因米利巴水事件(民20:2-13)牵连,皆未能进入应许之地,然而神赦免他们俩的罪,并继续引领神的百姓。
【诗九十九9】「你们要尊崇耶和华我们的神,在他的圣山下拜,因为耶和华我们的神本为圣。」
「我们的神本为圣」:这句话既带着威严,也带着恩典。虽然污秽的人不配亲密地称这位圣洁之神为「我们的神」,但祂却不以作「我们的神」为耻。因此,我们应当存着敬畏祂、爱祂的心,「在祂的圣山下拜」(9节)。神的慈爱并不是人所想象的溺爱,而是守约的、圣洁的、公义的慈爱;祂赦免罪人,却追讨罪恶。神按着自己「有怜悯有恩典」(出三十四6)的性情,赦免立约的百姓,绝不弃绝悖逆的罪人(民十四20);神也按着自己「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出三十四7)的性情,管教立约的百姓,绝不放过各人的恶行(民十四28~35)。因此,即使是罪人中被神拣选的摩西(民二十12)、亚伦(出三十二4)和撒母耳(撒上八3),也应当在神的公义中仰望祂的怜悯,并且在神的慈爱中尊崇祂的圣洁,不可把恩典当作放纵肉体的机会。圣灵在九十八篇的尽情欢呼之后,立刻就宣告「我们的神本为圣」,提醒我们在欢呼神作王的同时(九十八4~6),也应当在神面前「战抖」(1节)、「在祂的圣山下拜」。因此,我们的敬拜应当欢乐而不轻浮,「归耶和华为圣」(亚十四20;太六9;启四8);人的情绪越是热烈、煽情,越要提醒自己「祂本为圣」(3、5节),省察自己的音乐、歌曲或「赞美操」到底是为了满足神、还是为了满足人?
上图:约柜示意图。会幕里的约柜在犹太人被掳巴比伦后就没有再提到,上图是比较接近「山上的样式」的一个示意图。施恩座上面是两个天使基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