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只要用心,精準說出「一句話」也可以強化孩子的表達能力!

爸媽只要用心,精準說出「一句話」也可以強化孩子的表達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天中午在一家麵店用餐時,見到了令人心疼又無奈的一幕--

一對爸媽帶著一位約國小高年級的男孩在隔壁桌就座,他們點完餐後,男孩興奮地跟爸媽分享這週上體育課時發生的事情。

「我們這禮拜在籃球場打排球,自由活動的時候,我拿起一顆排球,站在籃球場的中線往籃球框砸。你知道嗎?我竟然丟進了耶!全班都為我歡呼,老師也對我比讚!」

然而,聽完兒子的敘述,媽媽只是「嗯」了一聲便繼續滑手機,爸爸則是全程緊盯手機螢幕,沒有任何回應。

等不到爸媽回應的男孩,自討沒趣,也拿出平板開始玩遊戲。

由於我下午還有課,吃完後便匆匆離去,不知道後續。但我直到離開,三人並沒有再交談任何一句話……

假如類似的親子交流模式一再發生,孩子不斷熱臉貼冷屁股;久而久之,他也學會用冷屁股面對爸媽,表達意願肯定越來越低落,甚至沉溺於網路當中尋求肯定。

孩子的表達意願低落,漸漸地,表達能力無從鍛鍊起,連帶文字表達能力的發展也受到限制,寫作能力當然差勁--這也正是3C育兒的一大後遺症!

所以,我們應該把握孩子還願意跟開口跟你分享事情的階段,掌握一點溝通技巧,既提升孩子的表達意願,同時強化他們的表達能力。

我在《教作文,先交心:陪孩子找回表達的熱情與自信,給父母及老師的42個引導寫作練習》書中,介紹「總結他人言論」訓練法。

方法很簡單,只要在孩子講述事情到一個段落時,快速抓到這段話的重點,說出「總結」就可以了。以上述的男孩為例,爸媽可以回他:

哇!太厲害了,簡直是神射手,難怪大家這麼興奮。如果我在現場看到,一定會失控尖叫!

這樣的回覆不但抓到重點,並且給予正面肯定,孩子會感受到你有在認真聽他說話,下次自然也會樂意跟你分享事情。

不過,在回應時,務必掌握重點,不要只說出「太棒了!」「不錯唷!」之類敷衍的肯定--別小看孩子,他們不是笨蛋,一定會看穿你的敷衍,懶得再跟你說話。

運用「總結他人言論」和孩子交流,還有一大好處:

他們會從你的回應中揣摩出總結他人言論的技巧,發揮在人際溝通當中,加強社交能力。另外,「學會抓重點」還能夠發揮在閱讀與寫作上,提升閱讀的理解力和寫作的說服力!

將這個簡單的方法,準確落實在親子交流當中,收穫將超乎你的預期。

否則,一旦孩子進入不願意開金口的青春期,你和他就必須付出加倍的時間和金錢來培養表達能力。


  • 延伸閱讀: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26.3K會員
628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孩子的閱讀量大,但是沒有寫作閱讀心得的習慣,等於大腦只有執行「輸入」,卻沒有進行「輸出」,閱讀的效果極其有限。不過,難不成孩子每讀一本書,或每讀一篇文章,就得寫一篇洋洋灑灑的閱讀心得?這樣壓力豈不是太大了?其實,只要構思四句話,便能提煉出文章的「寓意」,同時精準表達。這四句話分別是……
寫作,其實可以由父母為孩子打好基礎,再由老師為學生持續磨練。所以,《教作文,先交心:陪孩子找回表達的熱情與自信,給父母及老師的42個引導寫作練習》既教導父母如何為子女培養寫作信心、在日常生活當中提升表達能力,也和老師們分享實用的寫作教學要領--雙管齊下,為孩子打造紮實的寫作力!
閱讀心得怎麼教?說穿了,你只要會聊八卦,就會寫閱讀心得!只要把你和朋友聊一件事情的步驟條理化,再教給孩子,閱讀心得的基本架構就成形了!
寫作,其實是真誠面對自我,進一步梳理情緒、見解並向讀者表達的一種工具--所以,要是用瞎掰的方式寫作文,那就是自欺欺人。我們若鼓勵孩子瞎掰,等於是告訴他:「為了眼前的功利目的(作業、考試),我們可以撒謊、造假。」此外,寫作習慣亂掰的小孩,「這兩種能力」將無法培養起來……
在帶領孩子閱讀新聞時,我會暫時捨棄文字閱讀,找一張具代表性的照片,帶領孩子進行「圖像閱讀」,發掘出畫面中的細節並思考涵義,進而建構出個人的理解和推測。如此一來,當孩子抱著玩「大家來找碴」的心態來為照片解密時,趣味感油然而生。最後,再帶學生了解事件脈胳,他們很快就會進入狀況。
我的第一堂AI繪圖寫作課是一場災難,許多沒有設想到的情形一個接一個冒出來,搞得我焦頭爛額。經過幾堂課以後,我才慢慢掌握訣竅。以下分別就課程規劃、常見地雷及目前使用的練習方法來分享……
孩子的閱讀量大,但是沒有寫作閱讀心得的習慣,等於大腦只有執行「輸入」,卻沒有進行「輸出」,閱讀的效果極其有限。不過,難不成孩子每讀一本書,或每讀一篇文章,就得寫一篇洋洋灑灑的閱讀心得?這樣壓力豈不是太大了?其實,只要構思四句話,便能提煉出文章的「寓意」,同時精準表達。這四句話分別是……
寫作,其實可以由父母為孩子打好基礎,再由老師為學生持續磨練。所以,《教作文,先交心:陪孩子找回表達的熱情與自信,給父母及老師的42個引導寫作練習》既教導父母如何為子女培養寫作信心、在日常生活當中提升表達能力,也和老師們分享實用的寫作教學要領--雙管齊下,為孩子打造紮實的寫作力!
閱讀心得怎麼教?說穿了,你只要會聊八卦,就會寫閱讀心得!只要把你和朋友聊一件事情的步驟條理化,再教給孩子,閱讀心得的基本架構就成形了!
寫作,其實是真誠面對自我,進一步梳理情緒、見解並向讀者表達的一種工具--所以,要是用瞎掰的方式寫作文,那就是自欺欺人。我們若鼓勵孩子瞎掰,等於是告訴他:「為了眼前的功利目的(作業、考試),我們可以撒謊、造假。」此外,寫作習慣亂掰的小孩,「這兩種能力」將無法培養起來……
在帶領孩子閱讀新聞時,我會暫時捨棄文字閱讀,找一張具代表性的照片,帶領孩子進行「圖像閱讀」,發掘出畫面中的細節並思考涵義,進而建構出個人的理解和推測。如此一來,當孩子抱著玩「大家來找碴」的心態來為照片解密時,趣味感油然而生。最後,再帶學生了解事件脈胳,他們很快就會進入狀況。
我的第一堂AI繪圖寫作課是一場災難,許多沒有設想到的情形一個接一個冒出來,搞得我焦頭爛額。經過幾堂課以後,我才慢慢掌握訣竅。以下分別就課程規劃、常見地雷及目前使用的練習方法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