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問題,一開始並不是最想問的,
但聊著聊著,它卻從心裡自然冒出來了——
「我該怎麼吸引、創造出更多像我這樣的客戶?」
「那種,即使還沒準備好,也願意邁出腳步的人?」
這個問題,是在我和我的教練 Robbie 對談接近尾聲時才說出口的。
前面大半的時間,我們都在聊一件對我來說極度重要的事:
我想要怎麼看待我服務的價值、我報價的方式,和我未來三個月的專注行動。
對我來說,報價六位數並不代表我想變得更 aggressive,
也不是想營造什麼高端品牌感。
而是我知道,我的 coaching 值得這個價碼。
只是我心裡的拉扯一直是——我現在正在對話的這些人,會願意付這個價格嗎?
說實話,我不確定。
我甚至發現,這個「我沒有信心他們會買單」的想法,
其實和我「對自己服務的信心」根本沒有直接關係。
但它還是會影響我在提出報價時的能量、語氣、甚至是否選擇開口。
也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我說出了那個問題。
Robbie 聽完之後,沒有給我一個答案,
但他點出了我在對話中提過的一句話:
「你希望未來的客戶,是那些不怕目標太大、不怕未知,
就算還沒準備好,也願意行動的人。」
而這句話,不只是一個篩選條件。
它其實也是我給自己的提醒。
提醒我自己,如果我希望吸引這樣的客戶,
那麼我自己也需要活出這樣的樣子。
所以我回來重新寫下這 3 個標準,不只是為了篩選對的人,
也是為了提醒我自己——我想和這樣的人同行,也想成為這樣的人:
1️⃣ 不害怕設定一個大的、甚至有點讓自己緊張的目標
2️⃣ 不逃避未知與不可控,即使它令人不安
3️⃣ 願意在信心還沒建立之前,就先行動,因為知道信心是「結果」不是「前提」
或許這三句話,也會對你有些提醒。
🌱 如果你正在經歷類似的拉扯,我想邀請你來聊聊:
💬 想知道你內在其實已經準備好多少?
📩 還沒準備好對談,但有想說的話或問題卡住了?
👉 歡迎 IG 私訊我(@growthlab.drj)
👀 或許你也可以轉發給那個和你一樣,正在跨出下一步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