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2-什麼!把自己當作商品,你沒聽錯!-聰明的職涯發展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就是要把自己當一個商品啊!廠商會選一個有瑕疵的商品嗎?
raw-image

哈囉你好,如果你是新朋友我是may,這裡分享職場心得、經營個人品牌及日式廚具,我也會分享生活體悟跟自我成長的紀錄,期待與你一起分享自我成長紀錄唷😊

職涯發展聰明策略

用商業模式打造自己個人品牌什麼!把自己當成商品?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吧?




(若是你是對聲音、影像鼻較容易吸收,這篇有影音檔,歡迎大家多多關照)

但這其實是個相當聰明的職涯發展策略喔!!想像一下,你就是市面上最夯的新款手機,要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買家,也就是你的的老闆呢?首先呢,你得先定位自己,目標就是一切的起點。你要有明確的目標,才會想辦法去實現它。目標其實不是為了完成而設定的,而是要讓你開始有所行動。有商業思維的人都能理解這一點。相較之下,比較缺乏商業思維的人可能只會想「你給我多少錢,我就做多少事」,比較不會去明白主動出擊的重要性。

raw-image


不過,我們也不能說這兩種思維模式那個是比較錯的哪個是比較對的。它們只是不同的價值觀而已,就像有人是左派,有人是右派一樣。

raw-image


投資視角

如果你呢?想在職場上,讓別人看到你的價值,我強烈建議你要把自己當成一件商品,甚至是CEO來經營自己。把自己定位在5萬或10萬元的價位上,雖然老闆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差才會看到,但我們把目光放長遠來看,這種投資是值得的。就像我們投資股票一樣啊,初期可能會有些差距,但最終他們都會發現你的真正價值。

raw-image


自由市場與長期投資

在這個自由市場上,你完全可以開出90萬元的價格!但如果你把自己定位在3萬元的產品,那麼你就會被定位在便宜市場裡。其實我們都知道,想要買貴的東西,就要到貴的市場去。所以,你的價值,就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這讓我想到賽門‧西奈克提出的一個黃金圈理論:人們不會在乎你做了什麼,而是你為什麼做。就像擁有大批「果粉」的蘋果公司,銷售的不僅僅是產品,而是讓世界有更美好的象徵意義,成為顧客願意跟進支持的原因。

raw-image


觀點

讓自己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才會有更多選擇的權利。我認為呢!職涯規劃不如說是職涯態度,有時候不是你去計劃,而是當機會來臨的時後,你能否超越別人的預期,提供更多的價值。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超越期待」,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商業思維」。

raw-image


總結

把自己想成一項商品 將行銷概念活用在職涯發展最後我想邀請大家來思考如果把自己當作是一項商品,你會如何去介紹你自己的理念呢?

反饋

感謝各位的閱讀!我很重視您的反饋,希望能不斷進步,為您提供更實質性的內容。請告訴我做得好的地方是什麼?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是什麼?或是內容有讓您聯想到什麼記憶點?歡迎請不吝賜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4/06/23
我們長期當業務的人都喜歡說: 你在賣的不是商品,你在賣的,是你自己這個人價值。
黃玫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5
職場法蘭克 這讓我想到之前有一部N影音很紅的華燈初上 經典台詞 "我們賣的不是酒是曖昧" GOOD!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6/23
含金量很高,謝謝分享。創造自己的價值,做好定位positioning,路會很寬的✌
黃玫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5
安立格 感謝你的回饋 對創作會很有動力^^
avatar-img
自由職人記憶研究院
79會員
102內容數
【 自由職人記憶研究院】 品牌記憶點|自媒經營|職人IOP計畫|成家知識 在這個資訊過載、變動快速的時代,如何讓個人價值被看見?如何讓品牌真正被記住? 自由職人記憶研究院 不只是研究行銷策略,而是探索 個人品牌、企業定位、內容經營,甚至生活方式的塑造,讓「品牌」不只是曝光,而是成為市場中的獨特記憶點
2025/04/17
在這個什麼都講效率的時代,報價這件事,常常成為一種令人尷尬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報價本來就是要給人「看」
Thumbnail
2025/04/17
在這個什麼都講效率的時代,報價這件事,常常成為一種令人尷尬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報價本來就是要給人「看」
Thumbnail
2025/02/13
「用情感與技能找到成功的平衡:發現你的最佳角色」 探討如何將天賦與熱情進行融合,創建出符合自己心智模式與價值觀的理想事業,並分享具體的實現方法。
Thumbnail
2025/02/13
「用情感與技能找到成功的平衡:發現你的最佳角色」 探討如何將天賦與熱情進行融合,創建出符合自己心智模式與價值觀的理想事業,並分享具體的實現方法。
Thumbnail
2024/07/29
想與大家討論了在人生中面對挑戰時,如何克服內心的恐懼和懷疑、激勵自己迎接新的挑戰。我分享從護理轉向殯葬業的心路歷程,與內心進行對話的方式來克服自身的抵觸情緒,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你都是如何克服內心恐懼的呢
Thumbnail
2024/07/29
想與大家討論了在人生中面對挑戰時,如何克服內心的恐懼和懷疑、激勵自己迎接新的挑戰。我分享從護理轉向殯葬業的心路歷程,與內心進行對話的方式來克服自身的抵觸情緒,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你都是如何克服內心恐懼的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面試產品經理要怎麼準備?原本是行銷領域是否可以轉職?大學期間要準備什麼作品?這篇會從「心態準備、求職面試、學習資源」三大方向來拆解產品經理的轉職之路。
Thumbnail
面試產品經理要怎麼準備?原本是行銷領域是否可以轉職?大學期間要準備什麼作品?這篇會從「心態準備、求職面試、學習資源」三大方向來拆解產品經理的轉職之路。
Thumbnail
講述如何在職涯發展中將自己當作一個商品來經營。我將提到定位自己的重要性,以及投資自己和營造自身價值的觀點,藉由活用商業思維,讓個人職涯發展得以突破預期,提供更多價值,並引發讀者反思自身的職涯態度。
Thumbnail
講述如何在職涯發展中將自己當作一個商品來經營。我將提到定位自己的重要性,以及投資自己和營造自身價值的觀點,藉由活用商業思維,讓個人職涯發展得以突破預期,提供更多價值,並引發讀者反思自身的職涯態度。
Thumbnail
如何做好職涯計畫?你的職涯計畫做的對嗎?不用擔心。這篇文章靈感來自《第一次工作就該懂》,希望將幫助你重新審視你的職涯計劃,找出問題所在。不管你是剛入職場還是職場老鳥,這些練習讓你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並且設計出更彈性的職涯路徑。
Thumbnail
如何做好職涯計畫?你的職涯計畫做的對嗎?不用擔心。這篇文章靈感來自《第一次工作就該懂》,希望將幫助你重新審視你的職涯計劃,找出問題所在。不管你是剛入職場還是職場老鳥,這些練習讓你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並且設計出更彈性的職涯路徑。
Thumbnail
本書的最後一篇我們來談談職業表現。在成為「理想自我」的道路上,你很可能一開始就會是老闆,但你也可能一開始是打工仔,要幾份工作後,學到技術、存到第一桶金,才能開始往「理想自我」邁進。這都不要緊,因為每個人的起始手牌就都不一樣,所以能做的選擇也不同,能達成理想的時區也不同。
Thumbnail
本書的最後一篇我們來談談職業表現。在成為「理想自我」的道路上,你很可能一開始就會是老闆,但你也可能一開始是打工仔,要幾份工作後,學到技術、存到第一桶金,才能開始往「理想自我」邁進。這都不要緊,因為每個人的起始手牌就都不一樣,所以能做的選擇也不同,能達成理想的時區也不同。
Thumbnail
包括我,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自雇者,這也是中年級朋友發展職涯第二曲線可行的做法之一,但在展開行動之前,仍然有些事必須先思考,才能順利展開自雇生涯。 特別是當習慣了把自我認同和工作綁在一起,就是把自尊和自我價值和工作掛鉤。工作表現好時,我們的自我認同就堅若磐石,但要是情況不順利呢?會減損自己的價值嗎?
Thumbnail
包括我,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自雇者,這也是中年級朋友發展職涯第二曲線可行的做法之一,但在展開行動之前,仍然有些事必須先思考,才能順利展開自雇生涯。 特別是當習慣了把自我認同和工作綁在一起,就是把自尊和自我價值和工作掛鉤。工作表現好時,我們的自我認同就堅若磐石,但要是情況不順利呢?會減損自己的價值嗎?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有價值的職業生涯是建立在技能的發展與經驗的積累,以為只要每天準時上班,把該做的工作完成就好。但這些習慣並不足以幫助你在人群中發光發熱,也無法達成你想要的職業晉升目標。如果你想真正在行業中脫穎而出,請「建立正確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有價值的職業生涯是建立在技能的發展與經驗的積累,以為只要每天準時上班,把該做的工作完成就好。但這些習慣並不足以幫助你在人群中發光發熱,也無法達成你想要的職業晉升目標。如果你想真正在行業中脫穎而出,請「建立正確的個人品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