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氣道的本質是不爭、不抵抗,以調和為目標,但練習時,受方與取方的角色都很重要。
在受方來說,護身技法中的騰空翻(tobi ukemi) 看來視覺效果很好,展現取方技法威力的強大,但是從務實角度看,並不實用,因為要那樣翻的人還得刻意、長期練習才作得出來。我認為,最務實的動作往往是最基本的動作;以四方摔為例,遇取方要摔出(斬落)的動作時,受方依勢頭倚上臂(防肌肉撕裂)、腳步隨勢而轉後再迅速後踏一步緩衝力道,接著依序以膝、臀著地,過程中頭部內縮或看著自己肚子(避免頭撞地受傷),接受取方技法力道即可。
還有一種較屬中間路線的護身方式,一樣以四方摔為例,若取方動作迅速,受方不及隨勢後踏而必須進入騰空翻的情況,可順勢往下,待頭身更接近地面時,以近似前滾翻(mae ukemi) 的姿勢,依序以右肘、右肩、左臀的虛擬動線順勢就地翻出;若取方未鬆手,即順勢翻過後,以適當姿勢臥地,空出的手護好頭面。此法即使年歲已高者亦適用。在取方來說,從技法上表現,以入身摔為例,其最後摔下動作有斬面與斬頸兩種變化;先說斬面的動作,它雖然也有制服對手的意圖,但比起直接針對頸部的斬頸,攻擊性較低,更符合避免不必要傷害的原則。
相較之下,斬頸的殺傷力大,為的是在實戰應用中,要更快速有效地制服對手。但是,很多合氣道家卻因為在做原本應該較溫和的斬面動作時仍想展現威力,反而變相成了用力壓面的動作,導致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反而更糟,不但失去了技巧流暢性,強硬的壓面動作往往顯得笨拙、缺乏美感,與合氣道追求圓融、流暢的動作原則格格不入。
順此邏輯,一個優秀的合氣道家在展示入身摔時,要能掌握各種分寸,在維持入身、斬落的原則下,能做到較柔性的斬面,也能維持柔性的斬頸動作,甚而為了突顯技法威力,施展最強的發勁斬頸摔落動作(當然只在受方護身技巧足夠時才如此)。以上個人體驗供參考,歡迎底下留言討論,祝練武愉快,早日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