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是網路搜尋來的
昨天,好友傳Line給我,說他女兒(國一)這學期的英、數有退步的跡象。所以,想找個補習班,讓女兒去補習。
聽了他的描述,我大致明白為什麼成績會退步的原因:因為她還是用國小的方式在讀書。
上學期可能還能勉強ㄍㄧㄥ住,可到下學期,各科的難度逐漸增加,便會覺得受挫。我跟很多家長聊過,他們都表示:自己孩子是基本題都能應付,比較刁鑽、靈活一點的題,就束手無策。
嗯,這話題挺有意思,何謂基本題?
是課本、習作上的題,原封不動(或只是數字上做更動)的搬上試卷;還是,換一種方式問,就不會了?
我簡單舉個例子(非實際狀況):
全校有200名學生,男生佔52%,請問男生有多少人?
哇,看到題,超開心,下筆神速:
200×52/100=104 (人)
好,那現在我換個方式問:
男生有104人,佔全校人數的52%,試問全校有多少人?
你不能跟我說,這課本、習作上沒有類似的題,就是屬於比較刁鑽、靈活的?
統計的單元,國中不太可能單一出題,多半是題組;給個圖、表,這不就是看圖說故事嗎?
(臺南)大部分的國小是兩次段考,可國中都是三次;兩次段考的間隔比較長,最多就5個單元,每天還會派作業給學生練習(想不會都不行),老師還會按時批改,段考前還會利用平時考幫學生做複習。國中數學內容這麼多(段考間隔約42天左右),教都教不完(前陣子,又剛通過下半年度會多好幾天的國定假日,學生是開心了,老師指不定拳頭都是握緊的),哪有時間考試、複習;作業也不見得每天都有(這時考驗學生的自主性,比較積極的學生,回去就會把今天教的進度給寫完)。
其實,補習班的類型,大概可以分成:
1.大型補習班
雖說現在是少子化,但在大型補習班,一個班要收到20~30位(甚至更多)學生是很常見的。主要是「名師效應」。
優點:學費會便宜一些、老師的教學資歷豐富(名師)、補習班資源較多。
缺點:這人數跟學校差不多吧,我不太相信在學校聽不懂,到補習班就突然開竅。老師能給到學生的時間(個別)也有限。
2.小型補習班(家教小團班)
就現在所謂的「精緻化教育」。
學生人數大概在5~10人(當然也有可能更少)。
優點:老師比較能照顧到所有的學生。能做這種家教小團班的老師,大概都在大補習班待過。
缺點:費用稍微會比大的補習班高。
3.一對一家教
到府或老師自己有上課的地方。
優點:找對老師的話,效果是很明顯的。
缺點:一對一是按小時計(鐘點費),費用會高不少、不容易找到信任且適合孩子的老師。師資問題,ㄟ…… BJ4!
補習的好處是:不會的題,有老師可以問。在學校,可能提問的機會不多;問同學,也不保證他(她)講的是對的。會有一點學習的壓力;可能是老師給的,也可能是同學之間的良性競爭。
最後,想給幾點建議:
1.先聽懂
2.該做筆記就做筆記
3.聽懂,會了之後,再去練習;不要講義拿起來就亂寫,那還不如不寫
4.不會的一定要想辦法解決,不要積累
5.可以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拜託,量力而為,定的目標要能夠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