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的人總是正確,因為他們看到的都是困難和失敗;但樂觀的人,卻能一直向前,因為他們看到的是希望和可能性
他嘗試了 1600 多種耐熱材料,還尋找了超過 600 種植物纖維,只為找到最合適的燈絲材料,每一次都是一場孤獨而漫長的實驗
他和助手們整天待在實驗室裡,滿手黑灰、衣服常被燒焦,桌上堆滿了各種材料的樣本瓶和破損的燈泡
他嘗試過的材料包括碳化紙、棉線、椰殼纖維、釣魚線,甚至還派助手到日本、亞洲各地尋找能燒得更久的竹子纖維,每一次打開電源,燈泡都會發出短暫的微光後迅速熄滅,玻璃燒得發燙,實驗室裡充滿失敗後留下的焦糊味
人們譏笑他固執、瘋狂,甚至有報紙寫文章嘲諷他「浪費時間在不可能的事情上」
但愛迪生總是笑著回答:「我沒有失敗 2000 次,我只是發現了 2000 多種不能用的材料。」
他用無比的耐心與不放棄的精神,一步步排除錯誤,最終創造出能持續發光超過 1200 小時的碳化竹絲燈泡,為全人類帶來了夜裡的光亮

在這條艱難的路上,悲觀者可能永遠站在路口批評,但樂觀者卻會走到最後,看見那束屬於自己的光
悲觀的人遇到問題時,可能會認為沒有辦法,所以也就不會去找辦法,所以最終的結果是問題沒辦法解決,也變相的證明他們是對的
但樂觀的人遇到問題會去想辦法,有想辦法就會有辦法,雖然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每個辦法不一定都會這麼順利,但是至少他知道這個辦法行不行得通
行得通,問題解決;行不通,再找下一個辦法,所以說不管如何,他們始終都是在前行的,總有一天會找到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的
悲觀的人永遠正確,樂觀的人永遠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