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雖然是現代人最擔憂的疾病之一,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台灣衛福部的統計,大約30~50%的癌症可以透過日常生活方式「有效預防」!
以下是最實用的「癌症預防全攻略」,從飲食、生活習慣到早期檢查幫你守住健康:
✅ 一、十大癌症預防原則
預防重點具體行動✅ 不抽菸
拒絕任何形式菸品,包括電子煙、二手菸、三手菸
✅ 少喝酒
酒精會增加口腔癌、肝癌、乳癌等風險
✅ 健康飲食
多蔬果、少紅肉加工品、少油炸甜食
✅ 維持理想體重
避免肥胖,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積
✅ 適度運動
每週至少150分鐘中度活動(如快走)
✅ 保持良好作息
睡眠充足、降低壓力、避免熬夜
✅ 防曬防毒
避免曝曬紫外線、少接觸化學致癌物
✅ 注射疫苗
接種HPV疫苗(預防子宮頸癌)、B型肝炎疫苗(預防肝癌)
✅ 定期篩檢
符合年齡/家族史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避免過量補品或偏方
某些中草藥、保健品長期使用反而傷肝腎、致癌
🥦 二、抗癌飲食指南
✅ 多吃:
- 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青花菜、高麗菜(抗氧化、抗癌)
- 深色蔬果:番茄(含茄紅素)、胡蘿蔔、藍莓
- 全穀類:糙米、燕麥(高纖維助排毒)
- 優質蛋白:魚肉、豆製品
- 大蒜、薑黃:天然抗癌食物
🚫 少吃:
- 燒烤、醃漬、煙燻食物(含亞硝胺,與胃癌有關)
- 加工肉品(如香腸、熱狗)
- 高糖飲食(與胰臟癌、乳癌風險有關)
- 高溫煎炸油(反覆使用)
👨⚕️ 三、你該做的「定期癌症篩檢」
篩檢項目建議對象頻率
乳癌:乳房攝影
女性45~69歲
每2年1次(政府補助)
子宮頸癌:抹片檢查
性經驗女性30歲以上
每3年1次
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
50~74歲民眾
每2年1次(免費)
口腔癌篩檢
有嚼檳榔/抽菸習慣者
每2年1次(免費)
肝癌超音波/抽血
B肝/C肝帶原者
每6個月1次
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
高風險族群(重度吸菸者)
建議諮詢醫師
📌 可至健保特約醫療機構或衛生所進行。
🧠 四、常見迷思破解
迷思正確觀念
🍵 喝青草茶能防癌?
沒有科學證據,反可能傷腎
❌ 不吃肉才不會得癌症?
長期缺乏蛋白質反而免疫力下降
❌ 年輕人不用怕癌症?
年輕型乳癌、大腸癌比例正在上升
❌ 體檢正常就沒事?
癌症早期有些檢查可能測不到,要配合症狀與風險
📌 早期警訊:請盡速就醫檢查的10大警訊
- 不明腫塊或硬塊
- 持續咳嗽、聲音沙啞
- 排便、排尿習慣改變
- 不明體重減輕
- 持續疲倦
- 久咳不癒或咳血
- 黑便、血便
- 不明出血(如女性陰道出血)
- 吞嚥困難
- 傷口久久不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