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長期被痠痛或慢性疼痛困擾,最怕的就是「又變嚴重了」。
一出現症狀惡化的跡象,就會很焦慮、很急,想趕快用什麼方法「解決它」。
這樣的心情我很能理解。
不過我常跟個案說:有時候,身體不適的加劇未必是壞事,它其實是身體在傳遞訊號。
⚠️ 惡化,是身體給你的提示,不是懲罰
每一次疼痛惡化的背後,其實都藏著線索:
- 傷害是怎麼發生的?
- 哪個習慣又回來了?
- 是不是忽略了身體給的警訊?
如果能在這裡停下來觀察,就有機會真正釐清問題的根源,不只是處理症狀,而是學會如何使用身體、預防復發。
🔍 我會怎麼陪個案面對反覆發作的痠痛?
當症狀出現反覆或惡化時,我不會立刻再做一次徒手處理,而是先陪他們回顧這段時間的生活與身體使用細節:
- 工作型態是否改變?
- 坐的時間拉長了嗎?
- 有沒有又回到舊有的動作習慣?
這些觀察常常會帶來意外的發現:
👉 真正的問題,不只在「痛的部位」,而是整個身體負荷與使用方式。
🧩 調整,不是一蹴可幾的事
如果慢性痠痛一直沒好,或反覆出現,那幾乎不會是單一部位造成的。
而是整個生活型態的結果:
- 姿勢與睡眠
- 久坐與回家後的放鬆方式
- 週末運動的頻率與強度
這些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身體。
調整需要一點一點來,也許會慢,也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但請記得——只要你願意多觀察、多理解,身體就會開始回應你。
⭐️ 結語:把疼痛惡化當作一次與身體的對話
如果你現在正在經歷症狀的反覆或短暫惡化,請不要急著「解決它」。
試著問問自己:
- 最近有什麼地方讓身體不習慣?
- 這個痠痛,是不是在提醒我什麼?
當你知道怎麼觀察,就不再那麼恐慌;當你知道怎麼調整,就不再那麼無助。
✅ 想更理解自己的身體?
如果你對這樣的觀察與痠痛調整策略有興趣,歡迎來聊聊。
📍個人網站|https://ptessays.wordpress.com/
📲 LINE|https://lin.ee/dA7y5WR
我們可以一起釐清方向,過程雖然不快,但會走得更穩。
🔻 其他參考資料
【徒手處理流程與原則】
【運動課程與訓練觀念】
【體態調整與姿勢觀察】
【自我處理與觀察原則】
【常見治療搭配與觀念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