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腦海的一句話(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那一幕,那個場景我真的永遠都忘不掉。那是我小學畢業典禮的事情。
一位女性年長教務主任,她穿著紅黑色的連身裙,梳著那個年代端重的髮型,在演講台上發表給畢業生的致詞。而我蹲坐在地板上。其中有一句話我到現在,或著說,在我的一生中,我會反覆在各種時刻想起這個場景跟這一句話。

「手心向下多救人、何必向上苦求人。」

這句話聽起來很佛教。我不知道這跟什麼宗教有關。但「救人」,「幫助人」一直都是我心中奉行的圭臬。我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能力或金錢。但我會用我可以的去幫助需要的人。當然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都一定幫助過許多人。也受過許多人的幫助。一個小舉動可能可以撼動對方的心而感受到人性的光輝。但這個舉動對我們來說可能無足掛齒。

幫助人,從來都是不求回報的。

長大之後會慢慢發現(如果你也像我一樣不停思索著許多事情的話),很多「事情」或「話語」,在不對的時間點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裡,並不能得到我們的共鳴或影響我們。要一直在我們生命的歷程中不斷醞釀與積累,才會有豁然開朗的機會。其實我對許多過去,回首來看,都感到一些羞愧。因為我知道我並不是一個聰明的人,我的領悟力低,就像一個平凡的人一樣。但當生命中遇到的事情不停累積,我一直去思索著「為什麼?」我才能在一個個「為什麼?」的累積中找到線索然後得到答案(不一定是正確的但總算是一個解釋的方式)。

就像當初我聽到那句話。我當下其實是被觸動的。但小學的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但字面上的意思我們當然都懂。但實際上我真的能做到嗎?或者,我有機會去做嗎?我的人生中需要這句話嗎?答案是:是的。

以自己所能去幫助需要的人對我來說是最基本身為人的價值之一。
而我對第二句話還是一直抱著疑惑的態度。「何必向上苦求人」。

到目前的生命中,我的確抱持著「不想求人」的心態在過我的人生。但當你遭遇到某些狀況,你真的不得不向他人低下頭,請求他們,懇請他們,拜託他們。把自己的自尊降低抑或是出賣,你都得這麼做的時候,還真不少。雖然百般不甘,但就現實來說,當你被對方制約且無路可走。你只能這麼做。而且,時常結果並不如你所願。不管多麽懊悔。

所以我不希望別人「求我」。我能夠的我就會竭盡所能,不需要別人用求的方式。

回想起那些我求人的時時刻刻,每件事情。我都覺得非常心酸,只能往肚子裡吞嚥下去,然後試著有一天或許可以忘記那樣狼狽的自己。我並不是一個壞人,但這種事情往往還是會發生在我身上,「何必」,這兩個字是有缺陷的。現實中,我們必須在必要的時刻求人。

如果可以永遠都不要求人。你就必須在現實中放棄許多你需要的「東西」。我們看過多少家屬請求醫生的畫面,還有所有其他種種你可以想像到的。如果我是躺在病床上的那個人,我不希望我身邊的人去求醫生。醫生只需要盡他的本分就夠了。如果躺在病床上的是我的家人朋友呢?這跟自尊心無關,無非是希望醫生能盡他最大的可能挽救一條生命。

我們可以輕易放手讓生命離開嗎?我們可以淡淡地讓我們想要的那些,都隨命運安排而一句話也不吭地不受他人擺佈放下嗎?我自己希望我的家人可以讓我安心地走,而其他那些生命中你需要去懇求的,我則是學著慢慢把它們都放開,沒有什麼是「非要不可」的。如果看清了人生的真相,看透了現實的把戲,你也願意活得輕鬆點。沒有什麼是,「非要不可」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awei Chang的沙龍
0會員
8內容數
Chiawei Ch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1
曾經有一個整年。我到洛杉磯去。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出國,就要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待上一整年。我是去唸書的,拿了教育部對藝術與設計的學生出外深造的獎學金。若不是如此,我不可能有機會去看看大家傳說中的美國,洛杉磯究竟長得什麼樣。 在一整年中。每天早上漂亮鮮明清透的陽光叫我起床。在清晨與晚上時,總是微冷。
2025/07/21
曾經有一個整年。我到洛杉磯去。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出國,就要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待上一整年。我是去唸書的,拿了教育部對藝術與設計的學生出外深造的獎學金。若不是如此,我不可能有機會去看看大家傳說中的美國,洛杉磯究竟長得什麼樣。 在一整年中。每天早上漂亮鮮明清透的陽光叫我起床。在清晨與晚上時,總是微冷。
2025/07/11
它去了哪裡? 當我發現它不在我耳朵上的時候。我心中有些微的遺憾,但我卻還是告訴它,謝謝那麼多年的陪伴。 高中開始就穿耳環。當下很是前衛叛逆。到了大一沒有停止,前後一共穿了九個耳洞。而最後剩下八個。一個完全癒合,硬是拿耳針插過去,勢必要流一點血。二十幾年過去,隨年紀增長,也不是那麼在乎耳朵上有沒有
2025/07/11
它去了哪裡? 當我發現它不在我耳朵上的時候。我心中有些微的遺憾,但我卻還是告訴它,謝謝那麼多年的陪伴。 高中開始就穿耳環。當下很是前衛叛逆。到了大一沒有停止,前後一共穿了九個耳洞。而最後剩下八個。一個完全癒合,硬是拿耳針插過去,勢必要流一點血。二十幾年過去,隨年紀增長,也不是那麼在乎耳朵上有沒有
2025/06/17
「你好,我是屏東人。」 「那你們家一打開門就可以看到海嗎?」 海邊是一個令人雀躍的地方。不管再怎麼熱,只要看到台灣最漂亮的墾丁的海邊,總是令人感到興奮愉快。可惜我家離這個美麗的地方,開車還要兩個小時那麼久。因此我每次去墾丁,都還能懷抱著期待與驚喜的感覺。 從小,是我的姑丈帶著我跟阿公、阿嬤、姑姑
2025/06/17
「你好,我是屏東人。」 「那你們家一打開門就可以看到海嗎?」 海邊是一個令人雀躍的地方。不管再怎麼熱,只要看到台灣最漂亮的墾丁的海邊,總是令人感到興奮愉快。可惜我家離這個美麗的地方,開車還要兩個小時那麼久。因此我每次去墾丁,都還能懷抱著期待與驚喜的感覺。 從小,是我的姑丈帶著我跟阿公、阿嬤、姑姑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社區大學二十幾年裡,我見證了無數社區大學學員的故事。其中,大多數都是比我年長的長者,大家每年都會多長一歲,但有些人中途離開,有些人至今仍然堅持在現場。我是個不擅長於記人的人,但總有一些人的故事,三不五時會浮現在我腦海中。 以社大為家的基隆人 剛接任基隆社區大學主任秘書時,我每天傍晚都會看到一位
Thumbnail
在社區大學二十幾年裡,我見證了無數社區大學學員的故事。其中,大多數都是比我年長的長者,大家每年都會多長一歲,但有些人中途離開,有些人至今仍然堅持在現場。我是個不擅長於記人的人,但總有一些人的故事,三不五時會浮現在我腦海中。 以社大為家的基隆人 剛接任基隆社區大學主任秘書時,我每天傍晚都會看到一位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女兒畢業的故事,她女兒選擇送老師蛋糕當感謝禮物,而文章最後提到女兒將會踏上另一階段旅程,未來對他們來說是個未知數,但家人永遠是最堅強的智囊團。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女兒畢業的故事,她女兒選擇送老師蛋糕當感謝禮物,而文章最後提到女兒將會踏上另一階段旅程,未來對他們來說是個未知數,但家人永遠是最堅強的智囊團。
Thumbnail
昨天是國小畢業典禮 (612 好熟....那時大學畢業是不是也612???) 課後班的兩個開朗少女拿著紀念卡來找勞絲寫 不過她們是四年級,不是畢業生代表 高年級要重新分班,也有人要轉學。 紀念卡啊...現在孩子們還時興這個嗎? 連當初高中的、勞絲都華麗的轉身,拋~ 敵不過孩子們的盛情,勞絲還
Thumbnail
昨天是國小畢業典禮 (612 好熟....那時大學畢業是不是也612???) 課後班的兩個開朗少女拿著紀念卡來找勞絲寫 不過她們是四年級,不是畢業生代表 高年級要重新分班,也有人要轉學。 紀念卡啊...現在孩子們還時興這個嗎? 連當初高中的、勞絲都華麗的轉身,拋~ 敵不過孩子們的盛情,勞絲還
Thumbnail
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不足,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你都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和自足。
Thumbnail
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不足,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你都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和自足。
Thumbnail
我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孩子 只是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漸漸,漸漸的忘記了...... 記得小學時,有一堂課,題目叫「長大後的願望」 記憶中,當時上台的同學們個個願望都充滿了希望與想像力 眼神也都充滿著神采,BUT,朋友您知道的 多年後的相聚,很多事似乎是回不去了 真要探究原因,只能說一言
Thumbnail
我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孩子 只是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漸漸,漸漸的忘記了...... 記得小學時,有一堂課,題目叫「長大後的願望」 記憶中,當時上台的同學們個個願望都充滿了希望與想像力 眼神也都充滿著神采,BUT,朋友您知道的 多年後的相聚,很多事似乎是回不去了 真要探究原因,只能說一言
Thumbnail
轉眼,大魔王國文科已經結束。 此次,她發揮了所有實力,應該是十拿九穩了。 不過,今天的考科還沒結束,還有不穩定因子最高的作文。 她嘆了一口氣,拿出補習班是先要同學準備的題材。 她還記得補習班老師叮囑到,短短五十分鐘,你絕對不能腦袋空空而去寫作,自身重要的經驗一定要先仔細思索過一次,
Thumbnail
轉眼,大魔王國文科已經結束。 此次,她發揮了所有實力,應該是十拿九穩了。 不過,今天的考科還沒結束,還有不穩定因子最高的作文。 她嘆了一口氣,拿出補習班是先要同學準備的題材。 她還記得補習班老師叮囑到,短短五十分鐘,你絕對不能腦袋空空而去寫作,自身重要的經驗一定要先仔細思索過一次,
Thumbnail
祂能夠在這個位子上待好幾年,我入學也在,畢業也在 ... 現在要十多年了還是在。
Thumbnail
祂能夠在這個位子上待好幾年,我入學也在,畢業也在 ... 現在要十多年了還是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