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8月下旬,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展開一系列與台灣政界領袖的會晤,涵蓋執政黨民進黨(DPP)、在野黨國民黨(KMT)以及民眾黨(TPP)。這些會晤聚焦於經濟、防衛及社會韌性等關鍵議題,凸顯美國對台灣安全的持續關注。特別是8月26日(昨天),谷立言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的會面,延續了前幾日與國防部長顧立雄及國民黨立委的討論,顯示美國致力於維持與台灣各黨派的互動,以鞏固雙邊關係。
會晤細節:從防衛部長到在野黨領袖
會晤序列始於8月20日,谷立言與國防部長顧立雄會談,強調強化台灣防衛能力及美台夥伴關係。這場會晤被視為美國對台灣執政當局的直接支持,討論內容包括提升台灣的自我防衛機制,以應對區域威脅。隨後,8月25日,谷立言轉而與多名國民黨立委會面,話題同樣圍繞美台防衛合作,AIT官方臉書貼文指出,這是為了「討論美國-台灣防衛合作」,並重申美國對台灣安全的承諾。
昨天(8月26日)的焦點則移至民眾黨主席黃國昌。AIT在社群媒體上發布照片與聲明,表示雙方討論美國與台灣在經濟、防衛及全社會韌性等議題上的合作。黃國昌作為TPP領袖,其黨派在台灣政壇扮演關鍵第三方角色,此次會晤被解讀為美國擴大接觸範圍的延續。AIT強調,「美國致力與民眾黨及台灣跨政治光譜的領袖互動,以進一步鞏固堅若磐石的美台夥伴關係」。 照片中,谷立言笑容滿面,而黃國昌表情較為嚴肅,這引發網友討論,但也反映出會談的嚴謹氛圍。這些會晤的時機敏感,正值台灣內部政治動盪,包括近期立法院改革爭議及回憶運動後續。美國的動作被視為穩定台灣政局的信號,同時提醒各方在防衛議題上需保持一致。
AIT對國民黨的真正態度:中立表面下的謹慎考量
表面上,AIT的跨黨派互動體現了美國的「雙軌策略」(dual-track strategy),即同時與執政黨及在野黨對話,以確保美台關係不受台灣內部黨派輪替影響。谷立言在會晤國民黨立委時,重申美國對台灣防衛的長期支持,這似乎顯示出對KMT的包容。 然而,從更深層觀察,AIT的態度可能更為謹慎。國民黨在歷史上與中國大陸有較密切聯繫,近年來在立法院推動的改革法案,曾引發外界擔憂可能削弱台灣的行政效能及對外關係穩定。AIT選擇在與DPP防長會晤後立即接觸KMT,或許意在敦促國民黨在防衛議題上採取更積極立場,避免任何可能影響台灣自主性的行動。
媒體及網友的反應進一步放大這點。在AIT發布的照片中,與顧立雄的會晤顯得輕鬆愉快,對比之下,與KMT立委及黃國昌的合影則較為正式,甚至被形容為「訓話」氛圍。 部分評論指出,這反映美國對在野黨的疑慮,特別是若KMT的政策傾向可能弱化台灣的防衛韌性。雖然AIT未公開批評,但其強調「全社會韌性」及防衛合作,暗示美國希望KMT能更明確支持台灣的民主防衛機制,而非僅停留在表面對話。
事實上,美國的對台政策一貫優先維護台灣的民主與安全,這與民進黨的親美路線高度契合。AIT的動作雖中立,但實質上強化了台灣需團結對抗外部威脅的訊息,這有助於穩定執政黨的立場。一些分析認為,若國民黨未能回應美國的期待,未來美台關係可能更傾向於與可靠夥伴的深化合作。
結語:美台關係的未來展望
這些會晤不僅是外交例行,更彰顯美國對台灣的戰略重視。在區域緊張局勢下,AIT的跨黨派接觸有助於確保台灣內部穩定,進而強化美台經濟與防衛紐帶。無論黨派,台灣領袖需意識到,美國的支持建立在共享價值基礎上,包括民主韌性與自我防衛。展望未來,這類互動將持續推動台灣在國際舞台的角色,特別是在經濟供應鏈及防衛領域的合作,助力台灣維持自主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