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到過地獄嗎?」那驚悚的問句,竟然成為前往別府乃至九州的一種戲謔式的玩笑。不過這裡頭完全沒有任何的惡意,只是關於旅行的好奇與關心,因為位於大分縣的別府市,最為著名的景點正是「地獄溫泉八景」。而對於旅人來說,旅行中所踩踏的足跡每每成為關切的焦點。尤其是面對曾經造訪相同城市的好友而言,那旁人聽起來突兀的問句,卻反倒成為旅人之間的默契,甚或打開彼此記憶的門扉,關於別府,也關於別府地獄。

談及地獄之前,不妨先談談天堂,若說別府以地獄聞名並不為過。但若仔細想想,雖被冠上地獄之名,可別忘了其中還有「溫泉」兩字。而講到溫泉,別府溫泉和同樣位於大分縣的湯布院溫泉相比,倒是絲毫不遜色。尤有甚者,別府溫泉的湧泉數量更居日本之冠,不僅每天有超過13萬噸的泉水湧出,全世界僅次於黃石公園,其泉質的豐富度也居世界之巔。是故,別府遂以八個溫泉鄉組成各有特色的「別府八湯」,比如說鄰近別府灣得以泡湯賞海的觀海寺溫泉鄉、還有保留著溫泉治療文化的鐵輪溫泉鄉、以獨特泉質著名的明礬溫泉鄉、以及鄰近森林具神秘氣氛並且頗受日本天皇青睞的柴石溫泉鄉…等等。也因為八個城鄉各自發展成獨特的風格,再加上原本別府的湧泉便十分豐富,使得別府堪稱世界最大能讓人入浴的溫泉地。簡而言之,若從巨觀的角度鳥瞰,別府就像是一個偌大的溫泉池。而不論從療效抑或者從閒適、愜意的觀點來切入泡湯文化,若說別府充滿著「天堂」的意象,其實一點也不為過。

既有「天堂之實」,那為何反倒以「地獄聞名」,這關鍵仍是拜溫泉之賜。因為湧泉之中,有適合泡湯的溫度,可也有因溫度過高而讓人退避三舍的溫泉。而那些只能遠觀而無法入浴的溫泉,不知是否因為與前述得以浸潤其中的溫泉意象落差太大。再加上高溫本身所具有的危險性,以及伴隨其間充盈著高溫的霧氣所形成的迷濛之感,都自然成為關注的焦點。雖然朦朧與縹緲原是帶著神秘而迷人的氛圍,可若潛藏於其中的是致命的危險,那往往立刻轉換成迷幻驚怖之境。更有甚者,其所衍生的種種想像,往往在言談中轉變成各式各樣的憂懼。而若說那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意象與拉扯出來的強烈情緒,就這麼連結到「地獄」,也就不太讓人感到意外。

可是當知曉了危險之所在,又能破除迷幻的憂懼,那反倒可以用新奇與開放的心態來面對。尤其是關於地獄的意象,若能身歷其境可又不受其苦,彷彿得以滿足另一種弔詭的好奇。也不知是否因為如此,別府的地獄溫泉八景的知名度,不僅沒讓溫泉八湯專美於前,甚至還凌駕於其上。雖然若草率地直接以地獄與天堂的競爭來看待,不免過於荒誕,但是那倒也頗令人玩味。
有趣的是行程中雖然原有安排別府之行,但卻沒有在別府過夜,受限於時間的因素,不僅無法感受「天堂」般的溫泉療癒,連「地獄行」也都只能擇其一二。沒想到颱風打亂了原本的行程規劃,結果「別府」竟成了避颱的首選。然而即便選擇落腳於別府,卻也憂心著若風雨攪局,可能仍得放棄地獄之旅。既然如此,心裡不禁盤算著,那就更應該好好地享受著「天堂」的美好,否則豈不辜負造訪「別府」的一片心意。沒想到出乎意料之外,颱風的影響比想像中來得輕微。抵達別府的溫泉飯店之後,不僅可以徹底地享受著泡湯的樂趣,領受著天堂般的悠哉與輕盈。甚至隔天一早,那雨過天青的驚艷,更讓人得以恣意地暢遊「地獄之美」。

其實雖說是「八大溫泉地獄」,但是各個地獄景點之間的規模仍有不小的差距。話雖然此,不知是否因為除了可以購買遊歷八大地獄的套票之外,各個地獄是分別售票觀賞,所以倒也不難感受到其分別發展著各自特色的努力。比如說海地獄的「大鬼蓮」、山地獄的「動物群象」、龍卷地獄的「杜鵑花」、白池地獄的「食人鯧」、鬼山地獄的「鱷魚」…等等。雖說也許這樣的規劃得以豐富地獄景觀的樣貌,但是如何將人為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融合,也就有賴遊憩庭園的規劃。然而,卻也因為如此,在賞遊八大地獄的時候,反倒更加淡化了「地獄」所蘊含的凶險,取而代之的是近乎於美麗公園的悠哉與閒適。
八大地獄中,不論就人氣抑或者大小來論,該算是以「海地獄」居首。既然選擇「大鬼蓮」做為配角,從入口進去旋即可見那頗具規模的池塘。然而當著迷於湖光水綠的景致,不遠處熱氣直上雲霄的霧白卻像是具有魔力一般,讓人捨不得駐足停留,趕忙著前去朝聖。主配角的差異,不在大小,而在特色。其實海地獄是一個小池子,以海為名,並非無垠,而是色澤。那青藍似海的色調極為迷人,再加上九十幾度的高溫,使得熱氣瀰漫在池子上,更添迷濛之美。
熱氣奔騰,若加上夏日暑氣更加讓人難捱,可偏偏等待往往是邂逅美景的重要前提。待風起時,終於得以揭開神秘面紗,青藍之美立刻幻化為海之浪潮直奔入眼。當霧白再次搶佔視野,卻仍無法阻攔腦海裡不斷發酵的感受。就只盼著再次的相遇,關於等待、關於炎熱,都已無關緊要。那一刻,依稀覺得湖水綠極其稱職地扮演著配角之職,那也算精彩的色澤,卻反倒更加襯托出「海地獄」青藍的脫俗。而那霧白則成就了「得見」與「不得見」的分野,那像是一種心癢的撩撥,更在那短暫地有無之間,醞釀著一種關於緣分與幸運的想像。

往高處走去,青藍在一旁豔紅的鳥居襯托下顯得更加動人。若說湖水綠與海地獄的青藍,呈現著序列色澤的襯托;那麼鳥居的豔紅與海地獄的色澤,則以併呈的方式相互顯耀。在這兒,顏色都可算是主角吧!或者說,整個八大地獄的景觀,除卻龍卷地獄的噴發之外,色澤往往都成了讓人津津樂道的主題。可不是嗎?血池地獄的赭紅、白池地獄的乳白,還有因為光線而產生色澤變化的爐灶地獄,甚至是以泥漿為主的鬼石坊主地獄都精彩地詮釋著灰階色調的豐富。
顏色總能帶給視覺感官最直接的刺激,那也總能撩起腦海中各種關於相近色澤的想像,也許那樣的想像取代了原本因為高溫駭人而得名的「地獄」之懼。抑或者,透過那樣的顛覆,得以緩解人們內在關於地獄的驚恐。除了視覺之外,舉凡海地獄的極樂饅頭、蒸布丁,爐灶地獄的溫泉蛋、玉米等等,那不僅得以滿足口腹之欲,還能在遊歷的過程伴隨味覺記憶的鑲嵌。若再加上以血池地獄的沈澱物為材料所做成的治療皮膚問題的藥品,則更加反轉原本關於地獄的意象。
什麼是地獄,在那不可知裡,藏著人們的想像。而也許因為火燒與熱燙往往帶來劇烈的疼痛,遂成了最直接的連結。是故,溫泉地熱也就容易與地獄之名相連結。在但丁史詩般的巨著的《神曲》中,描繪著他遊歷地獄、煉獄與天堂的景象。即便身為史上所認可的大文豪,但丁都坦承文字在描繪上顯得薄弱。因為經歷所伴隨的情感反應,往往遠遠超越景象本身的意涵。

而這也讓人想起了,八大地獄中鬼石坊地獄裡,有一個景致是一整堆的石頭覆蓋著正冒著熱氣的地熱,在那高熱蒸燻的狀態裡,竟然讓平凡的石頭呈現出一種獨特的美感。可是不知怎地,也許因為地獄之名,卻又不小心拉扯出關於踩踏其上的想像。那伴隨著想像而生的痛覺,竟在觀看的過程中越發明晰,那感覺又是驚詫,又是荒謬。可也在那當口,索性回過頭觀看背後那一圈圈貌似漣漪的泥漿。那像是以不同的灰色筆觸,彩繪著同心圓的圖案。更在屏息凝視之中,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完滿與療癒。從驚怖而至療癒,行為驅使著視覺的變化,更衍生想像的替換。那究竟是意識使然,抑或是下意識的自我保護。

同樣地當在爐灶地獄中更為近距離地感受到高熱的危險,卻又旋即被池子旁所生長的青苔所吸引。那異乎尋常的鮮綠,彷彿刻意展演著生命的韌度與奧妙。沉醉其中,倒也成功地轉換關於高溫的心焦。在那樣的過程裡,竟然慢慢地體悟到,也許在面對地獄的景致之時,因為內心的恐懼所升起的防衛機轉,會讓人下意識地去尋求替代的意象,以緩解內心的焦慮。於是乎,美景、食物、藥品,彷彿就在那過程中躍升為另類的主角。

想想,也許就因為如此,才能如此輕描淡寫地詢問著:「你有到過地獄嗎?」那不是一種輕蔑、也不是一種欺瞞,那只是在面對不安的過程裡,所衍生的一種自我防衛的戲謔吧!是故,若更深一層地剖析,當會發現這裡頭並非是對於地獄的褻瀆,反倒是潛意識的驚惶所促成的一種轉化。在文化的浸潤之中,「天堂」與「地獄」之名往往直接成為歡喜與畏懼的代表意象,甚至透過詼諧的語調去緩解,甚或取代那背後所隱含的評斷與控訴。殊不知卻也在那不經意裡,慢慢地產生了一種貼近於生活的熟悉。不知是否也因為如此,遂而成就別府之名,以及那句經典的問句:「你有到過地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