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小孩是什麼?擁抱看到療癒就開始(分享 張修修的不正常人生 影片)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過去那個受傷的小孩現在有你了,他再也不孤單了」 (取自張修修的不正常人生)

什麼是內在小孩Inner Child

  • 內在小孩(Inner Child)是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提出的概念,代表我們童年累積的情感與記憶,以及未被滿足或創傷的部分。
  • 儘管人成長成熟,童年時光的感受會潛藏於潛意識,影響現今的反應和處世方式。

內在小孩的影響

  • 內在小孩會因童年不同經驗,呈現出開朗、樂觀、好奇或悲觀、恐懼等特質。
  • 它左右成人的情緒反應,如遇到批評時特別容易受傷,或在人際互動中有過度討好、敏感等現象。

內在小孩五種原型

  • 創傷小孩:受創傷記憶影響,容易陷入自憐與悲傷。
  • 孤單小孩:覺得自己格格不入,難以自我認同。
  • 貧窮小孩: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擁有的不夠多。
  • 神奇小孩:富有想像力,不切實際,有勇氣與創意。
  • 永恆小孩:抗拒長大,缺乏責任感與行動力。

如何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

  • 重新建構過去並善待自己,學會自我關懷。
  • 適當表達和釋放情緒,尋求專業協助或親密關係的支持。
raw-image

張修修影片分享

  • 坦承曾長期陷入高度「內耗」與焦慮,並因童年經驗累積了完美主義、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等有毒信念與冒牌者症候群。
  • 他以「電腦內部無意義迴圈」比喻這些反覆自我懷疑、拖延、焦慮的內耗狀態,影響生活效率與心理健康。
  • 談及心理諮商歷程,指出覺察過去的創傷與不良信念是療癒的起點,並引用專業心理師的理論,說明破壞性的情感或行為,常來自被忽視或未得到滿足的「內在小孩」。

擁抱內在小孩療癒就開始

  • 內在小孩的創傷如童年被忽視、情緒需求未被接住,會在成人後以強烈情緒或不理性的行為表現出來(例如對親人的憤怒或自責)。
  • 張修修舉例:在家庭爭執時被觸發情緒,意識到反應其實是內心深處那個曾經受傷的小孩「跑出來亂了」。
  • 心理師建議先「覺察」內在小孩的情感與需求,然後用溫柔、同理的態度安慰並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例如用照片或自我對話讓自己感到被愛與陪伴。
  • 完形心理學派強調處理「未竟事宜」(Unfinished business),即面對並撫慰童年未被照顧的部分是改變的關鍵。
  • 除心理諮商以外,影片推薦課程、書籍和自我練習(如空椅練習、對話批評者)來調整與療癒內在信念,幫助修復與自我及世界的關係。
  • 創作者分享自我療癒後的正向改變:情緒更穩定,內耗減少,更能善待自己和身邊的人,並鼓勵大眾勇於覺察與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

➡️ 觀看影片:消失 2 個月,我終於下定決心直面人生的大魔王

如您也想更深入踏上內在小孩療癒之旅,我們提供個人/企業方案,歡迎來信討論 jamiea90259@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mie.K的沙龍
35會員
94內容數
我們相信,心理健康的力量能夠支撐起全世界!
Jamie.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9
根據1111人力銀行於2011年進行的調查顯示,高達54%的台灣上班族表示曾遭受職場霸凌。這代表超過一半的台灣上班族在職場中經歷過言語、行為、肢體或互動等形式的霸凌。
Thumbnail
2024/11/19
根據1111人力銀行於2011年進行的調查顯示,高達54%的台灣上班族表示曾遭受職場霸凌。這代表超過一半的台灣上班族在職場中經歷過言語、行為、肢體或互動等形式的霸凌。
Thumbnail
2024/07/30
奧運場上,選手們都是頂尖的運動員,除了專業的運動技巧外,心理因素也會很大程度地影響表現,心理專業人員也越來越被帶進國家隊中一同給予運動員們更強韌的支持。
Thumbnail
2024/07/30
奧運場上,選手們都是頂尖的運動員,除了專業的運動技巧外,心理因素也會很大程度地影響表現,心理專業人員也越來越被帶進國家隊中一同給予運動員們更強韌的支持。
Thumbnail
2023/10/04
1992年由前美國總統卡特夫人,看到心理健康不被重視,特別提出世界心理健康日WMHD,作為打破對精神疾病的迷失,與促進心理健康,每年都有不同主題或針對不同對象。得到全球重視,WHO也將10/10世界心理健康日融為其固定節日。
Thumbnail
2023/10/04
1992年由前美國總統卡特夫人,看到心理健康不被重視,特別提出世界心理健康日WMHD,作為打破對精神疾病的迷失,與促進心理健康,每年都有不同主題或針對不同對象。得到全球重視,WHO也將10/10世界心理健康日融為其固定節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瀏覽關於內在小孩的文章時,總會看到那麼一句:我們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所以我一直以為內在小孩只有一個,但當我開始療癒內在小孩時,我發現我遇到不只一個內在小孩……
Thumbnail
每次瀏覽關於內在小孩的文章時,總會看到那麼一句:我們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所以我一直以為內在小孩只有一個,但當我開始療癒內在小孩時,我發現我遇到不只一個內在小孩……
Thumbnail
對於”內在小孩”這個名詞,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也略知一二,但是”內在父母”則是相對較少被討論的主題 "內在父母" 是一個心理學和心理療癒的概念,最早由心理治療師 #艾瑞克·柯恩(Eric Berne)提出,它是一種內在的心智狀態,代表著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對父母的印象和模仿 內在父母通常分為兩個部分:
Thumbnail
對於”內在小孩”這個名詞,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也略知一二,但是”內在父母”則是相對較少被討論的主題 "內在父母" 是一個心理學和心理療癒的概念,最早由心理治療師 #艾瑞克·柯恩(Eric Berne)提出,它是一種內在的心智狀態,代表著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對父母的印象和模仿 內在父母通常分為兩個部分:
Thumbnail
我與小孩的關係 其實這個議題換言之也是象徵與內在小孩和解,因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行為有時候是顯化我們的內在。 與其說跟小孩的關係,倒不如是跟自己內在小孩的關係。 常常我們忽略自己的聲音也就忽略了內在小孩,或甚至是知道但把自己的內在鎖起來。 我們的內在小孩反應都極其的脆弱與受傷,滿身傷痕
Thumbnail
我與小孩的關係 其實這個議題換言之也是象徵與內在小孩和解,因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行為有時候是顯化我們的內在。 與其說跟小孩的關係,倒不如是跟自己內在小孩的關係。 常常我們忽略自己的聲音也就忽略了內在小孩,或甚至是知道但把自己的內在鎖起來。 我們的內在小孩反應都極其的脆弱與受傷,滿身傷痕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文章, 因而看見自己的狀態, 開始也跟療癒自己內在小孩, 也做了跟自己和解關係, 我發現我到內在小孩好生氣喔😢 原來一直忽略到她的感受, 原來我都沒有好好跟自己和解關係, 也療癒童年創傷以及青少年時期的創傷, 並撿回那時候的靈魂碎片, 以及胎內記憶,連結到那時候母親的心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文章, 因而看見自己的狀態, 開始也跟療癒自己內在小孩, 也做了跟自己和解關係, 我發現我到內在小孩好生氣喔😢 原來一直忽略到她的感受, 原來我都沒有好好跟自己和解關係, 也療癒童年創傷以及青少年時期的創傷, 並撿回那時候的靈魂碎片, 以及胎內記憶,連結到那時候母親的心
Thumbnail
内在小孩是什麼呢? 每一個成年人的心裡,都住著一位被你遺忘的內在小 孩。無論你在什麼年齡,都有一個内在小孩需要被認同與被接納。你有好好地照顧内在小孩嗎?
Thumbnail
内在小孩是什麼呢? 每一個成年人的心裡,都住著一位被你遺忘的內在小 孩。無論你在什麼年齡,都有一個内在小孩需要被認同與被接納。你有好好地照顧内在小孩嗎?
Thumbnail
許多人都說過,陪伴小孩長大,也是療癒自己的成長歷程。但這療癒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照顧小孩勞力辛苦不說,心理上孩子也尚未發展出和成人一樣的大腦認知。
Thumbnail
許多人都說過,陪伴小孩長大,也是療癒自己的成長歷程。但這療癒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照顧小孩勞力辛苦不說,心理上孩子也尚未發展出和成人一樣的大腦認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