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走心的自我
先跟各位讀者說聲抱歉,近期阿嘉狀態不是很好,也沒什麼發表文章,第一、是在今年7月前後的工作實在太忙,第二、是還沒走出4月市場崩跌,停損滿手「運動休閒」類股的虧損心情。
再來,我當時也被市場悲觀紛圍所感染,也就是川普關稅朝令夕改的時候,覺得先退場觀望,等關稅大致底定、甚至要降息之後,再做股票好了!還寫了篇文章,表示自己的保守心態:市場觀察|試論、美國「對等關稅」背後的「美債危機」
不過現在回頭看,覺得似乎過度悲觀了!也因此錯過了這之後的行情。但是錯過行情不打緊,在接下來的投資失誤之後(見文章敘述),我出清了全部持股,僅剩一檔“資產股”,且開始陷入痛恨自己“愚蠢”的情緒之中...
這時候我開始在書中找答案,想到投資前輩跟我說過,比起閱讀巴菲特書籍或《智慧型股票投資人》、《非常潛力股》等經典,他過去在投資低落的時候更喜歡閱讀《股市大贏家》這本書,因為這其實更貼近散戶、更具實戰的感受!
於是我開始找前輩推薦的書來閱讀,也更進一步重讀了《超級績效》等書,也深刻地體認到自己缺乏的其實不是投資觀念,我真正缺的是「待在市場裏的體驗」!
倒也不是說那些價投大師的書沒用,我認為可能是不太貼近“凡人”,尤其不適合資本小的散戶!(其實奉勸小資族乾脆投資ETF就好!)
看書過程中,《社畜的財富自由計畫》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同樣是散戶實戰起家的書,而書中有一段落,讓我非常有感觸,如同阿嘉此刻的遭遇,以下:
不只是宏觀的、世界性的事會動搖我們,脆弱的散戶投資人對於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也會不斷產生悲喜交加的反應,只要股市稍微震盪,匯率調整或長期債券利率變動,或者法人和外資的買賣動向變化,就會讓散戶產生很大的動搖。但是就只有這些嗎?如果發生政治話題、國際局勢問題或國內外經濟話題,散戶就會大驚小怪,成為一隻「完蛋鸚鵡」(「這會完蛋的!」),此外如果報導的話題消失,就會馬上變成「後悔鸚鵡」(「這當時應該買的!」),股市稍微下跌,就會像世界末日一樣痛苦,第二天市場急劇反彈的話,就會急著進場買進。
以這樣的心態來炒股,問題不在於你的帳戶資金會不會減少,最致命的關鍵問題是「投資心理筋疲力盡」的時刻會很快到來。人的精力並非無限,而是有限的,一旦投資筋疲力盡的時間到來,即使很小的股市變動,也會發生放棄 「全部」股票的情況。你至少會經歷過一次這種情況:堅持再堅持,卻在完全稱不上重要的利空因素下,突然自暴自棄的放棄一切。
沒錯!阿嘉已經進入「投資心理筋疲力盡」的狀態了!非常自責,心想為什麼認真面對投資,但是市場沒有給我機會呢?我敢說我一定比很多散戶認真多了!還經營粉專、寫「方格子」勒,但...但又如何,沒賺錢一切都是空!這是阿嘉的心境。
不過,不能就此被打敗,就當作我是最愚蠢的投資人吧!就再努力一點,好好覆盤,期許自己能夠記取教訓,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進步一點,並堅持下去!
而《社畜的財富自由計畫》也提供了一張圖,我覺得很棒!如下圖:

我認為當務之急,我要落實進行投資「交易檢討」,記取經驗教訓!繼續在市場好好操練。
總之,Keep going~!!!
那麼首先,我們從投資失誤的案例覆盤起,以下。
原相(3227)
投資觀點:
這間公司之前出過報告了!就不特別介紹,請看文章連結:產業觀察|Switch 2 火熱上市|原相(3227)業績展望
而當時的投資邏輯在於『Switch 2』上市缺貨,股價也在約 210~220 打底一陣子後,阿嘉預期第三季為電子傳統旺季,搭配暑假商機話題,或許將帶動一波買氣,進而帶動股價上漲。
不過,公司受害上半年提前拉貨,等不及8月營收開出,股價就一再破底,最後我也受不了而停損出場。
更讓人覺得自責的是,7月股價高點時為何沒有先出一波呢?不過這次的投資失誤,或許正是我的轉淚點。
近況更新:
- 公司預期遊戲機產品 2025 年第三季營收將較第二季成長十幾個百分點,帶動整體營收小幅成長(以美元計算)。
- 遊戲機產品需求持續穩健,預估第三季營收將季成長雙位數百分點,營收佔比可望提升 1~2 個百分點。
- 滑鼠產品線預計第三季營收將略為減少,主因中國補貼效應降低與 618 檔期結束,電競滑鼠下滑幅度更明顯,整體滑鼠營收佔比將較第二季下降 2~3 個百分點。
- 其他產品線如安防與 RF 產品,需求維持良好,預期可較第二季小幅成長。
- 機器人感測器市場積極布局中,但短期內難見明顯貢獻,需耐心等待。
如下圖,以產品組合來看,雖然「遊戲機」可望雙位數成長,惟主要營收主力還是在於「電競滑鼠」產品,若滑鼠產品衰退,也可能使得營收及毛利皆下滑。

且究營收趨勢來看,如下圖;2025 年上半年已有提前拉貨的狀況,下半年是否仍可維持營收年增長,仍具不確定性。
而且下半年若如期旺季拉貨,但 2026 年上半年呢?在 2025 年營收營收高基期下,反而會對 2026 年度營收成長率增添變數。

交易覆盤:
短期內「遊戲機」產品無法cover本業營收衰退下,我也在股價持續破底後停損了部位。
但其實阿嘉早該出場的,尤其在“爆量黑K”的時候,且當時投資部位也還是獲利的狀態,但不尊重「股價型態」的我,也因此被教訓了一番!
有趣的是,在停損之後,沒想到原相居然有”機器人“題材,收了一根長紅!但還好我沒有又追進去;據悉,台灣機器人展其實沒什麼亮點,而且原相也說:「短期內難見明顯貢獻。」
目前阿嘉認為,後續股價還是必須經過一波“打底”整理,且在營收不確定下,就算市場預估公司 2026 年的 EPS 約 14.8-15 元,Forward PE 為 13-14 倍,看似相當便宜,但如果今年獲利再下修,想必 2026 年的獲利就是高估了!也因此現在真的便宜嗎?那為什麼市場不買單呢?故我選擇出場觀望。

後續觀察:
等待營收確實不見起色的「利空確認」完畢,若無重大事件且利空不跌,市場氛圍開始轉變時,搭配 Switch 2 持續出貨,才可能重啟行情。
亞翔(6139)
投資觀點:
這筆投資的確定性高,因為不管是相關公司的數據及產業趨勢都看得出來。
主因川普關稅政策,掀起「台積電廠務工程」概念股一波建廠潮,故也注意到股價相對同族群溫吞的亞翔,期盼落後補漲行情。
進況更新:
據悉,截至 2025 年 5 月底,亞翔在手尚未施工工程合約金額達 2,084.9 億元,創歷史新高,較 2024 年底大增 779.93 億元。
- 換算:在手訂單(尚未認列的合約)≈ 2,084.9 億元;半導體類工程約占在手訂單 ~63%(即半導體 backlog ≈ 2,084.9×63% ≈ 1,313.5 億);公司也提到專案認列期普遍在約 1–2 年上下。
- 亞翔2024年營收 650 億元,從以上訂單金額可以合理預估,未來兩年公司的營收無虞。
且看到如下圖,公司『合約負債』領先營收大幅增長,預期之後營收繼續創高的機會不小。

公司也預期 2025 年下半年進入專案認列高峰,營收將逐季提升,且在手訂單動能有望延續至 2026、2027 年;尤其今年台灣的台積電先進封裝廠 AP8 的工程合約,將於年底認列,對於公司今年的營收增長將有直接貢獻。
再看到下圖,2025 年下半年營收基期低,故我認為是有營收年增長的機會沒錯!

交易覆盤:
我在當時市場正熱的時候買進,也是歷史高價(覆盤後才發現),而期間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我會停損?主要就是看到股價收了大黑K棒,受不了而停損。
事後檢討,為什麼亞翔股價一直沒什麼起色呢?我認為重點不是基本面有什麼問題,而是在於不知道「歷史高價」這個關鍵價位,所以也跟大多數人一樣,在第二次突破失敗的賣壓後,就被洗出場了!
不過就在近期第三次突破後,終於站上歷史高點,成交量爆大量後(突破關鍵價位的訊號),截至 9/5 收盤價 361 元,小幅回檔。
以個股估值來說,市場預估 2025 年的 EPS 為 20元,2026 年甚至看到 30 元,我認為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在手訂單金額較 2024 年增加非常多,那麼 Forward PE 就是 12 倍,故仍可以持續追蹤。

後續觀察:
過去的歷史高價須變成下檔支撐,我認為才是再次進場的點位,也透露出市場認為對於明年獲利的高度期待。
■段落心得|轉淚點
看到這裡先暫停一下,從上述這兩檔持股,我學到了要尊重『股價』所透露出『基本面』分析沒有透露的事實,從原相(3227)的股價來看,已經在說明其實營收不好的狀況,或遊戲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的情形,事實上該業務佔比也還沒有真正放量,自然現在買進就必須承受可能帶來虧損的風險。
而投資亞翔(6139),阿嘉雖也是從「基本面」出發,但是同樣沒有看懂股票其實是市場供需,之前高檔套牢的人,要給他們時間解套,不然怎麼可能重啟漲勢呢?看懂突破價位,也就是所謂的『頸線』位置,或許我就不會被洗出場了!
回頭來說,從《股市大贏家》及《超級績效》這兩套書,還有阿嘉現在居然有別過去開始重視「股價型態」,難道我是要表達「基本面」分析不重要了嗎?但其實書中也並非要傳達這類思維,而是告訴我們好比健康檢查要做心電圖檢查一樣,「股價走勢」就像是個股的「心電圖」,我們怎麼可以不重視呢?
因此,我改變了投資觀念,就算基本面再好,或投資人分析股價下檔有限!尤其很多人常說,都已經跌成這樣子了!還能跌到哪裡去?這其實是很危險的觀念。
股票市場是「供給」和「需求」所驅動,我認為我們要密切注意起漲、起跌的地方,也就是供需產生交會之處,不要看不懂「股價趨勢」;事實上,買進趨勢不好的股票,就好比把錢丟進水裡一樣,總是有去無回!
而針對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我們抓重點即可,尤其研究報告(包含訂閱)那麼容易取得的時代,加上 AI 助攻,很多事情真的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自行研究了!(除了初學者,還是有學習必要)
想想自己過去就是如此,花了大把時間研究分析公司,反倒陷入了「過度自信」之中,但這還不是最危險的,更危險的心理偏誤就是,人類傾向「一致性」及「損失規避」的心理偏誤,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而固執己見,也是潛意識想得到「社會認同」,因此會刻意忽視錯誤,最終導致無法挽回的局面。
說真的!做股票絕對不能「孤芳自賞」,不要以為自己撿到別人沒有看到的寶石,應該這麼說,根本沒人認為「它」是寶石呀!
有句話,經濟學家凱恩斯說:『股票就是選美!』
那麼我認為,股價走勢圖就應當作是選美的標準之一!
有了這樣的體悟之後,我開始有點信心了!我告訴自己,我必須要透過實戰來累積經驗。
接續~
鈞興-KY(4571)
投資觀點:
前面提到「機器人」概念股,而我就想起有朋友推薦鈞興-KY,參考券商報告後,覺得股價走勢圖也不錯,更有搭上熱門題材。
見下圖,公司各產品組合,尤以「智能傳動」,主要應用為工業機器人手臂的齒輪,預估 2025 年將成長 34%,也就是 10% 的佔比。隨著未來該業務的高成長率,可望帶動毛利率向上提升。

近況更新:
- 2025 年第四季將正式推出搭載自研中置電機的 E-Bike,預期 2025 年貢獻營收 1,000~2,000 萬元,2026 年有數倍成長空間。
- 越南廠營收占比提升,2025 年底預計提升至 30%,2028 年有望達 50%。
- 2025 年第三季,客戶拉貨恢復正常,接單量比第二季成長,出貨與營收有望超越 2024 年同期。
- 部分美國客戶將齒輪訂單由中國珠海廠轉移到越南廠,越南廠也新增訂單,預期第三季營收將較第二季回升。
- 9月法說表示,「智能傳動」領域持續成長,2025 年全年營收占比預估可達 8%~9%。(但投資人提問到明年展望是否有機會到 15%?公司則是保守回應)
這邊我認為除了機器人業務的題材,再來就是越南廠的未來貢獻,而 2024 年資料顯示,越南廠產能占比已由 2022 年約 13% 上升至 21%,接下來公司還要擴廠,預計增加佔比至 30%,目的就是因應川普關稅、去中化趨勢。
參考券商報告,公司領先同業至越南設廠,在 2H23 也已經陸續交貨給大客戶,目前該客戶產能移轉僅 20%,鈞興為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可望持續受惠轉單效益。
而目前公司產能規劃,如下表:

鈞興年營收約 30 億元,屆時越南廠二廠滿載,比越南一期多增加約1億元的月產值,粗估年「產值」就可再多增加個 12 億,那麼對於公司就會是很大的成長了!
交易覆盤:
買入前公司股價已經整理一陣子,而成交量也開始放大。
雖然鈞興-KY未來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於「智能傳動」業務及越南廠擴產,惟 8/20 機器人展後,展會無明顯亮點,且該業務占比仍不高,加上營收佔比最高的「電動工具」,因為歐美手工具市場目前仍未有明確復甦,且因關稅影響其客戶 2H25 的拉貨仍趨於保守,等越南二廠投產也還要到 2026 年,故先行出場觀察後續走勢;截至 9/5 股價持續下跌,趨勢尚未形成,須保守看待。
不過公司的獲利其實一直都不錯,若未來是一間每年可以賺 10 塊錢的公司,其實 PE 就不算貴,但要得到 PE 評價的推升,真的還是只能指望「機器人」題材了!不然公司還是只能給予「傳產」公司的評價而已。

後續觀察:
其實鈞興-KY之前已經大漲過一波,短期先看是否站穩 60、120 日均線,這表示還是有長線籌碼願意入手等待,且要密切關注公司營收及手工具機產業景氣復甦狀況,尤其公司說第三季是傳統旺季,因此要特別重視「月營收」趨勢!
另外,若聯準會啟動降息,就可以再次回頭來關注該公司。
南亞(1303)
投資觀點:
近期熱門的 PCB 概念股,主要故事是因為受惠高階 AI 應用需求大增, PCB 材料逐步往高階產品傾斜,造成BT載板、ABF載板的材料供給也被擠壓,開始出現短缺,特別是銅箔、T-Glass 玻纖布等,因此讓台玻(1802)、富喬(1815)、金居(8358)股價漲翻天到被抓進去關(處置股),所以就也想來看看這類熱門族群,而注意到以上業務都有涉略的南亞,是否有機會補漲行情。
近況更新:
主要觀察公司最具成長性的「電子材料事業部」,如列:玻纖絲(12.1%)+CCL(10.5%)+環氧樹脂(8.3%)+銅箔(5%)+玻纖布(1.3%)+PCB(0.6%)=37.8%

而電子材料產品線的未來規劃,截錄券商報告:
- 銅箔:目前年產能約為11萬多噸,產能利用率約7成。計畫在惠州擴建銅箔產線,將增加2.34萬噸產能,約擴張2成,預計2年後投產。HVLP3產品則是剛完成並進入量產,HVLP4正在研發中。近期兩岸高階銅箔銷售比重已從40%提升至50%。
- 銅箔基板(CCL):產能排名全球第二,南亞的CCL具備M4至M8等級量產能力。其中,M4是出貨量最大的產品,主要供應NVIDIA用於RTX 50系列顯卡。
- 玻纖布:產能排名為全球第三,南亞具備Low DK1和Low DK2量產能力,Low DK3及石英布正處於研發階段。
再看到下表;南亞電子材料事業明顯增溫,其他部門谷底已過,第二季本業營運由虧轉盈,公司整體營運可望轉佳。
而公司也積極研發HVLP4銅箔;另外CCL方面,M9雖然沒做出來,但要彎道超車做M10。

來源:統一
交易覆盤:
南亞股價交易於1倍 PB 左右,而電子材料事業部獲利提升,加上石化事業不再虧損,我認為股價能維持每股淨值達 39~40 元的話,其實不會太貴,以 2021~2022 年 PB 達 1.5~1.8 倍換算,那麼就有操作空間。
不過還是要重視「股價型態」,我在 43 元買進,股價收黑K在月線停損,要知道「月線」是法人機構的生命線,如果故事不是我想的那麼簡單,那我選擇尊重市場先離開,不要硬凹。
截至 9/5,股價已經來到38.45元,還好跑得快!

後續觀察:
老實說該公司我應該不會再看,主要是超過能力圈了!真的要做,其實還有很多PCB族群可以看,甚至應該看看指標股就好,故停止追蹤。
■段落心得|追題材
阿嘉先從自己手邊可以取得資料的公司看起,而鈞興-KY(4571)、南亞(1303)也確實發現趨勢不對,而躲過一波下跌,也慢慢體會到,股價透露訊息的重要性。
雖然說,各位讀者可能會覺得,蛤?才幾天內的買賣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我心中的答案是認為“當然重要”,因為我們要介入的是一個相對安全的點位,而且會上漲的股票,不僅產業趨勢正確,股價趨勢也要得到確認才行!
因為我們真的沒那麼厲害,不是內部人、更不是什麼所謂的「專家」,但是我們可以追隨市場「聰明錢」走,通常他們會早先一步告訴你,故事是不是真的,還有到底未來有沒有延續性。
尤其『追題材』我覺得是投資人必經的過程,也是真正累積經驗的開端,讓投資人進入實戰狀態,才可能進一步成長。
此話怎說?我認為我們連「市場」這個對手在想什麼「題材」都不知道,到底要怎麼戰勝它?!
當然也不是總是要這麼“短線”,如果趨勢正確,“長線”續抱絕對沒有什麼問題!就連傳奇作手—傑西·李佛摩 也是這麼說的。
那麼近期的「熱門題材」還有什麼呢?除了AI、就是軍工!!而且更是長線大趨勢呢!
jpp-KY(5284)
投資觀點:
jpp-KY 稱「經寶精密」,公司主要兩大事業體分別為通訊及航太,主要生產基地位於泰國;泰國具稅率優勢,對美出口關稅由 36% 降至 19%,比越南還低,預期將吸引更多訂單流入泰國。

來源:統一
公司受惠AI 伺服器需求火熱,在機櫃、電源供應機構件、通用型伺服器機殼等主力產品出貨穩定放量下,帶動營收高度成長,相關催化劑實在很多。
近況更新:
- BBU產品量產:目前 AI 伺服器相關業務已佔通訊部門營收的 60% 以上;另外,BBU(電池備援模組)已完成開發與試產,主要客戶也在泰國大舉擴充產線,預計 4Q25 開始量產,將帶來新一波營收成長動能。
- 併購效應:持股 76% 的歐洲子公司併購法國 Segnere,預計8月份併表(月營收約 120 萬歐元,約 4,200 萬台幣),將帶動營收續創新高,加上9月份工作天數恢復正常、10-11月份進入傳統旺季,營收表現將呈現月月高。

- 航太認證:而法國 Segnere 主要從事精密機械加工、金屬結構製造與航空航太零組件的生產,在法國航太產業鏈中屬於 Tier 2-3 供應商,主要為大型主機廠(OEM)及 Tier 1 供應商提供結構件、機械組件與複合材料部件,與空中巴士(Airbus)、賽峰集團(Safran)、達梭航太(Dassault)等知名企業有長期合作。此外,公司於6月中旬的法國巴黎航太展中獲得空巴 A350 系列新料號的開發訂單,預計在未來1~2年完成相關認證流程後,即可進入量產,將持續墊高航太業務營收。
- 新增產能:泰國三層樓新廠房預計 2025 年第三季完工,第二座自動化噴烤漆廠預計 2026 年第一季投產,產能瓶頸逐步解決,預估將為機櫃產能提升雙位數百分比(20%)以上,有助於應對未來更多樣的潛在大型專案需求;而 4Q24 已購入的 6,200坪土地,將為未來數年的新增產能提供潛在空間。

- 處分利益:最後,公司預計將 2018 年購置位於泰國春武里府的 26,170 坪閒置土地出售給亞馬遜擴建資料中心,預估 3Q25 可認列處分利益達 2.08 億泰銖,認列稅後淨利 1.5 億泰銖(約 1.36 億元新台幣、貢獻稅後 EPS 約 2.64 元)。
交易覆盤:
受惠AI需求強勁及航太穩定復甦下,營收已連續3個月創高,截至7月份累積營收已達 19.7 億,加上併購法國 Segnere 效應,預估 2025-2026 全年營收應有 35-40 億水準。預估 2026 年 EPS 達 14.8 元,買進當下 Forward PE 僅 14.6 倍,遠低於航太及BBU相關類股評價。
而發現該公司時,股價還在上檔區間盤整,確認籌碼清洗、股價整理過後,在站穩月線後買進,很順利的也發動一波行情。
不過阿嘉飲恨賣飛,出在 9/2 那天,因為擔心前一天的上影線黑K棒賣壓,事後檢討,其實不要跌破5日均線,那麼也只是上漲過程中的正常回檔而已。(OS我果然還是新手)
截至 9/5 收盤價 298 元,期間最高上漲至 319.5 元,也大致反應 20 倍的 PE 了!

後續觀察:
重點觀察強勢股不能破5日均線價位,不過該公司評價實在不低,阿嘉會傾向短線來回操作就好。而撰文當下,公司公布8月份營收,又再創了新高!值得持續追蹤。
鉅祥(2476)
投資觀點:
該公司我想不用特別介紹了!請看阿嘉過去文章:個股追蹤|經歷轉型的專業精密金屬沖壓廠—鉅祥
而公司表示,今年 AI 產品比重可望由目前 15% 提升至 18%,主要切入產品為 BBU 支架及機構件,並出貨給日系電池大廠。我想這也是公司長線最需要關注的營運方向。
近況更新:
新增產能方面,觀音廠已於去年 10 月開始運作約半年,目前狀況良好,解決新屋廠產能不足情況,且原本電鍍外包之情況拉回自己廠區施作,可降低成本。且中國惠州廠、菲律賓廠也將陸續加入量產行列,新產能開出帶動營收規模持續放大。

尤其計劃加快菲律賓新廠的建置,2025Q3 開始有設備進駐並啟動運作,更將加入電鍍製程,這將有助於吸引更多新客戶下單。不過,惠州廠則有遞延,要到 2026Q2 才能完成,預估可增加產能 10~15%。
如下圖,從公司營收及利潤率看來,顯現新廠投產效應,毛利率維持30%水準,雖有2025Q2匯損拖累獲利,然為一次性事件,應可解讀為利空出盡!

來源:財報狗
且法人預估,2025 年第三季是公司傳統旺季,單季營收將季增 9.8%,年增 6.8%,加上 AI 產品需求依舊強勁,預期第三季營收將再創新高。
最後看到下圖,營收趨勢,公司未來主要成長來源為觀音新廠產能翻倍,2025 年累積至7月營收為 40 億元,若每月營收可達6億元以上,那麼 2025 年營收達 70 億元指日可待。

來源:財報狗
以 2025 年營收基期換算,2026 年新廠實現規模經濟,年營收 YOY+20% 以上,達 84 億元,EPS 應有7元水準,且受惠 AI 趨勢,Forward PE 達 20 倍,或有投資機會。
交易覆盤:
錯過了底部行情沒關係,隨著成交量持續放大,鉅祥終於突破關稅前的高檔『頸線』位置,而且連續爆大量後整理、再爆大量,是很典型的“價漲量增”、“價跌量縮”,也就是有人在收籌碼。
重建該個股部位時,當下散戶確實會覺得很貴了、漲一波了!但是大戶則不是這麼想,公司擴廠的故事就擺在那邊,而「股價型態」反映的就是故事可能成真。
於是我不畏股價已經翻多,於 94.6 元買進,跟著「股價趨勢」走,截至 9/5 又再爆一根大量,股價收在110.5元。

後續觀察:
強勢股需觀察5日線,只要型態沒有翻空,就繼續持有。甚至考慮有回檔就加碼!(非投資建議,請不要跟單!)
結語
這是阿嘉近期看股票的一些心得體悟,以及投資的轉變,其實也不是只有我這麼說要重視「股價型態」,像是林茂昌先生所著《我的職業是股東》也是這麼說!但他可是一位長線價值投資人喔!
而透由這篇文章阿嘉也在思考後續的寫作方向,我可能會偏向短文的「交易覆盤」,尤其著重在交易層面的思考,會在探討股票價值之上。
這篇文章,阿嘉不是要討拍、找同溫層取暖,而是真心分享,希望對於正在經歷投資挫敗的你我會有幫助!
最後分享《股市大贏家》的一句話:『贏在修正,不在預期。』
警語:文中提到的股票,絕非投資建議;請勿作為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