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微微~風微微~孤單悶悶在池邊
水蓮花滿滿是~靜靜等待露水滴 ——〈孤戀花〉
〈孤戀花〉,是一首流行在光復期間的臺灣歌謠,歌名「孤戀花」與歌詞中的「水蓮花」都是「臺灣萍蓬草」的別名。

這一大片開著嬌嫩鮮黃小花,朵朵孤挺挺的直立在水面上,宛若睡蓮的水生植物,就是「孤戀花」。 攝於故宮南院睡蓮池
「臺灣萍蓬草」這個名字頗耐人尋味,由「萍」(浮萍)、「蓬」(飛蓬)、「草」組成,怎麼看都像草賤的植物,並予人一種隨波逐流、飄泊不定的無依之感,還真應合了「孤戀花」一名給人的感覺。

白先勇的短篇小說〈孤戀花〉屢屢被改編成影視搬上大螢幕
原歌曲所欲傳達的是一種少女思春,渴求戀情的寂寞感受,但到了白先勇著名的同名小說〈孤戀花〉,則加重了大時代的滄桑之感,女性境遇的孤苦無依。透過一個薄命而飽嚐欺凌的酒家女,把人在狂暴命運面前的脆弱無依、毫無自主性、即便他人有心救贖也是枉然、只能眼睜睜看著主人公被殘酷命運吞噬的悲慘情節。
以致當我真正見到台灣萍蓬草,其實頗為訝異,不敢相信這就是所謂的「孤戀花」!開著鮮黃小花的台灣萍蓬草,其實頗為嬌俏迷人,以致第一眼就被她的可愛氣質給深深擄獲了。
她的外型和生態習性與睡蓮頗類似,以致有些人不小心還會把它誤以為是「迷你的黃色睡蓮」呢!最早和睡蓮同屬於睡蓮屬,之後才獨立分類到萍蓬草屬,是睡蓮科中唯一沒有熱帶種類的一個屬(也就是說萍蓬草是非常怕熱的),也是萍蓬草類分佈的最南限。

台灣萍蓬草,有著鮮紅的花柱,ㄧ花兩色看來很吸睛,被譽為最美的萍蓬草。如今因為土地過度開發,已是瀕危台灣特有種水生植物。
臺灣萍蓬草,據說還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萍蓬草!因為全世界的萍蓬草的花都是全黃,只有台灣萍蓬草一花有兩色,除了黃色花萼及花瓣之外,鮮紅的花心也十分吸睛。
名為「台灣萍蓬草」,可知是台灣特有的浮葉性水生植物,分布於中、北部低海拔沼澤或池塘中。她的花雖小,但按比例來看,花梗其實蠻粗壯的,嬌嫩鮮黃的小花浮在水面挺耀眼的,雖然每朵花都是孤挺挺的直立在水面上,但一點都不單薄。

台灣萍蓬草的花雖然嬌小,但按比例來看,花梗其實蠻粗壯的,一點都不單薄。
她的外型和生態習性與睡蓮頗類似,以致有些人不小心還會把它誤以為是「迷你的黃色睡蓮」呢!最早和睡蓮同屬於睡蓮屬,之後才獨立分類到萍蓬草屬,是睡蓮科中唯一沒有熱帶種類的一個屬(也就是說萍蓬草是非常怕熱的),也是萍蓬草類分佈的最南限。
臺灣萍蓬草的花冠呈杯形,花朵最外層有5片,很容易被誤認是花瓣,但其實是「花萼」,真正的「花瓣」不甚明顯,感覺就像個畸胎(這一點跟睡蓮很不同)。花萼往內依序是花瓣、雄蕊(黃色)及柱頭(紅色)。其佈滿水面的浮水葉近於橢圓形,葉片基部有一個V形的缺刻。

台灣萍蓬草的花部結構
從歌詞中所描述「水蓮花滿滿是」的情境,可以知道台灣萍蓬草曾經廣泛分佈於臺灣西部的池沼與埤塘。然而因土地過度開發導致沼澤或水池遭填平而消滅,已被列為瀕危的台灣特有種水生植物。資料上說,目前僅在桃園一帶少數水池中尚存。
照片中一大片的台灣萍蓬草是我在故宮南院的睡蓮池中拍攝到的,然而因為距離太遠所以無法拍到特寫,又一次是在白河發現有人種在小水缸裡因而拍到的特寫畫面。
竟是如此珍稀的水生植物啊!
如今的〈孤戀花〉依舊傳唱不歇、白先勇的小說也依舊廣為流傳,但昔日「水蓮花滿滿是」的情境,據說已剩不到十處,真的堪稱是國寶級的水生植物了,這一支一支挺立水中的明媚清雅,我們就算不懂復育,也不能不識她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