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粉友留言提到:舔了月桃花朵流下來的透明花蜜,好甜!
想到這一二十年來,我們採了那麼多月桃做了那麼多月桃花料理,竟沒有嘗過一口真實的月桃花流蜜,而是蜜蜂採的蜜,真要好好來體驗一番!
於是昨晚在做月桃花釀,一朵一朵拆下月桃花唇瓣,果然在花朵基部發現有蜜汁,舔了一下,還真是清甜!清理完後的盤底還殘存淺淺的蜜漬呢。
一邊拆月桃花唇瓣,還一邊好好觀察了月桃花的結構。

月桃花最冶豔吸睛的唇瓣,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花瓣,學者說那是雄蕊特化而來的。月桃真正的花瓣是白色的,看來相當樸素無華。(至於為什麼說月桃的唇瓣是雄蕊特化來的?同樣有著冶豔唇瓣的蘭花就是真正的花瓣?)

唇瓣,也是蘭花結構中最吸睛的地方,同時也具有特化成各種物象的能力。(圖片出自網路)
我們總以為只要是花,就是漂亮、有香味的,但事實證明並不是所有的花都很漂亮、有香味、很吸睛,想生存下去都需要一些策略才能招蜂引蝶。
不禁想起了韓非子寓言中的「秦伯嫁女」,秦伯把公主嫁給晉國的公子,為她準備嫁妝,隨行隊伍是浩浩蕩蕩七十個穿著華麗的陪嫁侍女。然而沒想到到了晉國,晉國公子愛的是陪嫁的侍女,而無視秦國的公主。
這個故事藉著提問「到底在嫁公主還是在嫁婢女?」點出人們捨本逐末的可笑,但事實上,這個現實世界存在更多的是倚妝、助勢的事。沒有這類倚妝助勢的陣仗,自身條件不夠還是很難嫁出去啊,能擁有這樣浩浩蕩蕩的嫁娶隊伍,說明自身是很有實力的,嫁過去之後,人家又怎敢輕視呢?
植物也是如此,當自身花朵不夠看,要怎麼才能吸引蟲蟲上門?
植物讓我們見識到她驚人的生存智能,她的苞片、萼片,甚至雄蕊都可特化成像花朵一樣的美麗型態,為自身不夠看的平凡小花創造美麗的色彩與驚人的氣勢。

九重葛有著鮮豔吸睛的苞片,但真正的花朵其實是花心的小白花。小白花靠著艷麗的苞片來為自己倚妝助勢,像不像「買櫝還珠」成語中,用浩浩蕩蕩七十個穿著華麗的侍女為自己壯大聲勢的秦國公主?
月桃寧可犧牲她的兩枚雄蕊,特化出黃-紅相間,彷彿老虎毛色斑紋的「虎子花」。1763年乾隆年間,曾短暫流寓台灣的清代官員朱仕玠,在〈瀛涯漁唱〉一詩留下他對台灣端午節的奇特見聞:
角黍懸蒲俗共誇,漫驚蹤跡滯天涯;
海東五日標新樣,兒髻環簪虎子花。
就是人們除了會用月桃葉來包粽子,小孩子的髮髻上還簪滿虎子花,這裡的虎子花指的就是月桃花。

AI繪圖 圖示「海東五日標新樣,兒髻環簪虎子花」,這裡的虎子花指的就是月桃花。
這片顏色鮮豔又十分寬大的唇瓣,彷彿是停機坪上的鮮明記號,引領著蟲子穩穩地降落、再順著唇瓣鑽入花中找到花蜜,一邊巧妙碰觸到上端的雌雄蕊,順利協助了月桃的授粉,達到互惠共好的目的。
哈,有趣!月桃並不以量取勝、隨意浪擲自己的花粉,而是寧可花時間「特化」自己,讓自己蛻變成更有吸引力的姿態,這份「智能」的確值得我們學習!想想現在一打開粉專,常常有各種教人怎麼行銷商品的廣告鋪天蓋地而來,原來在植物界早已有各種出奇制勝的行銷智能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