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議可以用聽的會幫助你更好理解喔
海水之見的覺悟
Hi 大家,沒錯又帶大家來看海了!這一路下來這片大海,幫我們解開好多祕密——海水藍色的真相、時間幻象、光速設定,甚至真相的本質等。
今天,我們要用這片熟悉的海水,來解開《心經》最深的奧義。當我們彎下腰,舀起一杯海水時,會發現手中的水竟然是透明的。這個海水之見,竟然開啟了理解《心經》最深奧義的門徑——現象與本質的不二法門。而兩千多年前,《心經》早已用「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話,為我們揭示了這個奧義。
一杯水的啟示
色不異空:藍色的真相
當我們看到藍色的大海,眼前的藍並不是海水的本質屬性。這藍色來自於:
- 陽光的散射
- 海水的深度
- 天空的倒影
- 我們眼睛的感知
所有這些因緣條件聚合在一起,讓我們「看見」了藍色。但藍色本身沒有獨立存在的實體,它依賴無數條件而顯現。這就是「色不異空」——我們看到的現象,本質上是空無自性的。
空不異色:透明的顯現
然而,當我們舀起一杯透明的海水時,我們不能說這杯水「沒有顏色」就不是海水。這透明的一杯水:
- 含有相同的鹽分
- 具備相同的分子結構
- 倒回海中立刻與大海無分彼此
這說明「空不異色」——空性並不是虛無,而是透過各種因緣條件顯現為我們眼中的現象。
色即是空:個體與整體的不二
當我們端起這杯透明的海水,可以清楚地說:「這杯水,就是大海的一部分。」
這杯水雖然看起來是獨立的個體,但它:
- 擁有大海的本質特性
- 與整片大海分享相同的成分
- 一旦倒回,立即融入大海無分彼此
這正是「色即是空」的深意——個體現象雖然顯現,但它沒有離開整體的本質。就像我們每個人雖然看似獨立,實際上都與天地萬物相連,沒有真正獨立的自性。
空即是色:整體在個體中的圓滿顯現
反過來看,「大海,也是我手上這杯水。」
沒有無數杯這樣的水,就沒有大海的存在。大海的浩瀚,正是由這樣一杯一杯的水聚合而成。所以:
- 大海必須透過每一滴水來展現
- 每一杯水都完整地體現了大海的本質
- 離開了這些具體的水,大海無從談起
這就是「空即是色」——整體的空性,必然透過個體的現象來顯現。空性不是抽象虛無,而是在每一個具體事物中圓滿呈現。
影子的智慧
讓我們再看一個例子:影子。
當陽光照在人身上,地上出現影子。如果有人執著地說「影子是真實存在的」,這是錯誤的,因為影子沒有獨立的實體。但如果有人說「影子根本不存在」,這也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確實能看到它的顯現。
影子告訴我們:
- 現象雖是幻相,但不能說它「沒有」
- 現象的存在完全依賴條件的聚合
- 條件改變,現象立即改變或消失
從相對到究竟的層次
相對的觀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說:
- 海的藍色是現象
- 水的透明是本質
但如果深入思考,我們會發現水本身也會變化——蒸發成氣、凝結成冰、分解為氫氧。所以水也是現象,不是究竟的本質。
究竟的本質
《心經》說:「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真正的本質是:
- 不生不滅:超越一切生滅變化
- 不垢不淨:超越善惡美醜的分別
- 不增不減:不會因現象的變化而改變
這就像本質理論的核心:簡單、原始、共通、平衡——永恆不變的法性。

四聖諦與菩薩道
四聖諦如海水之藍
將四聖諦比作海水的波浪:
苦諦:海面波浪翻湧,顯現各種痛苦 集諦:波浪形成的原因,如貪嗔癡三毒 滅諦:海面平靜,波浪消散,痛苦止息
道諦:修行八正道,如船隻航向彼岸
菩薩的智慧選擇
真正的菩薩不是為了自己的解脫而修行,而是:
- 斷除三毒:不被貪嗔癡束縛
- 無我執:心中不為自己圖謀任何所得
- 利他心:以慈悲心度化眾生
- 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 智慧現:自然顯現無上正等正覺
當菩薩明白波浪只是現象,海水的透明本質才是真相時,就能在度化眾生的過程中,心無掛礙,無有恐怖。
生活中的應用
不執著於「藍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執著於眼前的「藍色」:
- 成功與失敗
- 得到與失去
- 讚美與批評
- 順境與逆境
但當我們想起「一杯透明的水」,就能提醒自己:這些都是暫時的現象,不是永恆的本質。
回到透明的本質
每當我們被外境擾動時,可以問自己:
- 這個讓我煩惱的事情,是「藍色」還是「透明」?
- 我現在是在追逐波浪,還是安住於本質?
- 如何在這個因緣中,顯現智慧與慈悲?
結語:海水之見悟心經奧義
海水之見讓我們悟到《心經》的最深奧義:
- 現象與本質不二:藍色海水與透明本質本來一體
- 個體與整體不二:一杯水與大海本來一體
- 因緣與空性不二:一切變化都在展現不變的法性
- 智慧與慈悲不二:明心見性與利益眾生同時圓滿
當我們再次站在海邊,看著那片藍色的大海時,不妨想想:眼前的美景是現象,心中的清淨是本質。在欣賞現象的同時,不忘回歸本質;在安住本質的同時,不離現象的妙用。
這就是海水之見開啟的《心經》奧義——在波濤洶湧的現象界中,保持如海水般透明清淨的本質;在透明清淨的本質中,隨緣顯現如波浪般的慈悲與智慧。
原來,最深的奧義就在最平常的見解裡。一杯透明的海水,已經道盡了《心經》的真諦。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快揭開現象的面紗,悟見本質的真貌;快看透色空不二的奧義,圓滿菩薩的覺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