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事父母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一、


1. 原文


單居離問於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愛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則從;若不中道,則諫;諫而不用,行之如由己。從而不諫,非孝也;諫而不從,亦非孝也。孝子之諫,達善而不敢爭辨;爭辨者,作亂之所由興也。由己為無咎,則寍;由己為賢人,則亂。孝子無私樂,父母所憂憂之,父母所樂樂之。孝子唯巧變,故父母安之。若夫坐如尸,立如齊,弗訊不言,言必齊色,此成人之善者也,未得為人子之道也。」


2. 注釋


1. 中道:合於正道。



2. 諫:勸諫,進諫。



3. 行之如由己:即使父母不採納勸諫,也要自己依正道而行。



4. 達善:以善意、合宜的方式表達。



5. 爭辨:與父母爭辯。



6. 寍:安定無過。



7. 巧變:善於靈活應對,使父母安心。



8. 坐如尸,立如齊:坐得像祭祀時的尸位,立得像排列整齊,形容拘謹端莊。



9. 齊色:態度嚴肅、一律的樣子。



10. 成人之善:成人的禮節規範。




3. 白話文


單居離問曾子:「事奉父母有方法嗎?」曾子說:「有,就是愛與敬。父母的行為若合乎正道,就順從;若不合正道,就勸諫;若勸諫而不被採納,自己仍要依正道去做。若只是順從而不勸諫,這不是孝;若勸諫卻不順從,這也不是孝。孝子的勸諫,應當以善意達成,不可與父母爭辯;因為爭辯會導致家庭失和,甚至亂起。自己能做到無過,才算安;若自以為賢明,則會生亂。孝子不應有私人的快樂,父母憂愁時要與之同憂,父母快樂時要與之同樂。孝子唯有靈活變通,才能讓父母安心。至於那種坐得像祭祀的尸,站得像儀式的隊列,不問不言,言必板著臉色,這雖是成人的禮貌,但還不是為人子女的正道。」


4. 總結


此段說明孝道的要義:孝在於愛敬雙全,合道則順,不合道則勸,勸不從仍行己之正。真正的孝子不爭辯、不自以為賢,與父母同憂樂,並懂得靈活變通,而非拘泥於形式。


啟示


孝在於愛敬並行,不是一味順從。


勸諫需以善意,不可爭辯,以免滋生亂端。


孝子應與父母同憂樂,心意相通。


過於拘泥形式而失去真心,不能算是真正的孝。





二、


1. 原文


單居離問曰:「事兄有道乎?」曾子曰:「有。尊事之,以為己望也;兄事之,不遺其言。兄之行若中道,則兄事之;兄之行若不中道,則養之;養之內,不養於外,則是越之也;養之外,不養於內,則是疏之也;是故君子內外養之也。」


2. 注釋


1. 事兄:奉事兄長。



2. 己望:自己的榜樣、仰望的對象。



3. 不遺其言:不忽略兄長的教誨。



4. 中道:合乎正道。



5. 養之:以敬愛包容的態度對待。



6. 越之:超越兄長,不加尊敬。



7. 疏之:疏遠兄長,不親近。



8. 內外養之:無論在心意上(內)或行為上(外),都要敬養兄長。




3. 白話文


單居離問:「侍奉兄長有方法嗎?」曾子說:「有。要尊敬地事奉兄長,把他當作自己的榜樣;聽從兄長,不忽略他的言教。若兄長的行為合乎正道,就順從他;若不合正道,則以包容養護的態度對待他。若只是心裡敬養而外表不表現,這就是不尊重兄長;若只是外表敬養而心中沒有,這就是疏遠兄長。所以君子在心內與外表上,都要敬養兄長。」


4. 總結


此段闡述事奉兄長的道理:君子以兄長為榜樣,聽從其言,合道則順,不合道則以敬養包容,內外一致,才是真正的兄弟之道。


啟示


尊兄長,不僅在外表,更在於內心誠敬。


合道則順,不合道則以敬愛包容。


兄弟之情重在和睦,避免疏遠或逾越。


君子處世講求內外一致,表裡如一。





三、


1. 原文


單居離問曰:「使弟有道乎?」曾子曰:「有。嘉事不失時也。弟之行若中道,則正以使之;弟之行若不中道,則兄事之,詘事兄之道若不可,然后舍之矣。」


2. 注釋


1. 使弟:對弟弟的指導與使喚。



2. 嘉事:合宜、正當之事。



3. 不失時:不錯過時機,適當安排。



4. 中道:合乎正道。



5. 正以使之:以正道引導或指使弟弟。



6. 兄事之:像對待兄長一樣尊敬地對待弟弟。



7. 詘事兄之道:委屈自己、以事兄的方式對待弟弟。



8. 舍之:放棄、停止。




3. 白話文


單居離問:「對待弟弟有方法嗎?」曾子說:「有。應在適當時機給予正當的指導。若弟弟的行為合乎正道,就以正道引導他;若弟弟的行為不合正道,就要像對待兄長那樣尊敬地對待他,若連以事兄的方式對待弟弟都不可行,最後才選擇放棄他。」


4. 總結


此段強調兄長對弟弟的責任:以正道引導,若弟弟不合道,仍應以尊敬包容的態度對待,只有在無可為時,才放棄。


啟示


指導弟弟要把握時機,做正當之事。


弟弟合道則引導,不合道則以敬容忍。


兄長應盡責,不可輕易放棄弟弟。


兄弟之情應以正道與敬愛為根本。





四、


1. 原文


曾子曰:「夫禮,大之由也,不與小之自也。飲食以齒,力事不讓,辱事不齒,執觴觚杯豆而不醉,和歌而不哀,夫弟者,不衡坐,不苟越,不干逆色,趨翔周旋,俛仰從命,不見於顏色,未成於弟也。」


2. 注釋


1. 大之由:大的根本、根源。



2. 小之自:細小瑣事的隨便為之。



3. 齒:此指咀嚼。



4. 力事:勞動、服役之事。



5. 辱事:卑賤的事情。



6. 執觴觚杯豆:拿著各種酒器與食器。



7. 和歌:合唱、和聲而歌。



8. 不哀:不顯現悲哀之情。



9. 衡坐:歪斜坐姿。



10. 苟越:隨便僭越,不合禮法的舉動。



11. 干逆色:冒犯或頂撞他人神色。



12. 趨翔周旋:行走應對,舉止得宜。



13. 俛仰從命:低頭抬頭都順從他人指令。



14. 未成於弟:尚未真正達到「弟」(恭敬順從)的境界。




3. 白話文


曾子說:「禮,是大處的根本,不是小事上的隨便。吃東西要用牙齒細嚼,做勞務不能推讓,卑賤的事不能排斥。拿著各種酒食器皿而不至於喝醉,唱和歌曲卻不表現出悲哀。至於弟(恭敬順從)的人,不會斜坐,不會隨便越禮,不會冒犯他人的神色,走動應對時舉止周全,低頭抬頭都聽從命令,而在臉色上不顯露情緒,這才算還未完全做到弟。」


4. 總結


本段說明「禮」是大處的根本,而非瑣事的隨便,並以飲食、應對、舉止為例,強調行為應合乎禮法,恭敬而不失度。真正的「弟」不僅在於外表的恭順,更在於舉止合宜而不顯露情緒。


啟示


禮的本質是大方向上的規範,不應拘泥於小節瑣碎。


行為舉止需合乎分寸,不能因事小而輕忽。


真正的恭敬不在表面,而是自然內化於行為中。


修養應做到外不僭越、內不顯露,方能稱得上真正的「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19會員
671內容數
雷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2
一、 1. 原文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 2. 注釋 1. 大孝尊親:最高的孝是能使父母獲得尊榮。 2. 其次不辱:其次是不讓父母蒙羞受辱。 3. 其下能養:最低層次的是僅能奉養父母的飲食起居。 3. 白話文
2025/09/22
一、 1. 原文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 2. 注釋 1. 大孝尊親:最高的孝是能使父母獲得尊榮。 2. 其次不辱:其次是不讓父母蒙羞受辱。 3. 其下能養:最低層次的是僅能奉養父母的飲食起居。 3. 白話文
2025/09/21
一、 1. 原文 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禮之貴。」 2. 注釋 1. 立孝:樹立孝道,建立孝行。 2. 忠之用:忠的作用與發揮。孝能推而為忠。 3. 禮之貴:禮的尊貴之處,孝是禮的根本。 3. 白話文 曾子說:「君子確立孝道,就
2025/09/21
一、 1. 原文 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禮之貴。」 2. 注釋 1. 立孝:樹立孝道,建立孝行。 2. 忠之用:忠的作用與發揮。孝能推而為忠。 3. 禮之貴:禮的尊貴之處,孝是禮的根本。 3. 白話文 曾子說:「君子確立孝道,就
2025/09/21
一、 1. 原文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與?孝子不登高,不履危,痺亦弗憑;不苟笑,不苟訾,隱不命,臨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 2. 注釋 1. 忠者:忠誠之人。 2. 孝之本:孝行的根本。 3. 不登高:孝子不隨意登高,避免危險。 4. 不履危
2025/09/21
一、 1. 原文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與?孝子不登高,不履危,痺亦弗憑;不苟笑,不苟訾,隱不命,臨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 2. 注釋 1. 忠者:忠誠之人。 2. 孝之本:孝行的根本。 3. 不登高:孝子不隨意登高,避免危險。 4. 不履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左傳:疾指人在行為性格上缺陷毛病,如好勇、好貨、好色、驕侈。 譯文:父母對你的那些可能導致家族滅亡的危險行為煩惱。
Thumbnail
左傳:疾指人在行為性格上缺陷毛病,如好勇、好貨、好色、驕侈。 譯文:父母對你的那些可能導致家族滅亡的危險行為煩惱。
Thumbnail
家裡的長輩如果有行善的觀念和習慣,很容易影響下一代模仿,耳濡目染下,善的種籽理所當然埋進子輩的心田,就好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在我周遭有許多家庭,經濟富足、生活無虞,但是煩惱也沒有比較少,一下子擔心老大工作太操勞,一下子嫌棄媳婦貪婪、好吃懶做,一下子又擔心孫子學業跟不上,天天操煩到睡不著吃不好需要靠安
Thumbnail
家裡的長輩如果有行善的觀念和習慣,很容易影響下一代模仿,耳濡目染下,善的種籽理所當然埋進子輩的心田,就好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在我周遭有許多家庭,經濟富足、生活無虞,但是煩惱也沒有比較少,一下子擔心老大工作太操勞,一下子嫌棄媳婦貪婪、好吃懶做,一下子又擔心孫子學業跟不上,天天操煩到睡不著吃不好需要靠安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師兄來信請示,來文照登:本人自幼父母常爭吵不斷,家庭失和,父母離異收場,並且兄弟不睦,雖今已長大,各自發展,唯本人皈依佛教,便對此段家人過往耿耿於懷。故想請教家人前世因果關係為何?(來文結束)   佛菩薩慈悲明示:   父母問題係因果所致:父親前四世為縣太爺.....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師兄來信請示,來文照登:本人自幼父母常爭吵不斷,家庭失和,父母離異收場,並且兄弟不睦,雖今已長大,各自發展,唯本人皈依佛教,便對此段家人過往耿耿於懷。故想請教家人前世因果關係為何?(來文結束)   佛菩薩慈悲明示:   父母問題係因果所致:父親前四世為縣太爺.....
Thumbnail
積功德方法|什麼是孝順? 孝順的意思 「孝」是報答父母之恩德的名詞。父母待我有恩,我當時時刻刻想要報恩;父母待我有德,我當時時刻刻感念父母的德;父母待我有情有義,我當拿著情義去還報父母。但求良心上,毫無缺欠,就是「孝」。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於父母心懷感恩,懂得回報恩情,方能無愧於天地
Thumbnail
積功德方法|什麼是孝順? 孝順的意思 「孝」是報答父母之恩德的名詞。父母待我有恩,我當時時刻刻想要報恩;父母待我有德,我當時時刻刻感念父母的德;父母待我有情有義,我當拿著情義去還報父母。但求良心上,毫無缺欠,就是「孝」。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於父母心懷感恩,懂得回報恩情,方能無愧於天地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 印光大師法語 : --- 龍鳳子女來自於(父)母親修身修德,篤行其職責。 ○男人為一家之主的角色,對於女子的言語要謹慎思考分辨,以免不孝父母,使家庭崩毀。 ○人類習慣喜新厭舊的愚行,對一切物質應該要節儉惜物,對於親友要長情珍惜故舊。 ○善人表裡如一,誠信待人;惡人是口是心非,表裡不一。
Thumbnail
○ 印光大師法語 : --- 龍鳳子女來自於(父)母親修身修德,篤行其職責。 ○男人為一家之主的角色,對於女子的言語要謹慎思考分辨,以免不孝父母,使家庭崩毀。 ○人類習慣喜新厭舊的愚行,對一切物質應該要節儉惜物,對於親友要長情珍惜故舊。 ○善人表裡如一,誠信待人;惡人是口是心非,表裡不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