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候承諾的進展與矛盾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前言

中國最新的氣候變遷政策新聞是訂下碳排放絕對標準,目標在 2035 年前與排放峰值相比降低 7 - 10%。這事肯定正反意見都有,覺得有設定目標努力很好,但也有認為強度不足的。

新聞來源網址請參考。

中國邁向碳總量管制

作為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首度設定絕對減排目標。在紐約聯合國氣候峰會的一段視頻演說中,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將在 2035 年前,把碳排放量較峰值水準削減 7% 至 10%

這一舉措標誌著中國氣候政策的重大轉向。過去,北京主要著重於降低碳強度與設定達峰時間表。儘管這項承諾顯示出一定進展,許多專家仍認為,其力度不足以符合《巴黎協定》所要求的全球減排目標。

中國氣候政策新時代

習近平此次承諾是中國首個「絕對減排目標」,涵蓋所有溫室氣體與經濟部門,突破了過去僅聚焦於碳強度的承諾。

除 7–10% 的減排目標外,北京還承諾:

  • 到 2035 年,非化石能源佔比提升至 30% 以上;
  • 風能與太陽能裝置容量擴增至 3,600 GW,為 2020 年水準的六倍以上;
  • 強化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以支持減排。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報導,習近平將此變化視為時代趨勢,並表示:「綠色低碳能源與發展轉型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潮流。」

然而,環保人士迅速指出其不足。Greenpeace East Asia 全球政策顧問姚轍指出,若要符合《巴黎協定》1.5°C 限值,中國須在 2035 年前至少減排 30%,部分研究甚至建議應超過 50%。

在謹慎與彈性之間

中國選擇保守目標被視為戰略考量。專家認為,7–10% 的減幅反映北京希望在經濟增長與能源安全間保持彈性。

習近平同時暗示這一承諾可能被超越,稱其為「底線,而非上限」。這意味著未來隨著國內外形勢變化,或將出現更強力度的減排行動。

觸頂跡象:中國排放量出現早期下滑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排放量可能已經觸頂。2024 年 3 月至 2025 年 3 月間,受創紀錄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與減少燃煤使用影響,電力部門的排放量下降約 2%。

2025 年上半年,整體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約 1%。其中,太陽能新增裝置再創新高,風電容量大幅增長,同期燃煤發電消耗下降 3%。

然而矛盾依舊存在。煤製化工與合成燃料的排放仍在上升,削弱了部分進展。同時,2024 年獲批的新燃煤電廠數量創下十年新高,顯示地方政府仍依賴煤炭應付短期需求。

2024 年,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為 158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接近歷史高點。分析人士預期排放量將先進入平台期,隨後逐步下降,但前提是下一個五年規劃需將快速脫碳列為優先。

再生能源推進創紀錄

儘管中國設定的減排目標相對保守,但其再生能源的增長幅度仍令人矚目。根據 Ember 發布的《China Energy Transition Review 2025》,中國在 2024 年對再生能源的投資高達 6,250 億美元,超越歐洲與北美的總和。

主要里程碑包括:

  • 風能與太陽能裝置容量在 2024 年突破 1,200 GW,提前六年達成既定目標;
  • 2025 年上半年,全國能源專案投資(如海上風電與電網升級)同比成長 22%;
  • 新型能源儲存技術的部署增加 69%;
  • 全國電力市場預計於 2025 年底啟動,允許跨區域交易並擴大再生能源參與。

中國目前的再生能源開發管線規模超過 1 TW,為歐盟總容量的兩倍以上,其增長速度與規模在全球無可匹敵。過去 15 年,中國將其工業優勢轉化為推動全球脫碳的主要力量,沒有其他國家能在此規模下生產能源技術,並重塑全球市場。

進入今年後,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NEA)數據,截至 2025 年 2 月,全國累計裝置發電容量達 3,402 GW,同比增長 14.5%。

全球氣候舞台:習近平承諾成焦點

在全球氣候政治進入關鍵時刻之際,習近平的宣布備受矚目。多家主要媒體指出,各國必須在巴西舉行的 COP30 前更新 2035 年氣候計畫,而作為全球最大排放國,中國的目標將深刻影響全球升溫能否受控。

儘管北京選擇了相對保守的減排幅度,歐盟則走上激進路線,計劃到 2035 年減排 66% 至 72%,遠超中國承諾。歐盟將於今年完成該方案,作為 2050 年淨零目標的一部分。

印度迄今尚未提出「絕對減排目標」,僅專注於降低碳強度與提高非化石能源佔比。與此同時,美國在總統川普領導下退居次位,川普甚至稱氣候行動是「史上最大騙局」。這一領導缺口,似乎正是習近平想要填補的。他批評反對氣候行動的國家,並呼籲加強國際合作。

巴西總統盧拉則讚揚中國的計畫,表示北京在能源轉型方面「比批評者想像得要更進一步」。

中國的氣候路徑:雄心或猶疑?

批評者認為,中國的承諾仍不足以應對挑戰。然而,即便是 7–10% 的削減,也意味著到 2035 年可避免數億噸排放。

這項承諾凸顯結構性轉變——中國正從「相對碳強度目標」走向「絕對排放上限」。根據《巴黎協定》,已達峰的國家必須邁向這一步。這一轉變使得僅依靠效率提升而排放仍持續增加的空間大幅收窄。

中國在 2035 年前減排 7–10% 的目標,雖然歷史性,但仍顯不足。它標誌著全球最大排放源邁出第一步,但與科學界要求的 1.5°C 控溫目標仍存在差距。

然而,中國的再生能源增長在全球獨一無二,正在重塑供應鏈並壓低成本。隨著創紀錄的投資與快速電氣化,北京同時扮演謹慎的氣候行動者與綠色轉型的領導者。

至於中國能否在未來幾年進一步加大力度,將成為全球氣候前景的關鍵。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中國2027年碳排放上限政策及全國碳市場擴大:減碳新策略及挑戰
演化賽局與機器學習:剖析中國碳市場的發展與影響
中國重啟減碳市場,價格震盪與未來發展受關注
中國碳市場介紹
COP29閉幕,承諾支持發展中國家之資金成長三倍
永續農業與氣候資金:巴西COP30峰會的關鍵挑戰
SBTi針對COP29的重點回顧
川普回歸對COP29氣候會議的影響與挑戰
美國EPA 取消 200 億補助,再生能源發展受挫
國家排放配額的公平性:探討氣候行動中的公平與不平等
VCMI自願性碳權策略工具指南:協助發展中國家參與自願性碳市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43會員
350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2
本研究探討生物炭添加於混凝土中,以降低碳排放並提升其過濾能力。研究發現,生物炭的孔隙結構影響其在混凝土中的表現,能有效提升吸水性和氯離子吸附能力,但可能導致機械強度下降。 未來研究將聚焦於生物炭微觀結構與機械性能之間的關係,以克服機械強度下降的挑戰,實現生物炭於建材產業的廣泛應用及減碳目標。
Thumbnail
2025/09/22
本研究探討生物炭添加於混凝土中,以降低碳排放並提升其過濾能力。研究發現,生物炭的孔隙結構影響其在混凝土中的表現,能有效提升吸水性和氯離子吸附能力,但可能導致機械強度下降。 未來研究將聚焦於生物炭微觀結構與機械性能之間的關係,以克服機械強度下降的挑戰,實現生物炭於建材產業的廣泛應用及減碳目標。
Thumbnail
2025/09/19
丹麥碳權公司 Agreena 推動的 AgreenaCarbon 專案,成功成為首個依據 Verra VM0042 改良農地管理方法學 v2.0 獲得驗證的大規模耕地計畫。專案涵蓋歐洲逾 160 萬公頃農地,透過覆蓋作物、輪作、減耕等再生農法,已累計減排與封存逾 230 萬公噸二氧化碳。
Thumbnail
2025/09/19
丹麥碳權公司 Agreena 推動的 AgreenaCarbon 專案,成功成為首個依據 Verra VM0042 改良農地管理方法學 v2.0 獲得驗證的大規模耕地計畫。專案涵蓋歐洲逾 160 萬公頃農地,透過覆蓋作物、輪作、減耕等再生農法,已累計減排與封存逾 230 萬公噸二氧化碳。
Thumbnail
2025/09/18
美國農業科技公司 Nature's Miracle 宣布投入 2,000 萬美元收購碳權組合,相當於減少一百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並計畫透過 XRP Ledger 將碳權代幣化,以提升透明度與交易效率。此舉使公司從室內農業跨足碳金融與區塊鏈領域。
Thumbnail
2025/09/18
美國農業科技公司 Nature's Miracle 宣布投入 2,000 萬美元收購碳權組合,相當於減少一百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並計畫透過 XRP Ledger 將碳權代幣化,以提升透明度與交易效率。此舉使公司從室內農業跨足碳金融與區塊鏈領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這是一場課後重點紀錄,聽完北大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的李堅明教授的演講後,重點紀錄整理如下: 為什麼要碳交易
Thumbnail
這是一場課後重點紀錄,聽完北大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的李堅明教授的演講後,重點紀錄整理如下: 為什麼要碳交易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 過程原因及未來影響 碳費審議會的成立和首次審議會召開是為了加速減碳並與國際接軌,這一舉措將對未來的氣候政策和環境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 過程原因 1. **法律框架擬訂**:環境部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下優先擬訂12項子法,其中包括與碳定價相關的法規,這促使了碳費審議會的成
Thumbnail
### 過程原因及未來影響 碳費審議會的成立和首次審議會召開是為了加速減碳並與國際接軌,這一舉措將對未來的氣候政策和環境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 過程原因 1. **法律框架擬訂**:環境部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下優先擬訂12項子法,其中包括與碳定價相關的法規,這促使了碳費審議會的成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淨零排放已成為許多組織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瞭解碳足跡的計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我將介紹碳足跡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並探討碳足跡計算在實現淨零排放中的重要性。此外,我還將分享一些碳足跡計算的工具、挑戰和最佳實踐,以及為什麼碳足跡計算對中小企業來說也很重要。 1. 碳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淨零排放已成為許多組織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瞭解碳足跡的計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我將介紹碳足跡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並探討碳足跡計算在實現淨零排放中的重要性。此外,我還將分享一些碳足跡計算的工具、挑戰和最佳實踐,以及為什麼碳足跡計算對中小企業來說也很重要。 1. 碳
Thumbnail
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與流程:這篇文章解釋了碳足跡盤查對企業和個人的重要性,包括減少碳排放的策略和如何通過碳盤查提升企業形象與遵守環境法規,以及透過管理平台如何協助企業達成永續目標。
Thumbnail
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與流程:這篇文章解釋了碳足跡盤查對企業和個人的重要性,包括減少碳排放的策略和如何通過碳盤查提升企業形象與遵守環境法規,以及透過管理平台如何協助企業達成永續目標。
Thumbnail
巴黎協定規定的指標是為實現「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的1.5度以內」,在先進國家中,目標是在2050年前實現「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零」。這被視為碳中和的起源。 儘管先進國家都致力於在2050年前實現CO2零排放,但許多參與國還制定了中期目標。 - 美國:在2030年前,以2005年為基
Thumbnail
巴黎協定規定的指標是為實現「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的1.5度以內」,在先進國家中,目標是在2050年前實現「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零」。這被視為碳中和的起源。 儘管先進國家都致力於在2050年前實現CO2零排放,但許多參與國還制定了中期目標。 - 美國:在2030年前,以2005年為基
Thumbnail
加百裕黃靖容宣布正式通過國際氣候變遷權威組織-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溫室氣體近程減量目標驗證,展現對於氣候變遷和自然資源保護的承諾。 加百裕黃靖容以科學基礎制訂減碳目標,提出以2021年為基準,目標在2030年前將範疇一
Thumbnail
加百裕黃靖容宣布正式通過國際氣候變遷權威組織-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溫室氣體近程減量目標驗證,展現對於氣候變遷和自然資源保護的承諾。 加百裕黃靖容以科學基礎制訂減碳目標,提出以2021年為基準,目標在2030年前將範疇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