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中風兩次,我才搞懂:失能一次金 vs 失能年金

更新 發佈閱讀 14 分鐘

第二次中風那天,

我坐在神經內科診間外的椅子上,手裡拿著一年前的失能給付核定書。

同樣的診斷:腦中風。

同樣的醫院:同一間神經內科。

同樣的流程:住院、復健、評估、申請。

這次,我知道又是一次重大的挑戰了


一年前的診斷書寫的是「部分失能,經復健後可從事輕度工作」,

我們領了一次性的失能給付,約60多萬元。

那筆錢用來改裝家裡的無障礙設施、買輔具、支付看護費用。

但這次,意味著 爸爸可能「終身無工作能力」。

也代表著:我們要改領「失能年金」,領到爸爸離開的那一天。


差一個字,給付方式完全不同。

差一個字,我的照顧人生也完全不同了。

如果你也有家人中風、重大意外或疾病,

這篇文章我想用爸爸的真實經歷告訴你:失能一次金和失能年金的差別,

遠遠不只是「一次領」和「每月領」那麼簡單。

--------------------------------

第一次中風:還好,還有希望

發生的那一天

爸爸第一次中風是在平日上班的早晨。

其實我爸的腳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一跛一跛的

本來以為是膝蓋發生了問題

想說今天下班就帶他去看醫生

結果一樣的早晨

他突然說他腳無法動彈了

起初還以為又是一樣不想上班的玩笑話

想不到竟是如此嚴重

我立刻開車, 緊急去掛急診

經過重重檢測:「腦中風,左側大腦血管阻塞。」

住院了兩周, 然後是漫長的復健。


六個月的復健歷程

起初真的沒有什麼大礙

除了右腳不能動彈之外

其餘表現也都很正常

"那時候醫生有提到PAC計畫(急性後期照護),但我不理解,也誤以為是要自費的治療項目,就婉拒了。

後來才知道,PAC是健保給付的密集復健計畫,對中風復原超級重要。

這是我的第一個疏失!"

第1-2個月(急性期):
✓ 右腳完全無力,需要輪椅
✓ 但手部功能正常,可以吃飯、滑手機
✓ 講話清楚,認知功能沒問題

第3-6個月(恢復期):
✓ 開始學走路,可以扶著走
✓ 復健師說:「恢復得不錯」
✓ 那時候我以為,這樣就夠了...
醫生評估: 「右腳雖然無力,但手部功能正常,可以從事坐著的工作

----------------------------

第二次中風:終身無工作能力

一杯水的教訓

第一次中風後大約6個月,爸爸又突然倒下了。

這次的原因讓我非常自責:脫水


因為爸爸行動不便,不想一直上廁所造成我們麻煩,所以自己偷偷少喝水。

我們都沒注意到,直到那天下午,爸爸在整理東西時突然倒地,

救護車來的時候,已經是昏迷狀態。

醫生說:「水分不夠導致血液濃稠,血栓又形成了。這次不只是右側大腦,連左邊也都有」

這次更嚴重。

----------------------------

不一樣的復健結果

如果說第一次中風的復健是「爬坡」,每個禮拜都看到進步;

那第二次中風的復健就是「推石頭上山」,怎麼推都推不上去。

第1-3個月:

左邊本來就沒力氣,現在右邊也癱了

變成兩邊都沒力氣

連坐起來都需要兩個人幫忙

語言能力也退化了,講話變得很吃力


第4-6個月:

復健效果遠不如第一次

右手勉強可以抬起來一點,但拿不了東西

左手完全沒有恢復

無法自己站立,更別說走路

第6個月評估:

復健師很遺憾地跟我說:「這次恢復的機會很小,可能要準備長期照護了。」

----------------------------

那些再也做不到的事

第二次中風後,爸爸再也無法:

❌ 自己走到廁所(需要輪椅+兩人協助)

❌ 自己吃飯(需要餵食)

❌ 操作手機(手完全沒力氣)

❌ 自己翻身(容易壓瘡,需要定時翻身)

最讓我難過的是:

有一次我問爸爸要不要喝水,他用盡全力想把右手抬起來,

但手臂只抖動了幾下,最後無力地垂下。

那個曾經可以再職場意氣風發的爸爸,現在連水杯都拿不起來。


看到「終身無工作能力」時,我眼淚掉下來了。

不是因為錢,是因為這六個字代表:

爸爸再也回不去了

他這輩子都要復健

我們要準備長期抗戰


改領失能年金

第二次申請失能給付時,因為符合「終身無工作能力」,

必須改領「失能年金」。

----------------------------

一次金 vs 年金,到底差在哪?

兩次申請失能給付的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這兩種給付方式的差異。

最核心的差別:工作能力

講白了就是:

失能一次金: 雖然失能了,但「還能做一些工作」

失能年金: 醫生判定你「這輩子都沒辦法工作了」

這不是你自己可以選的,是醫生說了算。

raw-image

----------------------------

什麼叫「終身無工作能力」?

勞保局規定,要符合「終身無工作能力」,必須是以下情況之一:

20種終身無工作能力狀態(常見的):

1.雙目均失明者

2.兩上肢腕關節缺失或兩下肢足踝關節缺失者

3.永久完全喪失咀嚼或吞嚥機能者

4.中樞神經系統機能遺存極度障害(例:嚴重中風、植物人)

5.胸腹部臟器機能遺存極度障害,終身不能從事任何工作者

或者:

經過「個別化專業評估」,工作能力減損達70%以上,且無法返回職場。

----------------------------

如果可以選,該選一次金還是年金?

很多人會問我:「如果可以選,你會選哪一個?」

事實是:99%的情況下,你沒得選。

因為醫生評估你「有工作能力」→只能領一次金

醫生評估你「終身無工作能力」→只能領年金


但如果你符合以下條件,就可以選:

符合「終身無工作能力」

而且 在98年1月1日前就有勞保年資

raw-image

----------------------------

我們選年金的原因

雖然可以選,但我們最後還是選了年金,原因是:

長期照護成本太高

算給你看:

日照中心:每月5~6000元 (申請長照補助之後)

尿布、營養品、醫療耗材:每月1-2萬

復健、回診:每月5,000-10,000

輔具購買:每年2-4萬

臨時看護、長照計程車費用:每月1~3000元左右


每個月至少需要3-5萬

----------------------------

失能給付 vs 商業保險:可以一起領嗎?

這是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我用爸爸的實際案例回答你:

可以!完全可以!


商業保險理賠:

失能險(殘扶險):

一次給付

失能扶助金

長照險:

長照扶助金

住院醫療險:

住院日額

實支實付


爸爸的保險狀況
✓ 有保:住院醫療險
✗ 沒保:失能險、長照險
✗ 沒保:重大傷病險

而之前我們的不重視

只有幫爸爸保了醫療險而已

也是從這次之後

我才去考了證照、當上保險業務員

希望大家平常都能夠重視自身的保障

不只是單單為了自己

也為了減少家人的負擔

----------------------------

商業保險為什麼這麼重要?

勞保的限制

1.金額有限

最高投保薪資45,800

2.計算基準低

以勞保投保薪資計算,不是實際薪資

很多人實際月薪6-7萬,但勞保只保3-4萬

3.給付條件嚴格

要等6-7個月復健期才能評估

申請流程繁瑣又耗時

商業保險的優勢

1. 理賠快

失能險:診斷確定就理賠

不用等復健結果

2.保額高

可以保到500萬、1000萬

依照實際需求規劃

3.給付彈性

有一次金、有月領

可以搭配組合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建議:勞保是基本,商業保險是完整保障。

----------------------------

最痛的領悟:時間只有一年

第一次申請的時間壓力

很多人不知道,失能給付有時效限制:


📌 必須在「退保後一年內」提出申請

這個規定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執行起來超級緊迫,因為:

中風的復健評估期 = 6-7個月

醫生要確定「復健到底有沒有效」、「還會不會繼續進步」,才能判定失能程度。

所以實際上你只有:

12個月 - 6個月復健 = 6個月可以申請


如果中間有任何延誤:

醫生太忙,診斷書拖了2週

不知道要準備什麼文件,來回補件1個月

公司證明不好開,又拖了2週

一下子就過了一年!


我差點錯過第一次申請

爸爸第一次中風後,公司讓他「留職停薪」(沒有退保)。

復健到第6個月時,復健師說:「恢復得不錯了,可以做輕鬆的工作。」

我那時候以為「既然還有工作能力,那就不用申請失能給付吧?」

大錯特錯!

後來是公司人資提醒我:「就算還有工作能力,只要符合失能標準,就可以請領一次金!」

我才趕快去申請,那時候已經是第8個月了。

如果再晚一點,或是如果爸爸已經退保,可能就來不及了。


第二次申請的經驗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次我準備得比較充足:


復健第5個月:

我就先問醫生:「大概什麼時候可以評估?」

先準備好所有文件

先跟勞保局確認申請流程


復健第6個月:

醫生一開診斷書,我當天就送件

完全不敢拖


結果:

從開診斷書到勞保局核定:耗時3個月左右

----------------------------
如果重來,我會做的三件事

回頭看這兩年的照顧歷程,如果時光能倒流,我會做這三件事:


1. 更注意爸爸的水分攝取

第二次中風的原因是脫水,這完全可以預防。

如果我當時:

設定鬧鐘,每2小時提醒爸爸喝水

在爸爸旁邊放吸管杯,方便他自己喝

也許就不會有第二次中風。

這是我最大的遺憾。


2. 提早規劃長期照護

第一次中風後,我以為「復健到可以做事就好了」。

我沒想到:

會有第二次

需要24小時看護

照顧成本這麼高

這條路會這麼長

如果第一次我就做好「長期照護」的心理準備和財務規劃,現在會從容很多。

3.加入PAC計畫

如果當時接受住院治療

也許就會好得更快

我應該要做更多功課的

----------------------------

給同樣在照顧路上的你

如果你的家人也是中風、重大意外、或重大疾病,我想跟你說:


1. 不要等「復原完全」才申請

很多人跟我一樣,以為「要等復健完全結束,才能申請失能給付」。

錯!

復健6-7個月後,如果醫生評估「症狀固定,再復健也不會有太大改善」,就可以申請了。

不要等,因為時間只有一年。

2. 失能程度是醫生判定,不是你決定

你覺得「爸爸明明還可以做事」→ 醫生可能判定「還有工作能力」→ 領一次金

你覺得「爸爸看起來還好」→ 醫生可能判定「終身無工作能力」→ 領年金

相信專業,配合醫生評估。


3. 勞保 + 商業保險 = 完整保障

千萬不要以為「有勞保就夠了」。

勞保是基本,但不夠。

商業保險理賠更快、金額更高、保障更全面。

如果你還沒規劃,現在開始還來得及。


4. 照顧是長期抗戰,要保留體力

兩次中風後,我最大的體悟是:

照顧不是衝刺,是馬拉松。

不要想著「我要24小時守著爸爸」,你會倒下。

該請看護就請看護、該用喘息服務就用、該讓自己休息就休息。

只有照顧者健康,才能照顧好家人。

----------------------------

下一篇預告

這篇文章我分享了爸爸兩次中風的故事,和失能一次金vs年金的差異。

下一篇,我會寫:

「勞保失能給付申請完整SOP:我幫爸爸申請兩次的實戰經驗」

包含:

需要準備什麼文件?

診斷書要怎麼寫?

申請流程詳細步驟

我踩過的雷和解決方法

實際時間和金額試算


如果你或家人已經確定要申請失能給付,下一篇會有完整的操作指南。

----------------------------

💬 留言互動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幫我:

按個愛心❤️ 讓更多人看到

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也許能幫到正在困境中的家庭

在留言區告訴我:

你或家人遇到的照顧困境?

還想知道哪些長照或保險主題?

對失能給付還有什麼疑問?

----------------------------

關於我

我是一位保險業務員,也是中風患者的照顧者。

因為爸爸的兩次中風,我走過了長照申請、輔具評估、保險理賠的完整流程。

這些「親身走過才知道」的經驗,我希望能幫助更多在照顧路上的家庭。

如果你需要:

長照資源諮詢

或只是想找人聊聊照顧的心情

歡迎私訊我,或在留言區留言。

我們一起加油。

----------------------------

本文所有金額、流程、法規資訊,以2024年10月為準。

實際申請時請以勞保局最新公告為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阿藝啦~
5會員
15內容數
大家好我阿藝啦~ 我是一位保險業務員,也是中風患者的照顧者。 因為親身經歷,我決定把這些「走過才知道」的資源跟經驗寫下來, 希望能幫助更多在照顧路上的家庭。 更多長照資源和無障礙旅行分享,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專欄唷~ 偶爾打打遊戲 歡迎傳說好友~
我阿藝啦~的其他內容
2025/10/06
【為什麼要知道這個?】 從爸爸住院開始,我才知道勞保有『傷病給付』可以申請 如果你也有家人住院,這筆錢千萬別漏掉 不管要申請什麼 請一定要記得勞保局電話 電話 📞: 02 2396 1266 有任何不清楚的問題都可以直接詢問最快 文字線上客服: https://smartrobo
Thumbnail
2025/10/06
【為什麼要知道這個?】 從爸爸住院開始,我才知道勞保有『傷病給付』可以申請 如果你也有家人住院,這筆錢千萬別漏掉 不管要申請什麼 請一定要記得勞保局電話 電話 📞: 02 2396 1266 有任何不清楚的問題都可以直接詢問最快 文字線上客服: https://smartrobo
Thumbnail
2025/09/30
大家好我阿藝啦~ 先聲明沒有業配唷~~ 歡迎廠商贊助哈哈哈 第一站就是蘭陽博物館 風景真的非常美 整體博物館設計得非常好看 是可以從4樓一路逛下來的設計 很像IKEA的感覺 周遭有2個身障車位 如果被停滿的話就要到停到另外一側 不過都是要推一小段路 門票費用 成人:
Thumbnail
2025/09/30
大家好我阿藝啦~ 先聲明沒有業配唷~~ 歡迎廠商贊助哈哈哈 第一站就是蘭陽博物館 風景真的非常美 整體博物館設計得非常好看 是可以從4樓一路逛下來的設計 很像IKEA的感覺 周遭有2個身障車位 如果被停滿的話就要到停到另外一側 不過都是要推一小段路 門票費用 成人:
Thumbnail
2025/09/28
大家好我阿藝啦~ 先聲明沒有業配唷~~ 歡迎廠商贊助哈哈哈 第一站是赫蒂法莊園 主要就是為了那城堡去拍照哈哈哈 莊園本體不算太大 入口的門票有分為2種 1種是250元可以折抵商品消費跟DIY課程 1種是300元可以折抵餐廳消費 只能選擇其中一種唷~ 身障者入園免費 我們選的
Thumbnail
2025/09/28
大家好我阿藝啦~ 先聲明沒有業配唷~~ 歡迎廠商贊助哈哈哈 第一站是赫蒂法莊園 主要就是為了那城堡去拍照哈哈哈 莊園本體不算太大 入口的門票有分為2種 1種是250元可以折抵商品消費跟DIY課程 1種是300元可以折抵餐廳消費 只能選擇其中一種唷~ 身障者入園免費 我們選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第 1 章 當被照顧者慢慢失能時 ,需要兩種資源: 醫生跟神
Thumbnail
第 1 章 當被照顧者慢慢失能時 ,需要兩種資源: 醫生跟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穗波心理師出院後的生活和面對的挑戰,包括康復、家人及看護人的相處等,以及看護人的特色及相應的困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穗波心理師出院後的生活和面對的挑戰,包括康復、家人及看護人的相處等,以及看護人的特色及相應的困擾。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病患在醫院遇到各種測試和掙扎的故事,從失去社會角色到對加護病房的害怕以及面對不斷的測試。作者分享了他在病房裡的種種心得與感受。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病患在醫院遇到各種測試和掙扎的故事,從失去社會角色到對加護病房的害怕以及面對不斷的測試。作者分享了他在病房裡的種種心得與感受。
Thumbnail
我的小弟中風一年外,是出血型中風,傷著的是倒爿 pîng的頭腦,邏輯、語言等等,逐禮拜去病院做復健幾若擺,我一禮拜去恁兜一擺,佮伊同齊做一寡仔認知、講話、唸字、寫字的練習。   我想著的代誌攏共試看覓,譬喻講:自1唸到100、奇數、雙數,數字會曉加做伙無?會曉算豆仔無?三角形、圓形……會曉認無?
Thumbnail
我的小弟中風一年外,是出血型中風,傷著的是倒爿 pîng的頭腦,邏輯、語言等等,逐禮拜去病院做復健幾若擺,我一禮拜去恁兜一擺,佮伊同齊做一寡仔認知、講話、唸字、寫字的練習。   我想著的代誌攏共試看覓,譬喻講:自1唸到100、奇數、雙數,數字會曉加做伙無?會曉算豆仔無?三角形、圓形……會曉認無?
Thumbnail
近期聽到很多人身體不適,我自己感覺到能量場有些許不同。 從上週三開始,全台大地震,那天開始,我就覺得所有事物都卡住,原本當天的計畫全都沒做成。 連假一開始去照顧住院的父親,這次的化療卻出現癌指數上升的狀況,需要多住院觀察一陣子。 然後,逃離了台北三天,到高雄深山去,卻覺得很舒適,同時思考,這是
Thumbnail
近期聽到很多人身體不適,我自己感覺到能量場有些許不同。 從上週三開始,全台大地震,那天開始,我就覺得所有事物都卡住,原本當天的計畫全都沒做成。 連假一開始去照顧住院的父親,這次的化療卻出現癌指數上升的狀況,需要多住院觀察一陣子。 然後,逃離了台北三天,到高雄深山去,卻覺得很舒適,同時思考,這是
Thumbnail
這一陣子遇到的頭部外傷,包含車禍撞到,跌倒撞到頭部等等,只要是有頭部相關的問題,大家都會有上百種問題問,所以我把之前的文章統整,做一個簡單的頭部外傷解說。
Thumbnail
這一陣子遇到的頭部外傷,包含車禍撞到,跌倒撞到頭部等等,只要是有頭部相關的問題,大家都會有上百種問題問,所以我把之前的文章統整,做一個簡單的頭部外傷解說。
Thumbnail
去年的這個時候,不敢妄想一年後的自己會變成什麼模樣,又會在哪裡 一年前的今天,妳向公司請了半天假,獨自一人前往台大醫院看診。還記得前一晚,妳不停地刷著手機,硬撐著極度疲倦的身軀,等到凌晨12點,只為了搶到胸腔內科的門診。
Thumbnail
去年的這個時候,不敢妄想一年後的自己會變成什麼模樣,又會在哪裡 一年前的今天,妳向公司請了半天假,獨自一人前往台大醫院看診。還記得前一晚,妳不停地刷著手機,硬撐著極度疲倦的身軀,等到凌晨12點,只為了搶到胸腔內科的門診。
Thumbnail
有些錯誤請見諒,如果多年以後有更改,請以最新版本為主謝謝!! 單一及 生命(20分) 陳太太-看到紀錄單腦海要浮現單位 解釋緣由(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洗手-內外夾攻大力腕 準備用物(八個) -耳溫槍 耳溫套(醫和) 衛生紙 紀錄單 筆 血壓計 手錶 廢棄盒 耳溫槍-外觀/電力/
Thumbnail
有些錯誤請見諒,如果多年以後有更改,請以最新版本為主謝謝!! 單一及 生命(20分) 陳太太-看到紀錄單腦海要浮現單位 解釋緣由(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洗手-內外夾攻大力腕 準備用物(八個) -耳溫槍 耳溫套(醫和) 衛生紙 紀錄單 筆 血壓計 手錶 廢棄盒 耳溫槍-外觀/電力/
Thumbnail
2021年5月,倒下⋯,本文講述身為醫事人員的作者突然間發生中風,剖析了當時的處境以及其所經歷過的身體感受,值得一讀。
Thumbnail
2021年5月,倒下⋯,本文講述身為醫事人員的作者突然間發生中風,剖析了當時的處境以及其所經歷過的身體感受,值得一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