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非英文優等生來說,能夠讀完一套英文原著小說,我覺得我應該給自己120分的獎勵。因為,我做到了,而且我也覺得自己超棒!儘管我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讀完了J.R.R.TOLKIEN的《THE HOBBIT》和《THE LORD OF THE RINGS》四冊爬完了英文字母的原版小說。這兩天讀完了,我真是既想哭又想笑。因為,我做到了,但是也太難了,別人可能用3個月的時間做的事情,我卻要用1年。我也覺得我很不容易,就好像從跑龍套起步千辛萬苦才拿到金鐘獎的女演員一樣,感謝了所有人,最後也得感謝自己「一路走來,不容易啊!」為自己哭,更為自己開心。
那我這個非優等生,是如何做到的呢!
如果只用一個字回答的話,那就是「讀」;
用兩個字回答的話就是「讀、讀」;
用三個字回答的話就是「讀、讀、讀」或者「繼續讀」!
是的,只要「讀下去」就可以完成。那具體如何實施呢?我們每天都這麼忙碌,忙工作、忙孩子,有時候累得連書都懶得拎起來。怎麼辦?
🌟🌟🌟🌟🌟先選擇一本你真的很感興趣的讀物。比如,我因為看過電影,已經了解了故事梗概,既有畫面感又已經被「劇透」了,這些書似乎也沒有那麼艱難了。
1️⃣預留時間,形成習慣。我固定在每天早上7:00前讀。
因為7:00是孩子們起床的時間,在她們醒來以後,我就完全無法專注了。讀中文書我還可以讀一行丟下一會兒再拾起來,但是讀英文,對我來說需要百分之二百的注意力才能讀下去,所以我選擇了早上的時間。
早上安靜、清醒,無人打擾。夏天的時候,生物鐘醒得早,5點起來就5點讀,5點半起來就5點半讀;有時候6點起來6點讀,有時候睡過頭6點40醒來就讀十幾二十分鐘或不讀了。總之,我把它放在我的黃金時間「7:00前」。固定的時間,甚至固定的椅子和位置:窗戶前採光最好的一把餐椅上。其他時間留給別的輕鬆的書籍,比如中文書、漫畫書等等。
2️⃣讀不下去的時候就少讀,讀得投入的時候就多讀。
有時候,家事太多,早上起來心煩意亂無法進入狀態,翻兩頁就放下了;但是有時候週末早上孩子們醒得晚,我的狀態也很好,就好像手裡握著一把金沙子,實在怕它從指縫間溜走,我就既投入又緊張又無比專注地讀到孩子們醒來的那一刻。有時候正好讀完一個章節,心滿意足,好像真的留住了那把金沙子;有時候沒讀夠,孩子們就喊「媽媽」,心中留戀捨不得放下,卻又不得不釋手,有點小煩躁卻又無可奈何,但是也前進了不少。
3️⃣太累了,不想讀,怎麼辦?
沒關係。放下它,先休息或者先做別的,等你的內心平靜下來,或者等你可以調整到可以讀的時候,你又可以「讀不下去的時候就少讀,讀得投入的時候就多讀」。沒有人可以每天都鬥志昂揚、意氣風發。只要你給它預留了時間,形成了習慣。就一天天、一點點、一頁頁一直往前讀,堅持下去就讀完了。
👊如果我可以做到,那麼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其實我好像在完成學生時代的一個小小的夢想。
高中時,英文就在及格線水平徘徊,我並不是不喜歡英文,可是英文就是學不好,至少學不到滿意的程度。但是,還是很愛看書,心中總是無限憧憬那些讀英文報紙、英文書籍的人,所以就想著「如果什麼時候,自己也可以讀英文原版書就好了!」
大學時,英文水平也勉強夠畢業。工作後,英文算是還給了老師。再後來,離英文的世界越來越遠⋯⋯
這些年,因為結婚生子,太多注意力給了孩子們,自己經常感覺被掏空了,沒有自己的時間和自由去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為了滿足自己這份精神空虛,「讀書」是最低成本、最容易實現的一種方式,而讀外文書更是「一箭雙鵰」,既讀了書,又提高了外語水平,雖然很難,但是何樂而不為呢?

最近睡前讀朋友推薦的漫畫書。
所以,現在是中文、日文、英文想起什麼讀什麼,不勉強自己,但是也收穫不少。
其實,現在年齡大了,反而比年輕時更能接受「慢慢來」,或許,這也是年齡賜給我們的智慧吧。也許是因為有了孩子,看到了孩子是怎樣「慢慢」地學會抬頭、翻身、四肢爬行、雙腿直立走路,終於明白了 「baby step 」。
很多事情很難,但是似乎只要邁出第一步,就沒有那麼難了。
今天,我為自己的成長和進步,鼓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