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給了你一台法拉利,但你連駕照都沒有:為什麼 AI 反而會拉大專家與新手的差距?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去年,我團隊來了一個剛畢業的新人,名校出身,聰明,對 AI 充滿狂熱。

有一次,我讓他處理一個緊急的資料分析任務。半小時後,他興高采烈地跑來,說他用 ChatGPT 寫了一段 Python 腳本,跑完了。

我一看程式碼,差點沒從椅子上摔下來。

那段程式碼,表面上能跑,但它用了一個極其耗費資源的迴圈(N+1),在處理大數據時,效率比老手寫的慢了至少 100 倍。更致命的是,它在特定情境下,會直接算出錯誤的結果。

如果這個結果直接上線,公司賠掉的錢,可能比他的年薪還多。

我把他罵了一頓,他一臉無辜:「可是...AI 就是這麼教我的啊。」

這件事,完美印證了我這幾年一直在跟朋友、同事強調的觀點。

那就是:AI 知道全世界的已知知識,但它沒有主動性。你必須清楚、明確地指揮它,而不是天真地相信它的自由發想。

簡單來說,AI 不是來拯救新手的,它是來消滅那些「只有半桶水」的新手的。

而最近聽了「2025劉潤進化的力量年度演講」,看到劉潤老師也提出完全相同的看法,更是讓我心有戚戚焉。他把我一直在講、卻有點零散的觀點,用一個更完整、更系統化的框架給呈現了出來。

這篇文章,就是寫給那些還在幻想 AI 會讓你一步登天的你。

✔ 你以為 AI 是你的救世主?錯,它只是專家的「外掛」

AI 無法從 0 到 1 教會你,
但能幫專家從 100 放大到 10000。

現在的 AI,特別是像 L3 等級的「執行助手」,能力已經強到變態。

你給它一個需求,它能自主規劃、設計、執行,最後給你一個完整的 App。

聽起來,好像人人都能成為開發大神了,對吧?

但劉潤老師在演講中一針見血地指出:AI 雖然掌握全世界的知識,但它沒有「主動性」,更沒有「判斷力」。

這就像給你一台法拉利。

一個專業賽車手(專家),知道如何精準地過彎、何時該加速,法拉利能讓他打破紀錄,成為神。

一個剛畢業、只會開教練車的新手,給他法拉利,他只會因為馬力太大,在第一個彎道就衝出賽道,車毀人亡。

AI 就是那台法拉利。它是一個「能力放大器」,不是「能力替代品」。

你的專業能力是 1,AI 可以幫你放大到 10;如果你的專業是 100,AI 能幫你放大到 10000。

但如果你的專業是 0,那 AI 給你的,只會是「放大的 0」,甚至是一個「負數」——因為你會像我那個新人一樣,產出一個看起來沒錯,但其實是災難的結果。

AI 是能力的放大器,不是能力的替代品。

✔ 為什麼專家用 AI 會超神,而你用只會超煩?

因為專家在「駕馭」AI,而你在「被 AI 駕馭」。

我用寫程式來舉例,你會更有感覺。

一個專家級的工程師,他會這樣對 AI 下指令:

「請幫我用 Singleton 模式,為這個資料庫連接的 Class 寫一個有線程安全(Thread-Safe)的實例,並解釋在什麼情況下可能會出現死鎖。」

AI 會立刻給出一段高品質、幾乎可以直接使用的程式碼,以及一份風險報告。

但一個新手呢?他只會問:

「我該怎麼連接資料庫?」

AI 只會丟給他一堆最基礎、最氾濫的程式碼,裡面可能還混著好幾個過時的寫法。

這不是危言聳聽,最近在 Facebook 技術社群就有一個活生生的慘案。

一位長期推廣「Vibe Coding」(也就是用感覺、用自然語言讓 AI 幫你寫程式)的講師,公開發文抱怨 Google 自動扣款太貴,短短幾天帳單就暴增到一萬多塊台幣。

他原本想帶的風向是「平台好坑錢」。

結果,貼文底下瞬間湧入大量網友吐槽,直接點出問題根本不在平台,而在他自己身上。

原來,他用 Google AI Studio 做一個教學 App,雖然設計了介面讓使用者輸入自己的 API Key,但他完全沒有做到「專家」最基本的一個動作:驗證 AI 產生的程式碼

AI 把他自己的 API Key 直接寫死在了程式碼深處。

導致所有使用者都在用這位講師的帳號瘋狂發送請求,上演了一齣「我做 App、別人玩、錢我付」的悲劇。

更諷刺的是,當事人一開始還沒意識到,先怪罪平台。社群上許多人批評,這暴露了講師「連基本 debug 能力都沒有」。

這就是新手和專家的思維差距。新手遇到問題,第一反應是怪工具、怪平台;而專家會立刻回頭審查程式碼,找出問題的根源。新手看的是「功能有沒有實現」,而專家看的是「實現的對不對、有沒有坑」。

這就是劉潤老師觀點的殘酷之處:

▍ 專家有「定義問題」的能力

他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所以能給出極度精準的提示詞(Prompt),把 AI 當成一個隨時待命的頂級顧問。

▍ 專家有「篩選答案」的能力

AI 給出答案後,專家掃一眼就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是陷阱。他能快速從一堆礦砂中,撿出那顆鑽石。

▍ 專家有「驗證結果」的能力

專家能用自己的知識體系,去驗證 AI 給的答案是否真的可行,有沒有隱藏的 Bug。他信的不是 AI,他信的是自己的判斷。

▍ 專家有「迭代優化」的能力

他能把 AI 的初步成果當作一個半成品,然後快速地進行修改、優化,最終變成完美的成品。AI 是他的副駕駛,但方向盤始終在他手上。

新手呢?他把 AI 當成神,AI 說什麼,他就信什麼。

結果就是,他被 AI 帶到了溝裡,還以為自己正走在高速公路上。

關鍵差異在於「提問的品質」與「驗證的能力」。

✔ 在 AI 時代,你的「護城河」到底是什麼?

投資你的「專業判斷力」,這才是 AI 永遠無法取代的核心資產。

聽完劉潤老師的分享,我對 AI 的焦慮,轉變成了對「半桶水」的恐懼。

在 AI 時代,最危險的不是不懂 AI 的人,而是那些「略懂一點,就以為自己全懂」的人。

那具體該怎麼做?

▍ 1. 先蹲馬步,再求加速

別再幻想用 AI 抄捷徑了。你應該先透過最傳統的方式,在一個領域裡蹲好馬步,建立起最基本的專業判斷力。當你腦中已經有了「正確」的框架,再用 AI 來幫你加速,才不會走火入魔。

▍ 2. 把「提問」當作你的核心技能

在 AI 時代,「問對問題」比「知道答案」重要一百倍。而問對問題的前提,是你對這個領域有足夠的深度理解。你得先成為半個專家,才知道該問什麼有價值的問題。

▍ 3. 把 AI 的答案當作「嫌疑犯」來審問

永遠不要 100% 相信 AI 的輸出。把它給你的任何東西,都當作一個「待驗證的假設」。去查證、去測試、去反思,這個「Debug」的過程,才是真正能讓你成長的關鍵。

▍ 4. 你的護城河 = 深度 × AI

與其蜻蜓點水地學十個領域,不如在一個領域裡深耕,成為前 10% 的專家。因為在 AI 的加持下,專家的價值會被指數級放大。你的專業深度,決定了 AI 能為你的人生加幾個零。

你的專業深度,決定了 AI 能為你加速的程度。

總結來說,AI 這波浪潮,淘汰的不是那些「不用 AI」的人。

它淘汰的,是那些「沒有專業,又想靠 AI 走捷徑」的半桶水。

別再幻想 AI 會帶著你起飛了。

在坐進那台法拉利之前,先去把你的駕照考到手,而且最好考到賽車等級。

否則,你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eo Shih的沙龍
1會員
33內容數
Leo Shi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25
我曾苦口婆心勸朋友投資比特幣,卻沒人理我,眼睜睜看著他們錯過百萬機會。我才驚覺,問題不在他們,而在我。我不是在說服,是在扮演「道德魔人」,強行灌輸我的想法。我將揭露為什麼「給答案」是最低效的溝通,並分享從好萊塢編劇學到的「暗示藝術」。學會如何引導,而不是說教,讓對方自己找到答案,心甘情願地跟隨你。
2025/10/25
我曾苦口婆心勸朋友投資比特幣,卻沒人理我,眼睜睜看著他們錯過百萬機會。我才驚覺,問題不在他們,而在我。我不是在說服,是在扮演「道德魔人」,強行灌輸我的想法。我將揭露為什麼「給答案」是最低效的溝通,並分享從好萊塢編劇學到的「暗示藝術」。學會如何引導,而不是說教,讓對方自己找到答案,心甘情願地跟隨你。
2025/10/24
我曾以為公司賣掉是成功上岸,卻沒想到是溺水的開始。短短半年,公司資金斷鏈,我才驚覺人生就像沒人Debug的程式碼,不斷崩潰、重啟。我希望你不要重複我的愚蠢錯誤,和你將分享我學習到的教訓,讓你複製,可以讓人生從崩潰腳本,轉化為持續進化的系統,一套實用的Debug機制。
2025/10/24
我曾以為公司賣掉是成功上岸,卻沒想到是溺水的開始。短短半年,公司資金斷鏈,我才驚覺人生就像沒人Debug的程式碼,不斷崩潰、重啟。我希望你不要重複我的愚蠢錯誤,和你將分享我學習到的教訓,讓你複製,可以讓人生從崩潰腳本,轉化為持續進化的系統,一套實用的Debug機制。
2025/10/23
我曾因一場自認準備完美的簡報,卻只獲得5分鐘的關注,損失近千萬!直到多年後我才驚覺,我不是在溝通,我只是用自以為的專業癱瘓對方的大腦。這篇文章將帶你回到那損失慘重的現場,拆解許多人都會犯的溝通地雷,並告訴你如何從攻擊者,轉變為真正解決問題的溝通者,讓你的專業不再是自我感覺良好的獨白。
2025/10/23
我曾因一場自認準備完美的簡報,卻只獲得5分鐘的關注,損失近千萬!直到多年後我才驚覺,我不是在溝通,我只是用自以為的專業癱瘓對方的大腦。這篇文章將帶你回到那損失慘重的現場,拆解許多人都會犯的溝通地雷,並告訴你如何從攻擊者,轉變為真正解決問題的溝通者,讓你的專業不再是自我感覺良好的獨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AI對語言學習的衝擊 自從ChapGPT橫空出世,大家開始真正感受到AI真的來了,最起碼它在語言這塊已經可以做到接近完美的程度,很多人甚至開始懷疑到底我們還需要學習英文嗎?畢竟現在人手一機,再加上AI的應用,基本就是帶了一個會行走的翻譯機,以後出國再也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是不是翻譯已經變成是一項可
Thumbnail
AI對語言學習的衝擊 自從ChapGPT橫空出世,大家開始真正感受到AI真的來了,最起碼它在語言這塊已經可以做到接近完美的程度,很多人甚至開始懷疑到底我們還需要學習英文嗎?畢竟現在人手一機,再加上AI的應用,基本就是帶了一個會行走的翻譯機,以後出國再也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是不是翻譯已經變成是一項可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還是有測試過方格子的 AI 建議,但拒絕使用。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還是有測試過方格子的 AI 建議,但拒絕使用。
Thumbnail
理由很簡單,就算 AI 和人一樣強大,比如貢獻值是 1,只需要一般人往上面加個 0.1,那麼你的成品就超過了 AI 的作品了⋯ 不懂 AI 的人會過時嗎,會被淘汰嗎? 可以說是又可以說不是⋯ 不懂 AI 的人的薪酬肯定被降低了,不過不等於會消失⋯ 就像很多人也不懂電腦的專業知識,比如連簡單的計
Thumbnail
理由很簡單,就算 AI 和人一樣強大,比如貢獻值是 1,只需要一般人往上面加個 0.1,那麼你的成品就超過了 AI 的作品了⋯ 不懂 AI 的人會過時嗎,會被淘汰嗎? 可以說是又可以說不是⋯ 不懂 AI 的人的薪酬肯定被降低了,不過不等於會消失⋯ 就像很多人也不懂電腦的專業知識,比如連簡單的計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能(AI)的發展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並提出應適應技術革命,充分利用AI潛力的建議。AI 相關的中文關鍵詞包括: 人工智能, AI, 智能化, 自動化, 智能交易, 影像識別, 技術的進步, AI的潛力。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能(AI)的發展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並提出應適應技術革命,充分利用AI潛力的建議。AI 相關的中文關鍵詞包括: 人工智能, AI, 智能化, 自動化, 智能交易, 影像識別, 技術的進步, AI的潛力。
Thumbnail
AI 是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縮寫。它指一種模擬、模仿人類智能的技術與系統。主要使機器能夠執行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應用於各領域,包括自動駕駛車輛、語音助手、推薦系統、金融分析、醫學診斷、工業自動化等。不僅可提高效率和準確性,還可解決複雜的問題和挑戰。
Thumbnail
AI 是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縮寫。它指一種模擬、模仿人類智能的技術與系統。主要使機器能夠執行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應用於各領域,包括自動駕駛車輛、語音助手、推薦系統、金融分析、醫學診斷、工業自動化等。不僅可提高效率和準確性,還可解決複雜的問題和挑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