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補考倒數中,我的資安備戰日記

🧠 本文由 AI 協作創作,內容改編自真實培訓經驗,部門、人名、事件經過均經調整與改寫,僅供內部學習與參考。
距離上一次考試,已經過了四、五個月。這段期間,公文、會議、採購案與年底結報堆滿桌面,幾乎沒有時間在上班時複習題目。 直到接近年底,工作終於稍微緩和,我才重新打開那份熟悉的題庫檔案。 那一刻,像是被封存許久的記憶又被翻出來——有點生疏,也有點懷念。
【小組長催我快考】
有天中午,資安小組長李育誠在茶水間碰到我,笑著說:
「志宏啊,越早考越好啦,拖太久你會忘光的喔。」
我點點頭,其實心裡也有點焦慮。
畢竟課程到現在已經好幾個月,記憶早就模糊,許多條文只剩下模糊的輪廓。 再不準備,恐怕連題目的方向都會忘了。
【感謝通過考試的同事支援】
徐乃文主動找我說:
「之前我們整理了一份題庫對照表,包含 PremiumDumps 題型、條文對應和情境翻譯,你要不要用?」
我當然感動地點頭。
「考前有什麼技術性問題也可以問我,尤其是證件拍攝。我當初也差點模糊,是庭瑄幫我喬好的角度。」
張庭瑄也笑說:
「到時候我幫你架燈架鏡頭,拍得清楚一點,不然又收補考通知就累了喔~」
【邊上班邊準備,不容易但值得】
白天的任務排山倒海,晚上備考其實很吃力,但這次,我不想再錯過。
我已經預定在年底考完補考,這樣整年度的訓練與努力,才算真正有個交代。
最近我改用付費版 ChatGPT 來協助翻譯題庫,效果明顯穩定多了。
不僅能快速比對條文內容,還能理解情境題背後的語意差異。 我會將題目分批輸入,要求它「以資安專業用語、符合 ISO27001:2022 條文語氣」進行翻譯,結果比之前用免費工具時準確許多。
這也讓我發現,AI 工具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找到最能配合自己節奏的一個。
現在,我的備考流程幾乎全數自動化──ChatGPT 負責翻譯與條文分析,我負責理解與記憶。
生活也沒讓我輕鬆太多。家裡還有孩子要陪,晚上常常等他睡著才有時間翻題庫。
現在我沒有再上線刷題,只靠同事整理好的題庫譯本複習,每次只能看幾題。 補考依然是 Open Book,但機會只有一次。 我知道,這次不能再出任何差錯,也明白真正難的是時間與心境。
我利用上班的零碎時間,一邊處理文件、一邊偷偷翻開 Excel 題庫,提醒自己不能再錯過這次機會。
【結語三問:補考這條路,你會怎麼走?】
- 你會選擇下班後複習,還是假日一次衝刺?
- 當同事都通過時,你是否會有壓力或更強的動力?
- 如果你曾失敗一次,會不會讓你更堅定地想通過下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