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系列中,我將探討台灣常見的幼教文本(書或影音節目)對兒童與幼兒可能的道德影響,以做為父母選用教學娛樂文本時的參考。我預計先推出三篇,如果讀者朋友對於某些卡通或書籍有興趣,則可透過集資系統的相關方案提出建議。
我將先摘要選定文本中的倫理現象,並對這些現象提出進一步的分析說明,與評價此文本對幼童道德層面的可能影響。在第一篇中,我將探討《湯瑪士小火車》這個文本。
主題:《湯瑪士小火車》
版本:MOMO親子台系列
卡通單元劇,每單元實體內容約八分半鐘,講述一堆小火車在多多島的工作與生活故事,通常於故事單元中會經歷一些挫折,並在反省後獲得知識成長。每單元都有一個道德結論,小火車會隨之展開新生活。
1. 在每一集中,小火車通常會經歷「自我主張」、「此主張引發行動」、「行動帶來意料外的後果」、「承受後果」、「反省並得到改善結論」的過程。採順敘法。
2. 小火車犯錯通常不是基於惡意,而是無知或是善意,但思考短淺。
3. 通常在問題發生前,會有善意的提醒者,如該單元主角之外的其他小火車,或胖、瘦兩位人類總管。
4. 出現惡果前會有許多警示的物理或自然現象,但主角小火車都會忽略這些常由口白先生提示的現象,而造成問題惡化。
5. 小火車的觀察能力、整理資訊能力、道德判斷能力,約為人類的4-7歲階段。
6. 當小火車察覺行為惡果後,常會作出「真是丟臉呀」的自我評論,同時也會收到人類給予的「你造成了混亂與延誤」等批評。
7. 主角小火車會表明後悔沒有聽別人的建議,並改採建議以修正行為。不論小火車的原本個性設定為何,悔改的程度多是一致的。
8. 小火車會以做為「有用的幫手」為自身的存在目標。
9. 不太有死亡觀點,而離別是可能再見面的。
Photo Credit: nakashi @Flickr BY SA 2.0
非常「行為倫理學式」的道德卡通劇。就我看來,這真是部「有夠英國風」的產品,充滿英國經驗主義與情緒論的特色。但它本來就是英國人的產品呀!多多島有橋可以通往英格蘭的。
一些道德批評家可能認為《湯瑪士小火車》不斷強調「真是丟臉呀!」「你造成了混亂與延誤!」「做個有用的幫手!」這種教條會造成幼童奴化,缺乏反思能力,失去創意,甚至不敢對抗社會壓迫。
但我認為本劇的觀看者,多半是學齡前到小學低年級的幼童,這種「客層」會使上述這種批評無法成立。首先,約四到七歲的兒童,其大腦發展程度通常還沒有辦法建構出完整的道德論證,並與成年人對辯,因此這階段的兒童在道德議題上展現的不滿,多半是情緒的對抗。
若真有這階段的兒童發展出理論對抗的能力,像是能引用理論與成人進行道德辯論,那麼他可能就看不下去《湯瑪士小火車》了,因為他的思考速度會遠比卡通主角的推理進程要快,小火車的愚蠢會讓他不耐煩。
我相信沒有家長會強制小朋友觀看《湯瑪士小火車》,所以看得下去的小孩,通常都是道德思考發展與推理速度和《湯瑪士小火車》中主角小火車一致者,而他們在這階段,是要透過不斷的嘗試錯誤與大人的隨時指導,來初步建立對於社會生活、秩序規則的理解,以及這些規則存在理由的概念──和小火車一樣。
因此,雖然「做個有用的幫手!」的確會讓左派一點的人看了就不爽,覺得很「奴」,但在四到七歲的「惡魔階段」,能透過行為的挫敗來學到修正的必要性與規範存在的意義,特別是「不用親自來做」就能學會這些概念,其實是有正面價值的。
但如果二十幾歲還覺得《湯瑪士小火車》講的就是人生真理,那你的人生一定出問題了。
此外,德行論者可能會在意這些小火車於故事中,其「人格」似乎沒有什麼增長,每一單元都可以是第一集,也總是一再犯錯。的確,小火車的個性前後(故事是有時間軸的)並沒有明顯差別,其行為的錯誤層級一直都很low,看起來是沒有成長的。
但每單元八分鐘這麼短的時間,加上幼童的理解力,其實只能突顯一組行為問題。如果你要用連續劇的方式來說故事,四到七歲的小朋友是否能有這麼長期的注意力來維持一種脈絡性的關注,其實是大有疑議的。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考量,製作方才讓本劇成為「行為倫理學」的產品,而不是惡意忽略了對人格的關懷。
破碎的單元也可能是製作者為了讓觀眾隨時「能」入手所做的安排,小孩不需要從第一集開始看,也能看得懂。因此太過關注小火車的人格,其實意義不大,無法透過學習錯誤而有更多的成長,也不奇怪,因為這個階段的小孩(只和小火車智力類同者)也不太容易透過一兩次的「試錯」就養成德行,甚至改變人格。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小火車與人類的互動,其實暗指的是幼童與成年人之間的溝通關係。總管或常見的人類角色,可類比為幼童的「親人」,能給予關懷、原諒與指導,而其他的人類通常無法和小火車直接交談,這可能暗喻「陌生人」是不可溝通的。
有趣的是,小火車的司機們似乎是個獨立的存在,類似NPC,只有機械性而無人性。他們通常不會出面解決小火車的問題,甚至只會執行小火車的錯誤想法。
就成人的觀點來看,小火車犯的錯,其實就是司機犯的錯,但因為本劇把小火車擬人化,為了避免出現雙重主體的混淆,司機這種「真正的人」就只能退位、消失了。這些司機們展現出獨立行動力,在我印象中只有幫忙提水滅火。因為小火車辦不到。但這也是口白哥帶過的。
本劇比較讓人遺憾的一點,是對於「合作」的部份談的較少,包括實體的分工與口語上的溝通。缺少實體分工,大概是火車頭本來就少有分工合作機會,只有在特殊功能車頭(挖土機、吊車)出現的單元,才會涉及這一部份。而缺乏口語溝通,很少看到討論與議事的情境,則可能和火車運作的空間設定(只有在機廠或車站才能多車聊天)與小火車的智力程度有關。
這可能讓觀看節目的小朋友把道德事務想像成只有自己一人的孤立情境,但實際上,他們從幼稚園階段開始,就已經面臨與他人合作、互動、溝通的問題。但我們本就無法要求一個卡通劇教遍所有道德領域的事,於此只是要提醒家長,不要只用這卡通來教小孩。
Photo Credit: Alpha @Flickr BY NC 2.0
就道德學習的角度來說,本劇可以讓三到八歲的小孩收看,但一天不要超過半小時(三集),原因當然是健康層面的。太小的(小於兩歲半)孩子可能看不懂其中的道德喻意,只是在看火車跑動和物件變化;超過九歲若還在堅持收看,而且不願與他人討論內容,則可能要請其他專業者評估其發展狀況。
建議家長可以在觀看後與小孩討論一次故事脈絡,包括小火車犯了什麼錯,有誰提醒或警告過他,最後造成什麼負面後果,然後該如何修正。你也可以與小孩討論每台小火車的個性,如愛說謊、愛嚇人,或是自大、衝動等等,讓他們瞭解這些人格特質與負面行動之間的因果關係。
如果小孩有在固定收看,那閒來無事時,你也可以和小孩聊一聊劇中角色與曾經發生的故事,讓他們回憶劇中的道德事件,使他們對於行為對錯及其影響的理解更加深化。
搭配家長的講解,本劇的確可能讓不願接受道德規則的小孩理解這些規則背後的經驗性原理。因此,家長若平日都是以「權威式」方法教導道德(「大人說,你就做!」「等你長大你就知道!」),而且成效不彰,那觀看本劇就有機會讓孩子理解這些規則的存在理由。
最後提醒一點,要小孩覺得本劇好看,才能產生連帶的正面效果。如果小孩覺得不好看,那也不需要強迫他們看,這只是卡通,不是「藥」。真正的道德教育還是要從平日的實際生活中展開。
本系列的下一篇,我要來談日本的繪本「包姆與凱羅」(バムとケロ)系列。
延伸閱讀:
封面圖片來源:Kids Games Channel - Videos for Kids CC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