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以為父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力非常大,至少在嬰幼兒以及小學階段好像的確是如此,但是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上了中學,逐漸長大成熟,變成獨立的個體,為了融入社會而準備時,同儕的影響力將會取代父母,甚至我們恐怕會很震驚的面對這個事實──孩子長大變成什麼樣子,跟父母親沒有太大關係,而跟他們所交的朋友有關。 最近這幾年有非常多研究報告指出,人的社會化、人格發展以及文化傳承等等,都在同儕團隊中形成,換句話說,孩子與他們的同伴所共享的世界,是塑造他們行為和性格的地方,同儕團體決定了孩子以後會是什麼樣的人,而不是他的父母。 這個結論或這個事實,乍聽之下或許唐突得令人無法置信,但是我們諺語不就有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嗎?自古以來傳誦的「孟母三遷」也不是一再提醒我們,假如是父母親決定孩子的人格,那麼,就算孟母不搬家,孟子的教養也應該沒有問題才對啊?為什麼她要不厭其煩地一搬再搬呢?因為孟母知道幫孩子選擇一起遊戲、一起玩耍、一起成長的玩伴比父母本身的影響來得重要啊! 因此,我自己在孩子不同階段的成長中,從幼稚園、小學一直到現在上了中學,都非常認真而且「偷偷地」幫他們選擇與建構一起學習與生活的同儕團體。 一般而言,可以先從附近的鄰居(社區或左鄰右舍)以及幼稚園或小學的玩伴裏,看看有沒有這些孩子的家長價值觀或人品理念與我們相近的,在課餘或假日找機會辦些活動邀請他們來參加。 也可以參加社團,從社團朋友的孩子裏來尋找,當然我們欣賞的同事或觀念相同的親戚,若是他們的孩子年齡與我們的孩子相近,也都是邀請的對象。 因為孩子自己本身對同伴也有好惡,跟大人一樣,有時候彼此頻率不對,怎麼看就是不對眼。因此,或許我們要從不同關係圈裏嚐試過許多次,才能尋找到一小群一小群孩子們彼此也能相處自在的同伴。 這些年來,我們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不管是在課業上,或者才藝能力的培養,甚至生命視野的開展,都是邀請整群孩子一起參與。因此,根據活動屬性不同,這些同儕團體的人數從四、五位到七、八位不等,大概每個成長階段都會保持二到三個同儕學習團體。 現在是暑假,正好是我們幫孩子挑選與建構同儕玩伴最好的機會,尤其若是聯合幾個家庭的孩子,到彼此的家裏,一起輪流住,只要每個家庭負責照顧這群孩子三到五天(對父母而言單單這幾天的休假若是事先計劃,應該可以排得出來的),父母就可以享受大半個月沒有孩子在身邊的「單身」生活,最重要的是可以趁機建立起孩子的童年玩伴以及體驗不一樣的假期(詳細請見「讓孩子有真正的暑假」)。 我發覺,即便在學習某個科目或某項才藝,只要孩子和他們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的話,整個過程會像是在玩耍,而且在彼此激勵下,學習態度也會更積極、更主動。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些「共學團體」的同伴,最好不要有同班同學,最好連讀同一個學校都要避免。因為孩子面對同校同班同學,有形無形中都會比較與競爭,因此難免會有壓力,而且有些心底話、私密事,也担心被傳到班上其他同學或老師耳裏。所以,在我幫孩子建構的這些共同成長的玩伴,彼此都是來自不同學校或班級,在考試前的假日一起溫書彼此討論,平常則會安排一起看表演、展覽或討論課外書或電影。 其實假日時,許多父母親本來就會帶著孩子參加活動或到戶外走一走,有時候覺得,當我們只陪著自己孩子或看展覽時只跟自己孩子講解,不如多邀請幾個孩子一起,我們會訝異地發現,當我們對著一群孩子講話時,聽得最認真的反而是平常不見得甩我們的寶貝孩子,大概他們會害怕自己的父母親在同伴面前漏氣,所以反而聽得特別專注。 的確,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對於同伴的反應,遠比家長的嘮叨來得關注許多。有位朋友曾經感慨地說,她的孩子通過英文初級檢定後,她極力遊說孩子立即準備中級的檢定,教材也準備了,甚至也找了補習班甚至打算請家教,可是她的孩子無動於衷,說什麼也不想再考中級檢定。那位朋友也不好太勉強,只好放棄遊說。想不到某個星期日早上,她的孩子連續接到三通同學打來詢問有關初級檢定考的事情,掛斷電話後,她的孩子主動詢問說:「媽媽,請問中級檢定那時候考?」 我想這些研究報告沒有錯。孩子早期在家中所習得的經驗,不見得會影響他們以後的行為形態,因為兒童會把家中所學的視為與外面世界所需的規則沒關,因此當他們踏出家門時,可能會輕易地將這些東西拋棄,就像他們一出門就立刻把媽媽強迫她們帶的傘或穿的毛衣或外套脫掉一樣。 幫孩子找一些共同學習的同伴,是父母親很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