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三篇說的都是一對一的進行方式,也就是所謂的個別心理諮商或治療,其實還有所謂的團體課程,假如有帶孩子參與早療的經驗,說不定就上過這樣的課程。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兩種課程的差別,包含各自的特點、好處與缺點。最後也來分享一下,在家跟孩子玩不同類型遊戲有哪些幫助。
個別心理諮商:我們可以想像成一種客製化的服務,因為心理師完全針對孩子個別的需求來規劃諮商的目標,也會隨時依照孩子的改變、父母的期待與心理師本身的評估,進行機動性的調整。因此可以完全依照孩子本身的困擾,例如容易因為過度焦慮而退縮,容易因為挫折就大發脾氣,經常挑戰大人的底線,有明顯的同儕相處困難等。這些狀況通常都可能造成親子、師生、手足、同儕間的相處困難,因此如果參與了團體課程,有比較大的風險會造成適應困難,例如干擾課程的進行,造成同儕的不滿或引發衝突,也有可能因為這些挫折而影響參與活動的意願。因此以人際關係的困擾來說,個別諮商可以讓孩子在被包容與接納的前提下調整自己的互動行為,但是相較於團體課程,可能比較缺乏實際與同儕互動演練的機會。
團體課程:團體課程的類型非常多樣化,同樣取決於孩子的需求與父母的期待,最常見的就是情緒與人際互動團體,也可能會有注意力訓練團體、正念團體、自閉症的社交訓練團體、親子繪本團體。一般的流程會有個初步的面談,幫助心理師了解孩子的狀況與需求,再安排適合參加的團體,假如遇到前面提到的同儕相處的嚴重困難,就可能會建議先接受一對一的心理諮商。孩子的困難在個別諮商中可以獲得較多包容,但是同儕在不瞭解或難以忍受的情況下,就可能排擠、孤立甚至霸凌孩子。所以團體課程最大的好處就是更接近現實生活的經驗,透過與同齡孩子實際的演練,可以幫助孩子更快學到該怎麼做。當孩子在團體課程中發生衝突,或是因為挫敗而哭了起來,其實是最棒的學習機會,心理師就會引導孩子看到自己怎麼了,為什麼難過、生氣,需要先單獨冷靜,還是願意再嘗試繼續參與活動,也引導團體其他孩子來思考這時候該怎麼辦,創造互相包容、體諒與同理的氛圍。
我有辦法成為孩子的大玩偶嗎
熟練自己的感官與大小肌肉: 幼兒可能會喜歡搖一搖手上沙鈴、丟擲小皮球、滑動小汽車、扮鬼臉,對成年人來說可能沒什麼,學習如何運用自己的感官、肌肉來跟這個世界互動。例如發現越用力就可以丟的越遠,不同的角度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扮鬼臉可以讓大人笑出來,大致來看,這類遊戲可以培養手眼協調、大肌肉、小肌肉的運用能力。如果想要陪孩子玩,可以模仿孩子的遊戲動作,依照孩子的能力慢慢做變化,由大人先示範再讓孩子試試看,一方面增加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讓孩子練習更多樣化的手眼協調與肌肉控制,例如互相丟球,用不同的方式移動小汽車,以不同的節奏拍手、踏步、跳舞。
尋求親子間的互動與連結: 「馬麻,我好無聊,陪我玩」、「把拔,你要去哪裡,我也要去」、「玩躲貓貓,你當鬼」,有太多時候會出現類似的對話,只是父母可能會無奈於等等急著要出門、累得快要睡著、忙著做家事,那孩子的狀態呢?孤單、寂寞、無聊、分離焦慮都有可能,但是孩子不可能像個大人說「我們需要談一談」,那大概是青少年之後的事了。孩子會發明各式各樣的遊戲來增加跟父母互動的機會,躲貓貓、鬼抓人就滿典型的,因為在追趕跑跳的過程,就需要隨時注意、尋找孩子的存在。
如果真的打算一起玩,那就讓孩子主導遊戲並積極參與,可以請孩子說出遊戲方式、遊戲規則,大人只需要熱情融入,所以最好暫時把家事或工作放在一邊,回想小時候的感覺就會比較自在。例如一起與孩子大笑、驚呼,像是「哇,我看到你囉,就快抓到你了,哈哈」、「哇,要被發現了,我要趕快跑」。有些時候不需要擔心要特別騰出完整的時間,就算只是幾分鐘,以真誠的口氣回應孩子的需求或分享的任何事物,例如「哇~~你畫出了一隻看起來好厲害的大象」、「你想要給我看你蓋出來的城堡,如果可以住進去一定很好玩」、「你想要讓我知道你已經可以自己穿衣服了」。
讓好奇寶寶獲得自信的來源: 還記得最經典的扮家家酒嗎,為什麼孩子會想要嘗試各種角色、職業,從裡面模仿各種動作,「假裝你是醫生,我是病人」、「壞人被警察關在南極了」、「這是我的好朋友,我們要一起野餐」。這些遊戲對話有很多層意義,例如重現最近的生活經驗,對各種人事物感到好奇,透過自由選擇不同的角色來獲得自信。首先一樣忘記自己是個大人,讓孩子主導,自己積極參與其中,如果沒有特別的情緒困擾,這種時候可以練習的能力也很多樣化。當孩子給予指令,就可以請孩子說出「請你幫我…」、「謝謝你」,當然自己讓孩子幫忙的時候也要做出同樣的回應,才能讓孩子習慣。最常見的另一種練習就是輪流與分享,例如可以用同伴的口氣表達「我也想要玩,你可以教我嗎?」、「哇,你煮的看起來好好吃唷,我也想要」。
幫助孩子從不舒服的情緒中療癒自己: 超級英雄拯救被挾持的人質,拿著奶瓶或食物餵養小娃娃或動物,醫師幫病人打針或開刀,這些幫助別人、照顧別人的劇情,有時候是孩子重新經歷受到傷害的過程,例如被打針而感到害怕、被同學欺負感到難過,孩子以這樣的方式說出自己的經驗,也宣洩自己的情緒。有時候孩子扮演有力量的角色,例如超級英雄、醫師、照顧的大人,讓自己有掌控感,此時大人就可以扮演被照顧或被幫助的角色。
這類的主題出現時,比較間接的可以借用孩子的故事試著翻譯孩子的心情,例如「他跌倒了看起來好痛哦,這樣怎麼辦啊」、「她被罵了一定很難過,老師怎麼可以這麼兇,我們要怎麼安慰她呢?」、「天啊竟然被壞人抓走了,可是你好厲害耶,決定自己出動來救人!」。
比較直接的可以透過孩子看起來可能不洽當的舉動或強烈的情緒表現,幫助孩子說出內心真正的感受。當孩子在遊戲中打人、摔東西、躲起來、大叫「我討厭xxx!」,先溫和而堅定地抱著孩子,讓孩子的安全的情況下好好發洩,如果出現了淚水,這就好像刺蝟般的外殼掉下來,原本隱藏的害怕、委屈、失望、緊張,就可以鼓勵孩子運用不同的媒介,例如黏土、畫圖、玩偶表達出來。
歡迎來參觀臉書粉絲專業唷: https://www.facebook.com/cksinger.psy/
還有IG: https://www.instagram.com/cksinger.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