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把拔馬麻下定決心要帶孩子來尋求幫助(4)—還可以為孩子做些什麼呢?

更新於 2024/10/0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前面三篇說的都是一對一的進行方式,也就是所謂的個別心理諮商或治療,其實還有所謂的團體課程,假如有帶孩子參與早療的經驗,說不定就上過這樣的課程。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兩種課程的差別,包含各自的特點、好處與缺點。最後也來分享一下,在家跟孩子玩不同類型遊戲有哪些幫助。

個別心理諮商:我們可以想像成一種客製化的服務,因為心理師完全針對孩子個別的需求來規劃諮商的目標,也會隨時依照孩子的改變、父母的期待與心理師本身的評估,進行機動性的調整。因此可以完全依照孩子本身的困擾,例如容易因為過度焦慮而退縮,容易因為挫折就大發脾氣,經常挑戰大人的底線,有明顯的同儕相處困難等。這些狀況通常都可能造成親子、師生、手足、同儕間的相處困難,因此如果參與了團體課程,有比較大的風險會造成適應困難,例如干擾課程的進行,造成同儕的不滿或引發衝突,也有可能因為這些挫折而影響參與活動的意願。因此以人際關係的困擾來說,個別諮商可以讓孩子在被包容與接納的前提下調整自己的互動行為,但是相較於團體課程,可能比較缺乏實際與同儕互動演練的機會。

團體課程:團體課程的類型非常多樣化,同樣取決於孩子的需求與父母的期待,最常見的就是情緒與人際互動團體,也可能會有注意力訓練團體、正念團體、自閉症的社交訓練團體、親子繪本團體。一般的流程會有個初步的面談,幫助心理師了解孩子的狀況與需求,再安排適合參加的團體,假如遇到前面提到的同儕相處的嚴重困難,就可能會建議先接受一對一的心理諮商。孩子的困難在個別諮商中可以獲得較多包容,但是同儕在不瞭解或難以忍受的情況下,就可能排擠、孤立甚至霸凌孩子。所以團體課程最大的好處就是更接近現實生活的經驗,透過與同齡孩子實際的演練,可以幫助孩子更快學到該怎麼做。當孩子在團體課程中發生衝突,或是因為挫敗而哭了起來,其實是最棒的學習機會,心理師就會引導孩子看到自己怎麼了,為什麼難過、生氣,需要先單獨冷靜,還是願意再嘗試繼續參與活動,也引導團體其他孩子來思考這時候該怎麼辦,創造互相包容、體諒與同理的氛圍。

我有辦法成為孩子的大玩偶嗎

熟練自己的感官與大小肌肉: 幼兒可能會喜歡搖一搖手上沙鈴、丟擲小皮球、滑動小汽車、扮鬼臉,對成年人來說可能沒什麼,學習如何運用自己的感官、肌肉來跟這個世界互動。例如發現越用力就可以丟的越遠,不同的角度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扮鬼臉可以讓大人笑出來,大致來看,這類遊戲可以培養手眼協調、大肌肉、小肌肉的運用能力。如果想要陪孩子玩,可以模仿孩子的遊戲動作,依照孩子的能力慢慢做變化,由大人先示範再讓孩子試試看,一方面增加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讓孩子練習更多樣化的手眼協調與肌肉控制,例如互相丟球,用不同的方式移動小汽車,以不同的節奏拍手、踏步、跳舞。

尋求親子間的互動與連結: 「馬麻,我好無聊,陪我玩」、「把拔,你要去哪裡,我也要去」、「玩躲貓貓,你當鬼」,有太多時候會出現類似的對話,只是父母可能會無奈於等等急著要出門、累得快要睡著、忙著做家事,那孩子的狀態呢?孤單、寂寞、無聊、分離焦慮都有可能,但是孩子不可能像個大人說「我們需要談一談」,那大概是青少年之後的事了。孩子會發明各式各樣的遊戲來增加跟父母互動的機會,躲貓貓、鬼抓人就滿典型的,因為在追趕跑跳的過程,就需要隨時注意、尋找孩子的存在。

如果真的打算一起玩,那就讓孩子主導遊戲並積極參與,可以請孩子說出遊戲方式、遊戲規則,大人只需要熱情融入,所以最好暫時把家事或工作放在一邊,回想小時候的感覺就會比較自在。例如一起與孩子大笑、驚呼,像是「哇,我看到你囉,就快抓到你了,哈哈」、「哇,要被發現了,我要趕快跑」。有些時候不需要擔心要特別騰出完整的時間,就算只是幾分鐘,以真誠的口氣回應孩子的需求或分享的任何事物,例如「哇~~你畫出了一隻看起來好厲害的大象」、「你想要給我看你蓋出來的城堡,如果可以住進去一定很好玩」、「你想要讓我知道你已經可以自己穿衣服了」。

讓好奇寶寶獲得自信的來源: 還記得最經典的扮家家酒嗎,為什麼孩子會想要嘗試各種角色、職業,從裡面模仿各種動作,「假裝你是醫生,我是病人」、「壞人被警察關在南極了」、「這是我的好朋友,我們要一起野餐」。這些遊戲對話有很多層意義,例如重現最近的生活經驗,對各種人事物感到好奇,透過自由選擇不同的角色來獲得自信。首先一樣忘記自己是個大人,讓孩子主導,自己積極參與其中,如果沒有特別的情緒困擾,這種時候可以練習的能力也很多樣化。當孩子給予指令,就可以請孩子說出「請你幫我…」、「謝謝你」,當然自己讓孩子幫忙的時候也要做出同樣的回應,才能讓孩子習慣。最常見的另一種練習就是輪流與分享,例如可以用同伴的口氣表達「我也想要玩,你可以教我嗎?」、「哇,你煮的看起來好好吃唷,我也想要」。

幫助孩子從不舒服的情緒中療癒自己: 超級英雄拯救被挾持的人質,拿著奶瓶或食物餵養小娃娃或動物,醫師幫病人打針或開刀,這些幫助別人、照顧別人的劇情,有時候是孩子重新經歷受到傷害的過程,例如被打針而感到害怕、被同學欺負感到難過,孩子以這樣的方式說出自己的經驗,也宣洩自己的情緒。有時候孩子扮演有力量的角色,例如超級英雄、醫師、照顧的大人,讓自己有掌控感,此時大人就可以扮演被照顧或被幫助的角色。

這類的主題出現時,比較間接的可以借用孩子的故事試著翻譯孩子的心情,例如「他跌倒了看起來好痛哦,這樣怎麼辦啊」、「她被罵了一定很難過,老師怎麼可以這麼兇,我們要怎麼安慰她呢?」、「天啊竟然被壞人抓走了,可是你好厲害耶,決定自己出動來救人!」。

比較直接的可以透過孩子看起來可能不洽當的舉動或強烈的情緒表現,幫助孩子說出內心真正的感受。當孩子在遊戲中打人、摔東西、躲起來、大叫「我討厭xxx!」,先溫和而堅定地抱著孩子,讓孩子的安全的情況下好好發洩,如果出現了淚水,這就好像刺蝟般的外殼掉下來,原本隱藏的害怕、委屈、失望、緊張,就可以鼓勵孩子運用不同的媒介,例如黏土、畫圖、玩偶表達出來。

歡迎來參觀臉書粉絲專業唷: https://www.facebook.com/cksinger.psy/

還有IG: https://www.instagram.com/cksinger.psy/

分享幾年下來的兒童臨床工作經驗,花了很多時間沉浸在孩子遊戲中的想像世界,也同樣花了很多時間與爸爸媽媽們一起討論,期待這些故事與經驗,帶給父母更美好的教養,也帶給孩子更幸福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經參加過一場藝術治療的課程,到現在我還記得,發下媒材後大家面面相覷,然後講師就說了「你們都有藝術恐懼症」。我沒有受過任何繪畫的專業訓練,現在的年齡也已經無法像孩子一樣,用純真的想像力與態度來隨意塗鴉,總會習慣性預先思考構圖、配色、輪廓,再看著自己畫出來的結果尷尬笑出來,直到我開始接觸禪繞畫...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就是很煩躁,心情莫名其妙的不好,想像一下這種心情不好,偏偏發生在上班的時候,這時候該怎麼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進而找回自己的力量來面對與解決困擾呢?
成人可以為自己選擇要不要安排諮商,因為主角是自己,當然是直接與心理師討論任何問題。孩子的狀況就不一樣了,通常都是大人決定的,而且諮商過程發現的任何變化,心理師與父母都需要合作來討論,包含諮商過程對孩子的觀察,父母對孩子變化的觀察,以及父母更在意的,到底該怎麼做,所以這次要來分享親職諮詢。
心理師最令人好奇的一部分,就是接觸精神病患的經驗,想要問的問題很可能來自電影或新聞中的刻板印象,神秘、恐懼、暴力、瘋狂。這篇文章想要回應這樣的好奇,也幫我自己整理過去在醫院的經驗,同時分享給任何想要成為心理師的朋友,雖然這只是我自己一部分的經驗,但至少可以想像一下在醫院精神科病房工作的樣貌。
如果順利進行了幾次,孩子可能會開始期待每個星期的「心理課」,這時候如果問孩子都在做些什麼,孩子大概會告訴把拔馬麻,我們一起玩扮家家酒、畫畫、樂高積木…等。會不會感到很疑惑,不是在心理諮商嗎,這樣我在家裡陪孩子玩就好了啊。 先來引用一下遊戲治療大師Garry L. Landreth的經典形容,「鳥飛
很多時候仍然忐忑不安,可能會想到下面這些問題: 1. 我的孩子有嚴重到需要找「心理醫生」嗎? 2. 萬一要吃藥怎麼辦,會不會變成依賴啊? 3. 老師一直叫我們帶孩子來看,可是在家裡還好啊? 4. 這樣是不是過動兒或自閉症啊? 5. 孩子這麼小要怎麼諮商? 6. 諮商要看幾次才會好?
曾經參加過一場藝術治療的課程,到現在我還記得,發下媒材後大家面面相覷,然後講師就說了「你們都有藝術恐懼症」。我沒有受過任何繪畫的專業訓練,現在的年齡也已經無法像孩子一樣,用純真的想像力與態度來隨意塗鴉,總會習慣性預先思考構圖、配色、輪廓,再看著自己畫出來的結果尷尬笑出來,直到我開始接觸禪繞畫...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就是很煩躁,心情莫名其妙的不好,想像一下這種心情不好,偏偏發生在上班的時候,這時候該怎麼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進而找回自己的力量來面對與解決困擾呢?
成人可以為自己選擇要不要安排諮商,因為主角是自己,當然是直接與心理師討論任何問題。孩子的狀況就不一樣了,通常都是大人決定的,而且諮商過程發現的任何變化,心理師與父母都需要合作來討論,包含諮商過程對孩子的觀察,父母對孩子變化的觀察,以及父母更在意的,到底該怎麼做,所以這次要來分享親職諮詢。
心理師最令人好奇的一部分,就是接觸精神病患的經驗,想要問的問題很可能來自電影或新聞中的刻板印象,神秘、恐懼、暴力、瘋狂。這篇文章想要回應這樣的好奇,也幫我自己整理過去在醫院的經驗,同時分享給任何想要成為心理師的朋友,雖然這只是我自己一部分的經驗,但至少可以想像一下在醫院精神科病房工作的樣貌。
如果順利進行了幾次,孩子可能會開始期待每個星期的「心理課」,這時候如果問孩子都在做些什麼,孩子大概會告訴把拔馬麻,我們一起玩扮家家酒、畫畫、樂高積木…等。會不會感到很疑惑,不是在心理諮商嗎,這樣我在家裡陪孩子玩就好了啊。 先來引用一下遊戲治療大師Garry L. Landreth的經典形容,「鳥飛
很多時候仍然忐忑不安,可能會想到下面這些問題: 1. 我的孩子有嚴重到需要找「心理醫生」嗎? 2. 萬一要吃藥怎麼辦,會不會變成依賴啊? 3. 老師一直叫我們帶孩子來看,可是在家裡還好啊? 4. 這樣是不是過動兒或自閉症啊? 5. 孩子這麼小要怎麼諮商? 6. 諮商要看幾次才會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在等待餐點、排隊的時候,你有沒有辦法不拿手機或平板給孩子玩? 如果完全不用道具、沒有玩具,你可以跟孩子玩什麼打發時間呢? 分享我和孩子出門在外,0道具的親子小遊戲,馬上學起來,保證好用!
Thumbnail
不打罵不威脅恐嚇利誘羞辱小孩,那是要怎麼教小孩啊? 剛開始帶親子共學團體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有團員這樣問。 於是我去找《父母效能訓練》,找《非暴力溝通》的書來跟他們一起讀,協助父母(照顧者)增能,就是說,這個世界上除了打罵威脅恐嚇利誘羞辱之外,還是有其他方式可以「教」小孩的,如果真的很想教的話..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心理遊戲在雙人互動中的表現與特徵。尤其聚焦於人際關係中的心理遊戲,透過象徵性對話揭示不清不楚的曖昧訊息如何成為誘餌,使雙方陷入互相挑釁的局面。讀者將瞭解到如何識別心理遊戲的過程與結局,並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人際互動中的心理挑戰。
Thumbnail
網路上不時會看到一些媽媽向網友求助:「我的孩子都不喜歡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到底該怎麼辦呢?」 當我們看到這個問題而亟欲協助這位媽媽找出解方的同時,是否能轉換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為什麼一定要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才是好玩?難道自己一個人自得其樂不行嗎?」 或許你已經看出問題所在,意即我們
Thumbnail
沙龍房間導覽 德意志黑眼圈沙龍分享的內容包括德國生活、戀愛感情、閱讀及創作。 ➡️對德國生活、社會現況有興趣 👉 德國大小事 ➡️想知道怎麼調整戀愛思維、打造戀愛體質 👉 感情教練 往下拉閱讀感情教練詳細介紹 👇 ➡️聊聊AI繪圖運用和創作電子書上架通路 👉 AI輔助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在等待餐點、排隊的時候,你有沒有辦法不拿手機或平板給孩子玩? 如果完全不用道具、沒有玩具,你可以跟孩子玩什麼打發時間呢? 分享我和孩子出門在外,0道具的親子小遊戲,馬上學起來,保證好用!
Thumbnail
不打罵不威脅恐嚇利誘羞辱小孩,那是要怎麼教小孩啊? 剛開始帶親子共學團體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有團員這樣問。 於是我去找《父母效能訓練》,找《非暴力溝通》的書來跟他們一起讀,協助父母(照顧者)增能,就是說,這個世界上除了打罵威脅恐嚇利誘羞辱之外,還是有其他方式可以「教」小孩的,如果真的很想教的話..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心理遊戲在雙人互動中的表現與特徵。尤其聚焦於人際關係中的心理遊戲,透過象徵性對話揭示不清不楚的曖昧訊息如何成為誘餌,使雙方陷入互相挑釁的局面。讀者將瞭解到如何識別心理遊戲的過程與結局,並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人際互動中的心理挑戰。
Thumbnail
網路上不時會看到一些媽媽向網友求助:「我的孩子都不喜歡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到底該怎麼辦呢?」 當我們看到這個問題而亟欲協助這位媽媽找出解方的同時,是否能轉換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為什麼一定要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才是好玩?難道自己一個人自得其樂不行嗎?」 或許你已經看出問題所在,意即我們
Thumbnail
沙龍房間導覽 德意志黑眼圈沙龍分享的內容包括德國生活、戀愛感情、閱讀及創作。 ➡️對德國生活、社會現況有興趣 👉 德國大小事 ➡️想知道怎麼調整戀愛思維、打造戀愛體質 👉 感情教練 往下拉閱讀感情教練詳細介紹 👇 ➡️聊聊AI繪圖運用和創作電子書上架通路 👉 AI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