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偉人傳記及相關小說的人,大概很難不對《迷宮中的將軍》這部小說的寫作風格產生疑惑,因為小說情節並不是強調玻利瓦爾如何解放南美洲,也不在突顯他中年縱橫政壇的輝煌事跡,而是著眼在這位英雄的健康與事業都處於窮途末路的時刻。
馬奎斯筆下的將軍既沒有一些人士(如:卡爾‧馬克思)宣稱的權謀狡詐,也沒有被一般人美化的神聖氣質。我看到馬奎斯試圖重建的玻利瓦爾形象,是一個混雜神聖與猥瑣的集合體,匯集多種正、反特質於一身的人,而且我們極難用一組詞彙形容,也很難用正、邪或是功過幾開的方式論斷其人品及畢生成就。
西蒙‧玻利瓦爾率軍反抗西班牙殖民者,試圖建立涵蓋中南美洲的巨大共和國,但壯志未酬,死前,其控制的南美洲領土逐漸紛崩離析,裂解成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等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世紀初拉丁美洲獨立戰爭中,西蒙·玻利瓦爾創建並領導的聯合委內瑞拉和新格拉納達的國家,名為「哥倫比亞共和國」。其地域包括今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巴拿馬,以及哥斯大黎加、秘魯、巴西、圭亞那的小部分。1819年底成立,1831年解體。(引用中文維基百科「大哥倫比亞共和國」詞條。)
這本酷似傳記的小說,依舊有馬奎斯慣用的手法──常讓時空隨作者敘述或小說人物的回憶,靈活流動、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開頭模式。
小說的開頭不是寫將軍眼下所見的事物,也不是作者全知觀點的時空描述,卻以將軍的僕人何塞‧帕拉西奧斯所見到的畫面作為起點。作者先描寫將軍「赤裸身體,睜著眼睛在浴缸的淨化水中漂浮著」這種奇怪的舉動,然後寫這名僕人的解讀與反應,再寫將軍眼中的僕人是什麼樣子,做了什麼動作。作者悄悄地將小說視角從僕人這個角色轉移到將軍身上,最後在開頭第一段的結尾,視角又再度回到作者。馬奎斯寫完將軍看見僕人「手裡托著一小杯由虞美人攙樹膠煎成的湯劑」之後,下面接的是「將軍兩手無力扶著浴缸的邊緣,像海豚似地從藥草水中冒了出來。實在想像不到,他的身體竟然虛弱到那般地步」這樣的敘述,又把讀者拉回到旁觀的位置。
至於時空流動,作者的安排也頗有創意,最典型的是,小說結尾,先是透過將軍之眼,鋪陳其死亡場景,然後作者語不驚人死不休地寫道:「無情的八角鐘像脫繮的野馬,不可抗拒向十二月十七日飛奔,很快將指到將軍生命的最後一個下午的一點零七分」馬奎斯除了透過這段文字明確告訴我們:玻利瓦爾即將死亡,並且試圖營造一股壓迫感,激發讀者想要了解玻利瓦爾臨死前的心境及情景。
在處理將軍臨終一刻的感官上,馬奎斯的寫法相當不落俗套,用以下的句子敘述將軍死亡前的所見所聞:「那時將軍把交叉的雙臂放在胸前,開始聽到搾糖的奴隸們,以宏亮的聲音唱著清晨六點鐘的聖母頌,透過窗戶,他看到了天空中閃閃發光,即將一去不返的金星,雪山頂上的長年積雪,新生的攀緣植物,但下一個星期六,在因喪事而大門緊閉的邸宅裏,他將看不到那些黃色的鐘狀小花的開放,這些生命的最後閃光,在今後的多少個世紀內,這樣的生命將再也不會在人世間重現。」這部小說沒有一般英雄人物小說的誇張與裝模作樣──將偉人的死亡視為是某個時代結束的句點,或是賦予一股神秘、浪漫的色彩,強化這個人的獨一無二。
馬奎斯儘管熱愛、同情玻利瓦爾,仍然沒有避諱這位英雄明顯存在的性格弱點,例如:風流成性、脾氣爆躁、逞強好鬥、習慣將自己失敗及不順歸咎外在環境及他人的傾向。對於玻利瓦爾的生活怪癖,馬奎斯並非憑空編造,在允晨文化版本的附錄〈一本報復性的書:加西亞‧馬奎斯談《迷宮中的將軍》〉(作者:瑪麗亞‧埃爾維拉‧薩佩爾)就有馬奎斯詳述用心考察歷史文獻及訪問專家的過程。
不過,我覺得最精彩的,莫過於馬奎斯毫不隱諱將玻利瓦爾心口不一、棧戀權力,以及其在「專制獨裁」與「貫徹民主」之間搖擺不定的心態,用一些帶有詼諧色彩的句子淋漓盡致表現在讀者面前,例如第13頁的「將軍聲稱放棄政權的話都已經被編成了民歌,早在他宣誓就職總統的演講辭裡,他就用了一句模稜兩可的話來表露了他的這一思想:『我得到平靜的第一天,即我掌權的最後一天。』在以後的年代裡,他又多次發表這樣的宣言,而且是在極為相似的情況下,因此永遠也難以辨別他何時說的是真話。」馬奎斯也多次透過何塞‧帕拉西奧斯這名侍衛的口頭禪:「我主人的想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間接表現玻利瓦爾心口不一、反覆無常的行事風格。
當然,玻利瓦爾心口不一與反覆無常,馬奎斯也間接透過幾位軍官與玻利瓦爾的交談過程,以及各人的回憶,傳達給讀者這樣的訊息:玻利瓦爾心口不一與反覆無常,不全然是玻利瓦爾的個人問題,詭譎多變的政治情勢,以及其畢生執著的「建立永遠統一、自由的大美洲」政治理念,也是重要原因!總之,馬奎斯面對玻利瓦爾這位在南美洲各國享有盛名卻爭議不斷的歷史人物,沒有落入善惡二元對立的簡單評判標準,而是較為忠實呈現他的複雜、矛盾及臨死的心境,力圖呈現玻利瓦爾作為平凡人的一面。
玻利瓦爾是南美洲各國享有盛名且備受爭議的歷史人物。(圖片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