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本身就是一種擬像。從臨摹與再現可感知的實際物體、未知的事物、到展現自身的情感與想像。不像肖維岩洞的洞窟壁畫,米開朗基羅的聖殤、孟克的吶喊和皮卡丘的玩偶,皆是這個時空中佔有物質的存在,卻是不存在於現實的事物的擬像。不消說,機械複製的產物是擬像最好的例子。印刷品、相片、量產商品等,是前一個複製品的複製品,像兩面相對的鏡子裡產生的無限虛像。
另一方面,設計則模仿現實存有的事物,以其為依據進行發展。設計中的擬像是有形的物體和象徵意義的結合。然而,創造的過程可能不被視為擬像,因為感知和構思的過程是原創的,不可能一模一樣。因此,虛構事物和抽象情感的造物是擬像,但想像和感情不是。也就是說,
設計和藝術正在創造原創事物的擬像。
廣告是「真實」商品的擬像,虛擬該商品也許根本不存有的價值與意義。一個有著虛假符旨的符徵。就像「文青」與「粗框眼鏡」,消費者戴上這個符號,好似可以藉此得到這個符徵代表的意義。然而,這只證明了語言符號的任意武斷性。意義與實體的連結只是流動的、無邏輯聯繫、無須理據的命名遊戲。
真實與現實,對於現代的人類而言變得不再重要。你相信是真實的,才是真實。現實,不再是你實存的時間空間,而是體驗。虛擬世界模仿的不是現實的世界,而是仿造擬真不存在的世界。人類渴望的不是現實,而是超越現實。所以虛擬實境、擴增實境或是任何打破二維空間的科技,不會是在現實中體驗現實的工具,而是讓不可能發生在現實的發生,作為「體驗」。
如今的科技,還不足以讓擬像「逼真」到取代真實的體驗。但總有一天,科技能夠讓所有的感官相信,大腦接收到的刺激就是真實,像桶中之腦一樣活在夢境中。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布希亞認為後現代性是虛無主義的原因,因為這些想法告訴我們現實已死,面紗背後沒有任何東西,而我們都生活在楚門的世界。
想想,還有什麼比超現實變成現實,更令人興奮?又還有什麼比現實不再是現實,更讓人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