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以前也有不少報告的經驗,但是當「講師」對我來說還是一個很陌生的體驗。這次有幸受邀到我們教會幸福小組分享會中,分享「如何送禮」的心得,以及教大家實作手作禮物,時間 90 分鐘,參加人數 15-20 人。
這次就趁還記憶猶新的時候,簡單分享一下我在這次經驗當中,印象最深刻的三點體會吧!
一、健康管理不可少
我在報告的前一天,腸胃突然極度不適,雖然不至於上吐下瀉,但也是頭暈腦脹、肚子痛、一直反胃,走一點路就覺得很不舒服,也不太能動腦筋思考。好在要講的內容從一個多月前就一直在構建、準備得差不多了。但是也因為突如其來的生病,最後決定去掉投影片,用補充影片、口頭講解、實物介紹以及手頭實作的方式演講。
雖然最後的結果相當不錯,但是我覺得注重日常生活型態,了解自己如何長期保持健康還是不可忽略。例如自己每天睡幾個小時、幾點睡才能保持最高生產力?每天的哪個時段適合做甚麼樣的工作?當有很重要的工作/機會到來,要用甚麼樣的方式去紓解壓力,讓壓力值保持在激勵而非壓迫的範圍?
這些都是我平常一直在問自己的問題,也在不斷調整自己生活的步調。唯有維持健康的生活才能有持續的生產力,而不是油盡燈枯。
二、內容大於形式
如上所述,這次的工作坊中,並沒有使用投影片當作輔助的工具。雖然過往在幸福小組裡,帶手作也是直接介紹,只有比較複雜的一次折花做了幾頁 PPT,但這次畢竟是更為正式的一次分享會,就一直猶豫用甚麼樣的方式會更好、找的影片不知道能不能引起學員的共鳴。
在當天,我分享了大光教會的
[送禮物三大禁忌]這個影片來做開頭,引出我自己在幸福小組中送禮的三個訣竅「符合主題、投其所好、引起互動」。在看影片的過程,不僅聽到學員所發出的驚呼及心有戚戚焉的共鳴,並且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學員也很樂意和講員互動、問答。這提醒我很多時候太在乎投影片要精美、或是頁面要豐富,但是有時候,一個簡單精采的影片也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而整個活動的流程清楚、脈絡清晰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比起眼花撩亂的介紹,將很多經驗彙整成三點之後,不但更方便學員記憶,也更容易在未來更容易活用。
延伸閱讀:簡報心理學系列(八):從心理學看為什麼簡報常用三個重點比較好記?
三、做好紀錄,事半又功倍
在幸福小組的準備期,找禮物或是手作的點子會留下許多照片,另外因為要請款,也會留下價格、數量等紀錄,這些都是未來在抓人數、準播物資上很好的參考。雖然經驗豐富之後,就不太需要這些參考,就像大廚不需要食譜也能作菜,但是這些經驗的傳承可以幫助到其他的人,而且如果太久沒接觸、手生,也可以從回顧上手。
另外在活動的過程、結束,也會有很多照片,我自己喜歡在結束之後用照片集錦的方式做簡短的影片,不僅保留下當時珍貴的回憶,也是順便整理繁雜的照片,除了自己的照片,也一併把其他人拍照上傳的相片整理起來。
在平常上課或是看文章的時候,有覺得不錯的部分,我也會摘錄到 Evernote 中,讓 Evernote 成為我的第二大腦。畢竟如果甚麼事情都要靠記憶的話實在太辛苦了,而且也不一定準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下來還可以用關鍵字搜尋筆記不是比較輕鬆嗎?
延伸閱讀:跟過去的自己取經:用第二大腦高效率思考的系統方法
這些日常習慣,在這次的備課中讓我輕鬆很多,也讓我體會到臨時的補救跟長期的準備之間的差距。如果你還沒有這個習慣,不如就從現在開始,讓未來的你慶幸有過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