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一談到VI,八成會以為只是做做LOGO吧…
雖然不是視傳本科出身,但在踏入企劃領域之前,也在平面設計公司紮紮實實打滾過五年。
這樣的工作經驗,不僅成為從事行銷企劃與策展的超強助力,也讓我在同時面對業主與設計師時可以良性溝通,更能協助雙方構思方案與解決問題。
目前正擔任大陸一間博物館的規劃顧問,也遇到公共空間的設計階段。
所以,就趁機來聊聊這部份的實務概念囉!
Photo by London Design Museum
還是先正經介紹一下VI。
其實,VI屬於CIS裡的一環。
CIS 為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包含了MI/理念識別(Mind identity)、BI/行為識別(Behavior identity),以及VI 視覺識別(Visual identity)。
對內,CIS能對於辦公、生產、管理系統,以及行銷、包裝、廣告等宣傳形象形成規範設計和統一管理,以此匯聚公司各部門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對外,CIS透過一體化的符號設計可形成企業的獨特形象,便於公眾辨別、認同定位,促進品牌商品或服務的推廣。
藉由VI 設計,以標誌、標準字、標準色為核心,展開完整且系統的視覺表達體系;將理念文化、服務內容等抽象概念轉換為具體符號,塑造出獨特的企業形象。
VI深具強大的傳播力,訊息也最容易被大眾所接收。
Photo by Estonian National Museum
博物館的VI項目是什麼?
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1. 基本形象要素,包括標誌(LOGO)、 標準字、標準色和組合規範。
2. 內部行政應用設計 ,包括辦公用品、行政文件和廣告宣傳...等。
3. 外部展館應用設計 ,包括導視系統、展品說明系統...等。
也就是說,除了博物館的建築外觀與展廳裝修,其他如室外招牌、廣告、看板,乃至室內的指標、展板、文宣,甚至辦公人員名片;妳所能看到的平面視覺,都可列入VI的設計範疇。
而對於博物館VI來說很重要的,便是「導視系統」。
Photo by Estonian National Museum
導視系統的設計重點有哪些?
"導視系統"簡單解釋就是"指標系統"。
如果說建築外觀是博物館的外表,展陳內容是博物館的內涵;那麼,導視系統可以說是博物館的行為。
遊客或許會被美麗的外觀裝潢與珍稀展品所吸引,但一間博物館如果動線紛亂、指標不清、引導不佳,甚至icon圖示說明都讓人有看沒有懂…
就像是遇到了漂亮帥氣的約會對象,談吐動作卻粗魯不堪一樣。
一個好的導視系統,不僅要先分析展館內外的人流動線、確認遊客移動或停留的行為需求,規劃出良好的引導配置、方向尺度;還要融入博物館主題元素,呈現符合展廳的風格定調。
更要透過圖示設計、色彩計畫、材料規劃、燈光效果等多種細節,讓導視系統具有高辨識度、高閱讀性、高引導性,以及統一的視覺整合性。
所以,視覺成果往往看似簡單,但要做的功課可是很多呀…(吐菸)
Photo by German Museum of Technology Berlin
Photo by London Design Museum
Photo by Estonian National Museum
Photo by Six Senses Kaplankaya
博物館的VI與導視系統,就像一個品牌的形象與行為;需要理性分析加上感性設計,才能完美引導遊客行為,成為舒適的觀展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