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的紀錄片【零到一歲】實在是教了我太多!
因為已經有人寫得太好了,就不做重點整理,我想分享討論的,是關於「面無表情實驗」的實驗,我引用生育改革的文字:
【讓母親停止與孩子互動兩分鐘。嬰兒會感到疑惑、試著發笑、哭泣,無效後改以吃手或其他方式安撫自己。這是嬰兒展現天生社交能力的表現,當關係中斷時,嬰兒和成人一樣都會產生情緒壓力。
另外,父母較少積極照顧的孩子,海馬迴會有不同變化,海馬迴功用很多,其中一項是學習和控制悲傷。這個結果反應出,當父母不讓自己成為寶寶依賴的角色時,寶寶必須優先處理自己的壓力,因為 寶寶從父母身上得到的信號,是先照顧好自己的安全與舒適,而不是到處探索的興致。】
我有看到一些分享,針對上述的影片內容,有出現這樣的解釋:「讓孩子自己安撫自己事件令成年人心痛的事」,以及「父母較少積極照顧的孩子,會對孩子造成過大的壓力,是一種負面的狀況」。
但是這跟我接收到的資訊真的不太一樣,讓我不經想到果然一切都要從詮釋學說起啊....(又哲學系上身...)
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寶寶真的很早就有自我安撫自己的能力!這真的好厲害唷!嬰兒到底有沒有自我安撫的能力,這一直是專家意見分歧的議題,經過這個實驗,很簡單的就能證明是有的啊!我超開心能夠得到這個證實的!
還有,專家根本沒有辦法說因為需要優先處理自己的壓力,這樣對孩子在發展上有什麼負面影響,他只是陳述研究的發現而已。
老公和我一起看這一集,我們看完的第一個心得是:「以後如果要吵說誰比較會顧小孩,就先去做腦部杏仁核掃描,比大小決勝負!」(自以為超科學的了吧)但是我們再認真討論一下,影片也沒有說媽媽或爸爸的杏仁核大小是「好父母」的指標,他只是說,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愈多,爸爸的杏仁核,也能長到原本的四倍大!所以他的結論是:父愛是天生的,這個章節很多都是純發現、但是指出好壞的分享啊!
另外我也認為,不論是『先照顧好自己的安全與舒適』的寶寶,還是『到處有興趣的探索』的寶寶,這兩種人格特質,在某些場合是優點,在某些場合也是缺點,所以根本沒辦法直接說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吧?!
再來就是海馬迴本身的功能,其中的「學習」,不也是孩子很需要的能力嗎?如果海馬迴發展得比較好,不也是在說孩子的學習能力比較好嗎?
當然,我寫這些不是要建議大家當冷漠的父母,因為紀錄片裡面根本沒有出現「冷漠父母」的研究,他只是研究「比較不積極回應小孩的家長」,也就是說,這個不積極的狀況,從影片裡面,我們根本沒有辦法了解他完整的意義,是孩子一個小時內叫了十次媽媽,但媽媽只有回答四次嗎?還是回答十次了、但有六次的回答並沒有回應到孩子想表達的?這個部分,要把專家針對這個研究的整篇相關論文看完才能回答啊!
這時候想插播宣傳RIE嬰幼兒教養。
RIE認為在與孩子一對一相處的時間,像是:餵奶、換尿布、穿脫衣服、洗澡時,照顧者應該要百分之百的投入,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給予孩子超級專心的回應。這樣真的就很夠了!我們生活的育兒日常裡,常常是邊餵奶邊滑手機幫孩子買尿布、換尿布時速戰速決只差沒有按碼表比賽,我也曾經這樣當媽媽,但發現我也沒省下更多的時間,改變成RIE的方式之後,一切慢下來,反而關係更好。其實只要有固定完整一對一的時間,寶寶很能自己玩耍,因為被回應的需求都有專門的時間滿足了!
之前我有收到回應,認為RIE這種較養方式根本是沒帶過小孩在說的風涼話....我很想解釋一下,RIE是傳承匈牙利Pikler醫生的學派,而Pikler醫生強調要在特定親密時光、一對一專心做法,用在以一打八的育幼院裡,寶寶各個都長大成為富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如果一個主要照顧者,用這種方式能同時照顧八個寶寶,一路到他們三歲以上,那真的不是RIE的教養方式太不切實際,而是我們沒有真心試過,還不知道他的厲害呀!
最後再跳回Netflix,我覺得第一集看完,最大的收穫是:用你自己最舒服、快樂、自在的方式和孩子相處,當父母是一條學習的路,我們學習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我們溝通的方式,即便我們會猜錯,會做錯,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我們和孩子的相處,在用心與愛的前提下,會愈來愈好。
希望你們跟我一樣看完覺得做自己好自在!
最後,不論你的家庭需不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今晚、一家好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