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行政院已經知道了行為經濟學中的「心理帳戶」,我應該是最早提出消費券之類的財政政策,必須思考人民「心理帳戶」的作用的專家「之一」。我的意思是讓人民以為這筆政府給的錢不是自己的錢,「心理帳戶」才會有效,錢花得爽,也花得快。當年「消費券」的「心理帳戶」有發揮作用,只是發生替代消費,但這次的「三倍券」也會預期發生「心理帳戶」嗎?
目前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會發生「心理帳戶」效應,第二種說法是會抑制「心理帳戶」效應,而我持的是第二種說法。
有朋友以為,我不是說會有「心理帳戶」效應嗎?這其實誤解了,我的說法是要「注意」,而不是說會「發生」。請看下面這一篇評論。
我說的是......
「消費抵用券」用的是民眾一般的「心理帳戶」,這個帳戶具有消費支出「拔毛」的效果。
在疫情之際,大部分民眾認為收入會減少,邊際消費支出會較正常時候被抑制,非日常的消費都視為額外消費,此時消費支出都有「拔毛」的「痛感」。
在景氣不佳的時候,要民眾額外掏錢消費本非易事,政府要在內需消費上點火加油,要能夠讓補貼在民眾心理形成另一個「心理帳戶」,甚至,不使用這個帳戶去消費,還會形成行為經濟學上的「損失偏誤」效果。或許,在疫情減緩之後,才能夠有效振興消費。
但「三倍券」摻雜了人民自費的一千元在裡面,心理上我們會認為這是自掏腰包「買到」的,而不是政府的「恩賜」,雖然支出提高了(因為自費一千元),但「心理帳戶」應該不會被歸類到另一個類似獎勵的帳戶,所以,我才認為「三倍券」其實還是會替代日常消費才對。
想像一下,你花錢時怎麼花最爽?當然是買定離手,而且不要碰到現金,所以「三倍券」假設非實體券的發行最能夠刺激消費,因為看不到錢。消費心理學上認為消費者花現金時,腦中會有痛感,但刷信用卡時,腦中卻出現快樂的感覺。
所以,我才說當「三倍券」讓消費選擇路徑愈長時,快樂就會愈少,而痛苦就愈多了。也因為非實體券綁定支付工具的選擇太過複雜,優惠五花八門,導致選擇障礙出現了,而最後也的確造成實體券的領用量遠超過非實體券的現況,行政院始料未及啊!
所以,過度複雜的「三倍券」機制,複雜度遠超過大家的想像,易言之是政府對消費行為的推論,以為消費者的決策可以容許高複雜的模式。但是,一般消費決策,了不起就是三千元的「三倍券」,實在啟動不了什麼複雜消費決策,因此,我們在消費資訊評估階段,不太會去用力比對與搜集消費資訊。
於是乎,我才提出我的結論,「三倍券」的模式正企圖用「系統二」邏輯式思考的方案評估消費決策,而我相信,這絕對沒辦法胡亂消費,當然,也難以逼出邊際消費(指的是額外非必要的消費)。
此外,根據消費者行為中的「涉入性」,三千元的花費加上政府希望我們胡亂發費,「涉入性」應該是很低才對,但複雜的選擇與配套模式,卻又硬生生的把「涉入性」增高,是一種很矛盾的方法,有點是既要草兒長,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