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再論「振興三倍券」的心理帳戶效應

2020/06/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在6/4的雲論主筆專欄寫了這篇「『振興三倍券』看不出有『非花不可』的玄機」,分析了行為經濟學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
心理帳戶是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他認為,除了荷包這種實際帳戶外,在人的頭腦里還存在著另一種心理帳戶。人們會把在現實中客觀等價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劃分到不同的帳戶中。比如,我們會把工資劃歸到靠辛苦勞動日積月累下來的勤勞致富帳戶中;把年終獎視為一種額外的恩賜,放到「獎勵」帳戶中;而把買彩票贏來的錢,放到「天上掉下的餡餅」帳戶中。
問題來了,「振興三倍券」所形成的心理帳戶到底為何?
以2009年的「消費券」為例,這像是天上掉下來的一筆財富,因為不是自己努力賺來的,也就不會特意注意該怎麼花這筆錢,即使花掉了也不會心痛,所以「消費券」很快就會兌換完畢,而事實上也是如此!所以,這個「消費券」的心理帳戶比較像是一種獎勵,因為是額外的一筆金錢,花掉對不會心痛。
但「振興三倍券」呢?如果抽掉了自費的一千元,這絕對是百分百縮了水的「消費券2.0」,但問題在於這自費一千元所帶來的心理帳戶效果,恐怕會完全改觀,從獎勵變成是自己辛苦賺來的錢。那麼,原本只是自費一千元的效果,會因為用一千元購買的「振興三倍券」,心理帳戶歸因為原始帳戶,不再是獎勵帳戶。
有人分析,這一千元是排富效果,因為有錢人的機會成本過高,對於金錢的邊際效用過低,也就是隱性的排富,將「三倍振興券」留給有需求的人。但這是一種很弔詭的推論,當然,如果這是原始設計的話,那振興效果缺少了有錢人的消費,不就打了一個大折扣嗎?
即使因為機會成本排富了,然也有實際上介於完全付不起的人與剛巧付得起的人之間,這些族群對於花費是有價格彈性,這自費的一千元會變相成為漲價一千元,於是乎這群人也被排擠掉了。
「振興三倍券」去頭去尾捨掉兩群人,一群有錢花的人,一群對錢敏感的人。
篩選後,剩下的人可能是購券的對象,但完全無法排除替代消費與進口消費,加上會歸因為自己的錢,也就達不到亂花錢的前提,同樣的,消費效果有,但更可能是因為自己的錢,而完全的替代消費。
從皮包掏錢很苦,不是嗎?所以,我認為這自費一千元,剛剛好扭曲了心理帳戶效應,與行政院預期的效果剛好背道而馳,結果會出現花一千元買券,感覺又再花三千元,結果得花四千元,而且是強迫在短期內消費。於是乎,不買券沒事,買了券事情就大條了,錢沒賺得更多,反而花得更多!
很多人反對我的推論,認為自費一千元會讓人民有不得不花的感覺,那是錯估自己的錢不是錢。
話說回來,基於實是(positive) 經濟,我並不是規範 (normative) 的「反對」「振興三倍券」,實是有什麼就說什麼,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但現階段絕大部分的評論都是規範式的評論(以贊成者居多),更多連基礎理論的分析也略了。
我說得很清楚,反正事後的行政院主計總處和監察院審計部的檢討報告中就會得到答案,在此,就先按下不表了!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