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覺得這是一本拍拍抱抱安慰人的書,更像一個溫柔堅定的同理者。閱讀過程中會有「被一本書聆聽」的微妙感覺。他的「溫柔」並不是說「這樣沒關係」,而是「這是正常的」。
肯定事實、感受的存在,帶著讀者梳理那些很難被察覺的困境。
12種情感失能的父母類型
1. 自戀型父母:充滿了優越感,要求孩子表現完美,不能丟父母或家族的臉。
2. 權威型父母:期待孩子按照父母的規定行事,都是「為你好」,不要問為什麼。
3. 放縱型父母:未盡責地為孩子提供限制或規範,不敢對孩子說「不」。
4. 活在憂傷裡的單親父母:因離婚或喪偶的情緒風暴,而無力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5. 成癮型父母:正常及不正常時判若兩人,孩子無法預測下一刻父母是哪個面貌。
6. 憂鬱型父母:沒有足夠的精力或熱情來教養孩子,不是顯得暴躁就是悶悶不樂。
7. 工作狂父母:生活重心都在工作上,沒時間去注意孩子有什麼需求或感受。
8. 需照顧特殊家庭成員的父母:家中有重病的人讓父母分身乏術,無暇關心孩子情緒。
9. 成就與完美導向型父母:不斷給孩子壓力,逼迫孩子達成父母想要的目標。10. 反10. 社會型父母:反社會者的特徵即是本身沒有罪惡感、缺乏同情心。
11. 身兼父職或母職的孩子:強迫孩子表現得跟大人一樣,孩子甚至要照顧父母。
12. 為孩子著想但缺乏自覺的父母:一廂情願地對孩子好,卻忽視了孩子的「感覺」。
書中就是像這樣,用非常具體的量表、定義詞(話說附贈ㄉ感覺詞彙表簡直可以當國文教材用),帶人認識自己的處境,以及為什麼我們會走到這?
全書有一股「好、我明白了,總之我們現在在這兒了」的立場,讓我滿受用的。畢竟我知道自己爛透了,才不需要一本假大空的書跟我說我很棒,這騙不了誰。
童年:那些隱而未現,但巨大的影響
孩童剛開始探索的時候,父母便是自己的全世界。
所有的喜怒哀樂、黑白是非,都來自扶養者。
甚至再微小不過的暗示,都會成為孩子的一部分。
童年教養的力量有多強呢?有點想引用這篇漫畫作為範例
因為正是人類認識這個世界的時期,所有發生的事,好或不好,有意或無意,都會成為「構築自我」的養分。
到頭來並不是要怪罪扶養者(雖然有些人滿值得怪罪ㄉ)
因為所謂的「完美經驗」並不存在。我們身上的傷痕刻畫出現在的自己。
但我們可以認識這些已經存在的事實,以及它們為什麼存在?
個人心得
題外話:作為一個其實童年還算OK的人類,陸陸續續看了好幾本講童年相關的書,有滿多感觸的。除了感慨自己的幸運外,也發現有好多時刻,只差一步──可能是父母及時煞車,或者是我主動破局──但真的只差一點,我或許就不是現在的樣子了。
這本書真的滿妙的,推薦給:
1. 對個人情緒感受常有愧疚、不安感的人
2. 「知道」但無法「感受」或「表達」情感的人
3. 願意在別人身上花大錢,但覺得自己不需要的人
4. 常接觸小孩的人(有滿多可以練習的語法)
5. 單純看完介紹想讀一下的人(????)
我自己看這本書,其實偏向第四類人。想從諮商治療的書,回推「那應該怎麼說會比較好」?讓自己對語言、態度更敏銳一點。就、能減少多少對孩子的傷害就算多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