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識出在生活中受苦的人,找出協助他們的方法,是每個年代都會遭遇的課題。「成人過動」是這幾年的新話題,有些人閱讀網路文章,驚覺過動症特質可以解釋自己這一生遭遇的折磨,但當他們跟別人訴說時,卻常被吐一句:「這只是你在找藉口」。
如果你的親人、好友有過動特質而深受其苦,閱讀《當你愛的人有成人過動症》,可以讓你有足夠的基本知識來辨識出誰可能是過動成年人,以及,該如何協助他。如果你可能有成人過動特質,你可以在仔細唸完這本書後,把這本書拿給愛你的人,讓他能對你多一分了解。
在冰島,有10%的兒童、青少年曾接受過動症藥物治療。或許,這跟冰島人的特殊體質有關⋯⋯早期會敢於冒險移民到遙遠、嚴寒冰島的維京人,可能有較高比例的過動特質?隨著歐美國家過動症盛行率越來越高,若加上症狀嚴重度未達診斷準則的人,我們或可猜測,有10%的人,帶有值得注意的過動特質;這些特質,曾經在他生命某個階段或終生帶來負面影響。
有些人覺察到自己的過動特質,卻沒有人相信。「你怎麼會是過動症?你只是想太多了。你的意志力不夠堅強。」他們會收到這樣的回應與否定,覺得自己不被理解。
一般來說,隨著兒童、青少年大腦逐漸成熟與社會化,過動症狀會逐漸減輕,有時不熟的人看不出異樣。但時不時的注意力不集中、丟三落四、拖延症頭、以及難以言喻的無力感,加上偶爾出現但可能會製造災難的衝動行為,常會影響個案原本能力的正常發揮,帶來憂鬱、焦慮、煩躁、失眠。但個案本人、親友往往沒有察覺,過動症狀可能是最核心最源頭的問題。
除了閱讀《當你愛的人有成人過動症》之類的書籍外,臉書上有許多過動症社團,你可以在社團裡發問,查看先前累積的討論。你可以在社團內詢問那邊有專長成人過動的心理師與精神科醫師。
以下,我會從書裡摘出一些內容。先喘口氣,休息一下,按訂閱或分享這篇貼文。讓越多人看到這篇文章,就能協助更多人理解成人過動。
什麼是過動症?
首先,我們得先有個清楚的概念,過動症不是什麼「禮物」。過動症是個常見的大腦特質,在現代生活中常會帶給患者終生的困擾。持續的注意力不足、無法專注、分心、衝動、健忘、缺乏自我控制、過度的活動,會讓個案無法搭上這多元多變社會的節奏。
過動特質大腦功能的核心問題是「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也就是記得你現在應該做什麼、相關計畫與目標細節的能力。過動成人會太容易受到周遭環境影響,然後一下就忘記現在應該繼續做什麼。
進一步推衍,當我們無法將看到、聽到、讀到的重要資訊都記起來,就很難了解複雜事物的深刻意義。所有有過動特質的人,常會看似認真聽課卻無法真正吸收,好像看了厚厚的資料卻無法理解、說出內容精髓。小時候還可以靠些小聰明應付課業,長大後在高等教育與高階工作就會有撞牆感覺。
過動症最主要的長期影響,是妨礙患者達成原本以他的家世背景、智能、學歷、專長可以達成的目標。明明懂很多,成績卻不太好。看起來聰明到可以在課業上協助同學,卻常卡住無法順利畢業。報告無法如期完成,工作無法持續好好做;常有許多新鮮有趣的想法,但若是需要投入許多時間、精力與計畫的事情就很難完成。有時只好屈就低階的工作,浪費原有的才能。然後人生的不順遂,導致他最後心情低落、自我貶抑、容易暴怒。
過動症患者難以持續做他覺得乏味的事情,但學業、工作、人際關係,有許多是乏味卻不得不去做的。有些人很聰明,所以學得很快,成績不錯,掩蓋住過動症狀沒被察覺。但進入職場,跟在學校就不同了。他們工作時常做白日夢、和經過的人聊天、塗鴉、寫下無關的計畫與點子、中斷工作喝飲料、看Email、上網閒逛。當工作無聊時,許多有趣想法會不斷冒出,讓工作無法準時完成。這自然會造成人生成就低於預期。
過動的人有可能一開始會讓人覺得浪漫、風趣、有趣。他可能會外向、多話、敏銳,吸引異性注意。但接下來可能會衝動地花一萬元帶女朋友到墾丁度過浪漫的週末,問題是他月薪只有三萬元然後下星期要付房租。過動成人常會依照一開始的感覺做決定,衝動地採取行動,不太會想到後果。
在社交對話上,過動的人看起來話語流利,不會怕生,但常會使用強勢語言、自我中心、對別人的觀點不夠敏感,常常只是單方向地說話,沒有切合其他人關注的主題。過動成人常打斷別人的話,又無法專注聽別人在講什麼。這使得過動的人常遭遇團體的排斥,無法進入核心。
過動成人有時會「過度專注」,如一直玩電動、一集又一集看連續劇、不斷上網、在臉書發廢文、一直玩手機App。過動成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時間到了卻無法停止有趣活動,轉而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時間管理是過動成人的大問題
他們會關注現在,但不太注意未來。他們無法感覺時間逼近,不會提前準備,常在趕工,常常給人「拖延症」的印象。對時間無感,常造成毀壞工作、友情、愛情、信用,到最後失去各種機會。
最後一個大問題是:過動成人常追求感官刺激,喜歡超速、從事極限運動,結果就是常出意外。以上所說種種,根源於過動患者的大腦,主要來自前額葉功能缺損,也跟基底核與小腦有關。有些研究發現,過動患者的大腦白質也有異常。
最後提一下書裡提到的案例:
個案在九歲時診斷過動症,靠服用過動症藥物保持好成績與人際關係。上大學後,個案停藥。停藥後,他更能展現個人魅力,但花了更多時間來從大學畢業。他吸引異性不成問題,但交往後會出現常發脾氣、行為衝動、操控、說謊、不理性行為等問題。更換過許多伴侶,他終於找到適合對象。但結婚五年後,太太受不了他的個性,提出要離婚。
個案想尋求答案,到底自己怎麼了?是邊緣性人格?躁鬱症?自戀?最後他發現,其實他就是個沒有治療的過動症患者。他因為這些別人難以忍受的個性,失去鍾愛的愛人、要花錢請律師、也會因為離婚損失大筆財產。
結語
過動特質當然也會帶來一些「優勢」、「天賦」,但現實的是,現代社會有許多框架,升學教育是個框架,許多工作也是框架,如果不能適應這些框架,生活就會遭遇許多困難。藝術文創工作者、自由工作者、特殊專業人員、以及家世良好可以量身打造升學與就業安排的人,這樣的人有時擁有過動特質不是壞事。但多數人就是平凡的上班族、產線工人或服務業從業人員,帶有強烈的過動特質卻不自知,最後通常只是讓他們的人生陷入泥沼。
在眾多研究支持下,成人過動論述漸漸成形。我們身邊有為數眾多因為過動特質陷入困境與苦惱的人們,閱讀、傳遞這些資訊,可以很實際的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