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有效使用的部分只有10%,甘安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類的大腦是由神經元和神經膠細胞所組成的。其中具有訊號傳遞功能的神經元僅佔10%左右,約140億個;剩下的90%是神經膠細胞,專門用來支撐神經元細胞的細長纖維結構,並且提供神經元養分。
坊間經常有「人腦有效使用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左右」一說,這個說法可能是對神經膠細胞的誤解。事實上,這些神經元周圍的保護型神經膠細胞是沒有神經傳導能力的,當然也沒有辦法用來思考或學習。
神經膠細胞還提供免疫系統運作,幫助神經元代謝廢物。
部分的神神經膠細胞可以包圍神經元軸突形成髓鞘,髓鞘是由30%蛋白質和70%各類脂質組成,以包覆神經元傳導通道的形式,形成絕緣保護層,幫助神經元進行長距離的訊號傳遞。在神經纖維受損的情況下,髓鞘的存在還可以幫助引導新的神經纖維再生。

以上內容引自《圖解人體奧秘:其實你不夠了解你的身體》
還有更多有趣的壽命冷知識內容,趕緊入手這本書吧!
Readmoo讀墨電子書:《圖解人體奧秘:其實你不夠了解你的身體
Amazon Kindle 電子書:《圖解人體奧秘:其實你不夠了解你的身體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健康醫療福利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各種有趣的科普冷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類的神經纖維種類相當繁多,傳導速度最快的神經纖維每秒可達70~120公尺,換算時速約250~430公里,相當於飛機的飛行速度。
一般人眼感受色彩的細胞可以分為三種,分別看到紅色、綠色和藍色,因此一般人的彩色視覺又稱「三原色視覺」。 單一原色視覺可以看出100種深淺不一的顏色變化,雙原色視覺可以看出100 X 100種,約是1萬種顏色,而三原色視覺則增加到100萬種顏色。
為了能咬碎食物,牙齒的垂直耐壓能力很強,但牙齒間的耐重能力卻很脆弱。換句話說,牙齒非常堅硬,但鑲崁著牙齒的牙齦卻是相當不牢固的結構。
出生第10個月的寶寶開始懂得玩有按鈕的機器與玩具。這代表寶寶已經可以理解「按下開關,機器就會動」,或是「按下按鈕,燈就會亮」。而這個動作也代表著寶寶可以一邊預測結果,一邊嘗試下一步行動,藉著簡單的因果關係逐步探索世界。這個時期的寶寶也能迅速掌握按了會動,再按了一次會停的邏輯。
在學會爬行以前,寶寶只對眼前的東西感興趣。在八個月大左右,寶寶學會爬行,就開始朝著視線所及的地方爬過去探索。這個時期,寶寶會開始練習判斷哪些是手碰得到的距離,哪些是手碰不到的距離,得繼續往前爬。
六個月的寶寶正在建立最早的記憶,當寶寶開始察覺到東西離開視線,並不表示東西真的消失不見時,會有反覆把東西從桌面推落的行為,他們想再三確認東西真的沒有不見,並經常開心地認為「我就知道沒有不見!」。也因為這樣,這時期會持續上演著你丟我撿的遊戲,讓新手父母哭笑不得。
人類的神經纖維種類相當繁多,傳導速度最快的神經纖維每秒可達70~120公尺,換算時速約250~430公里,相當於飛機的飛行速度。
一般人眼感受色彩的細胞可以分為三種,分別看到紅色、綠色和藍色,因此一般人的彩色視覺又稱「三原色視覺」。 單一原色視覺可以看出100種深淺不一的顏色變化,雙原色視覺可以看出100 X 100種,約是1萬種顏色,而三原色視覺則增加到100萬種顏色。
為了能咬碎食物,牙齒的垂直耐壓能力很強,但牙齒間的耐重能力卻很脆弱。換句話說,牙齒非常堅硬,但鑲崁著牙齒的牙齦卻是相當不牢固的結構。
出生第10個月的寶寶開始懂得玩有按鈕的機器與玩具。這代表寶寶已經可以理解「按下開關,機器就會動」,或是「按下按鈕,燈就會亮」。而這個動作也代表著寶寶可以一邊預測結果,一邊嘗試下一步行動,藉著簡單的因果關係逐步探索世界。這個時期的寶寶也能迅速掌握按了會動,再按了一次會停的邏輯。
在學會爬行以前,寶寶只對眼前的東西感興趣。在八個月大左右,寶寶學會爬行,就開始朝著視線所及的地方爬過去探索。這個時期,寶寶會開始練習判斷哪些是手碰得到的距離,哪些是手碰不到的距離,得繼續往前爬。
六個月的寶寶正在建立最早的記憶,當寶寶開始察覺到東西離開視線,並不表示東西真的消失不見時,會有反覆把東西從桌面推落的行為,他們想再三確認東西真的沒有不見,並經常開心地認為「我就知道沒有不見!」。也因為這樣,這時期會持續上演著你丟我撿的遊戲,讓新手父母哭笑不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大腦的訊息傳遞機制,包括神經元之間的電化學信號如何影響情緒與反應。此外,文章還分析了大腦的不同區域功能,從額葉到杏仁核的作用,並強調飲食對大腦健康的重要性。特別是Omega-3脂肪酸、蔬菜水果、堅果及維生素B等食物對維持認知能力的影響。瞭解這些知識有助於我們改善飲食,支持大腦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雖然成人的腦部重量大約只有三磅 ,但它卻是我們體內功能最重要的器官,而它的質地則與果凍差不多。 腦部大腦由三部份組成: 1. 大腦佔了整個頭顱最大的空間,它的功能包括記憶、解決問題、語言和空間思維、及情感,而大腦也負責控制身體的活動。 2. 小腦位於頭顱的後半部在大腦之下,負責控制身體活動協調
Thumbnail
電影《露西》裡提及,一般人只開發了 10% 大腦,還有 90% 未使用的潛能,概念聽起來好像很合理,然而這其實是一種迷思!對一般大眾來說,腦科學可說是超級複雜的知識,但在《打破大腦偽科學》一書中,透過腦科學專家漢寧.貝克淺白的說明與舉例,讓非專業的我們,得以輕鬆窺探腦科學在生活中的迷思與解答。
Thumbnail
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後,突然對大腦產生興趣,因緣際會找到《大腦簡史》這本書,作者是臺灣認知精神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這本書探討的議題,主要是人腦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是卻需要全身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這樣「掠奪」資源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這本書的章節「序 章:植黨營私的大腦」、「第一章
Thumbnail
靈魂與思想不死,若存在於腦細胞越久,那麼延長壽命就可以因此合理化,畢竟生理所有器官機能運作,全是靠腦細胞控制。 |義大利科學家指出研究,生理機能死亡後,因腦細胞沒有生命期,如將腦細胞移植至另一生物體,仍可存活至此生命體結束。而嗅覺功能,更是存活在腦細胞時日最長的。| 了解腦細胞的強大功能
Thumbnail
你是否已經注意到,學習一門新語言或每天運動,不僅能豐富生活,更是維持大腦青春的關鍵? 如果將我們的大腦比喻為一座城市,神經細胞就如同建築,而神經突觸則是連接這些建築的道路,透過不斷學習和運動,我們可以建立更多的「道路」,使得大腦運作更為高效。 一起來了解如何透過日常練習,保持你的大腦充滿活力和靈
Thumbnail
        大腦是一個獨特的禮物。構造複雜,形狀像核桃,重量2.8磅,大約只佔體重的2%;但卻用了我們體內20%的氧氣;並且消耗了成人60%的碳水化合物供應量(在小孩身上是75%)。         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大腦似乎一直在工作,他開啟了動物世界的演化。第一批原始人
Thumbnail
中樞神經系統,像是我們的大腦、脊椎,經歷過受傷,這些構造在受傷後沒有再生能力 那中風的人為什麼還需要復健呢? 原因是因為我們的神經系統有可塑造性,當你接近耳朵的大腦受傷時,透過訓練或是肢體的刻意使用,沒有受傷的大腦區域會協助支配已經受傷的大腦區域之功能。我們一般復健在用的
Thumbnail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多數的腦類器官是由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大小約為米粒大小。然而,目前的腦類器官仍缺少例如人腦結構的各個腦區的區別。為此,有科學家提出使用由胚胎大腦取出的組織幹細胞來培養腦類器官,以解決此問題。
Thumbnail
腦類器官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的研究已經證明腦類器官具備大腦細胞(包括神經元和星狀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近期,科學家利用腦類器官來作為人工智慧實體裝置。本文將簡介此研究。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大腦的訊息傳遞機制,包括神經元之間的電化學信號如何影響情緒與反應。此外,文章還分析了大腦的不同區域功能,從額葉到杏仁核的作用,並強調飲食對大腦健康的重要性。特別是Omega-3脂肪酸、蔬菜水果、堅果及維生素B等食物對維持認知能力的影響。瞭解這些知識有助於我們改善飲食,支持大腦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雖然成人的腦部重量大約只有三磅 ,但它卻是我們體內功能最重要的器官,而它的質地則與果凍差不多。 腦部大腦由三部份組成: 1. 大腦佔了整個頭顱最大的空間,它的功能包括記憶、解決問題、語言和空間思維、及情感,而大腦也負責控制身體的活動。 2. 小腦位於頭顱的後半部在大腦之下,負責控制身體活動協調
Thumbnail
電影《露西》裡提及,一般人只開發了 10% 大腦,還有 90% 未使用的潛能,概念聽起來好像很合理,然而這其實是一種迷思!對一般大眾來說,腦科學可說是超級複雜的知識,但在《打破大腦偽科學》一書中,透過腦科學專家漢寧.貝克淺白的說明與舉例,讓非專業的我們,得以輕鬆窺探腦科學在生活中的迷思與解答。
Thumbnail
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後,突然對大腦產生興趣,因緣際會找到《大腦簡史》這本書,作者是臺灣認知精神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這本書探討的議題,主要是人腦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是卻需要全身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這樣「掠奪」資源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這本書的章節「序 章:植黨營私的大腦」、「第一章
Thumbnail
靈魂與思想不死,若存在於腦細胞越久,那麼延長壽命就可以因此合理化,畢竟生理所有器官機能運作,全是靠腦細胞控制。 |義大利科學家指出研究,生理機能死亡後,因腦細胞沒有生命期,如將腦細胞移植至另一生物體,仍可存活至此生命體結束。而嗅覺功能,更是存活在腦細胞時日最長的。| 了解腦細胞的強大功能
Thumbnail
你是否已經注意到,學習一門新語言或每天運動,不僅能豐富生活,更是維持大腦青春的關鍵? 如果將我們的大腦比喻為一座城市,神經細胞就如同建築,而神經突觸則是連接這些建築的道路,透過不斷學習和運動,我們可以建立更多的「道路」,使得大腦運作更為高效。 一起來了解如何透過日常練習,保持你的大腦充滿活力和靈
Thumbnail
        大腦是一個獨特的禮物。構造複雜,形狀像核桃,重量2.8磅,大約只佔體重的2%;但卻用了我們體內20%的氧氣;並且消耗了成人60%的碳水化合物供應量(在小孩身上是75%)。         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大腦似乎一直在工作,他開啟了動物世界的演化。第一批原始人
Thumbnail
中樞神經系統,像是我們的大腦、脊椎,經歷過受傷,這些構造在受傷後沒有再生能力 那中風的人為什麼還需要復健呢? 原因是因為我們的神經系統有可塑造性,當你接近耳朵的大腦受傷時,透過訓練或是肢體的刻意使用,沒有受傷的大腦區域會協助支配已經受傷的大腦區域之功能。我們一般復健在用的
Thumbnail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多數的腦類器官是由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大小約為米粒大小。然而,目前的腦類器官仍缺少例如人腦結構的各個腦區的區別。為此,有科學家提出使用由胚胎大腦取出的組織幹細胞來培養腦類器官,以解決此問題。
Thumbnail
腦類器官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的研究已經證明腦類器官具備大腦細胞(包括神經元和星狀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近期,科學家利用腦類器官來作為人工智慧實體裝置。本文將簡介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