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秤有各種。當我們追求更精密的方式沖泡茶葉,秤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工具有不同單位的精細程度、茶葉有大小不同的顆粒,真的能夠像工業化產品一般地要求嗎?
在我們店裡的茶文化體驗課程,進階的版本有調茶的教學,除了教學員如何摸索各類茶葉的特性,進一步調配出專屬於自己的茶葉。過程中會讓他們自己抓樣去沖泡樣品。之所以安排這樣的步驟,是希望他們更直觀地感受到茶葉在取樣過程中追求精準的困難度。
現在人習慣以數字化的方式管理生活;發酵要看度數,茶乾講究乾燥度,茶葉叢毛茶到經製成品的耗損率,都希望可以透過數字的方式呈現讓我們更容易理解。然而,茶葉在製作的過程其實師傅是看當天的氣候、環境的濕度、茶菁的狀況來決定發酵的程度,既沒有一個明確的度量表可以測量,也沒有參考的準則,大多還是倚賴經驗和感覺去製作
[1]。
同樣的,在秤重的時候不論顆粒狀或是條索狀的茶葉,當你要求剛好落在精準刻度的重量時,有相當的困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做立體茶包的時候會有正負值的區間。電子秤量可以有精準的要求,被度量的茶葉卻是無法切割為細小單位的存在。
我們當然可以批判的思考,秤重不精準會影響每一杯茶在風味的表現上有所差異。從經營管理的面相來說,乾燥度、耗損率、茶水沖泡比例時間,都是要求品質的情況再自然不過的基本要求。
不過,當我們與茶對話的時候,或許可以將這些數字拋諸腦後,茶葉自古以來作為的生活飲品,不準確性恰恰呈現它自在不受框架侷限的特質。正因為不要求每一杯都要準確的茶水比例、浸泡時間,我們可以更自在地享用每一杯自然界給予我們的驚喜。
[1] 走訪茶山的時候,曾經遇過某些師傅在試茶時仍會抽菸,問他難道不影響判斷,他反倒覺得少了這一味會妨礙他的判斷。如果慣性在嗅覺或味覺被遮蔽的情況下開始學習事物,這樣的回答似乎也有幾分道理。不過以現今講究ISO品管或認證的情況,這種對工作環境衛生有害的狀況應該逐漸被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