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斷食

含有「間歇性斷食」共 5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為什麼越努力,卻離目標越遠?這個問題曾讓羊羹我傷透腦筋。後來才發現,關鍵不在意志力多強大,而是我們是否真正聽懂了身體發出的訊號。這裡頭,從荷爾蒙的運作到大腦被渴望綁架的機制,有太多值得一探究竟的奧秘。這份分享,希望能和大家一起,重新學會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對話,找到那條不再掙扎的健康之道。
Thumbnail
在你的經驗中,16:8間歇性斷食法是否曾帶來不良副作用?其實,許多人以為間歇性斷食是現代健康潮流,但追溯歷史,它早已存在於不同文化與宗教傳統之中。以下將介紹其起源與常見方法。
Thumbnail
我們大概都曾是那個在午后時光,與濃濃睡意奮戰的無奈上班族或學生。這個下午腦袋就關機的經驗,羊羹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但這真的只是意志力不足嗎?或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不再與身體的本能對抗,而是學著去理解它、駕馭它。一步步打造出能讓大腦全天候高效運轉的「專注力燃料」,成為自己心智狀態真正的主人。
Thumbnail
深夜滑開手機,總是被各種健康大神的影片轟炸嗎?一下生酮斷食,一下全植物飲食,讓人越看越迷惘,想變健康卻不知從何開始。羊羹我跟大家一樣,也曾深陷這種資訊焦慮。與其追逐各種花俏的飲食法,不如先在我們腦中建立一道防火牆,學會辨識那些極端又武斷的說法,這或許才是找回我們身心安寧與飲食自主權的第一步。
Thumbnail
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小心計算卡路里,體重計的數字卻不動如山。羊羹我花時間鑽研後才明白,原來我們的身體有自己的「上班時間」。這趟分享,就是想和大家一起解開身體的時鐘之謎,讓健康管理不再是苦苦對抗,而是聰明合作,找到那條更順應自然的健康之路。
Thumbnail
我們是不是也時常在「該不該吃」的念頭中掙扎?面對水果的甜,總不免擔心是否與汽水無異;聽聞斷食的好,卻又害怕執行錯誤反而傷身。羊羹我希望能與大家一起,重新梳理那些看似矛盾的健康資訊,從科學的視角出發,拆解迷思背後的真相,並從中找到一套既有根據又符合人性的飲食方式。
Thumbnail
marsha小潤-avatar-img
2025/07/11
聽說台灣的水果真的比國外甜。
間歇性斷食風靡全球,但成效因人而異。許書華醫師說明間歇性斷食的核心原理、常見斷食法(例如168斷食法),並強調「吃對」比「不吃」重要,需注意營養均衡。文章也列出適合與不適合間歇性斷食的族群,並建議循序漸進,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Thumbnail
間歇性斷食的背景與定義 間歇性斷食的興趣源於對熱量限制 (Caloric Restriction, CR) 的研究。1997 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關於熱量限制的研究顯示,在動物一生中進行熱量限制可顯著延長壽命,這可能與自由基的減少有關。細胞保護機制經過數十億年的演化,在飢餓時能抑制自由基
很多人以為斷食是苦行,我卻走出了一條回家的路。從74公斤到55公斤,我不是靠意志力撐過,而是透過一次次與身體、情緒的對話,慢慢找回自己。這篇記錄我從2019年開始斷食的減重歷程,也是一段療癒與覺察之旅的起點。
Thumbnail
適時的讓腸胃"清空" 更能提升專注度 也有看過報導寫長壽秘訣就是只吃七分飽 感謝分享 認真覺得能減肥成功和不賴床的人都能成大事哈哈哈哈
靜止代謝率1800的女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2
陳怡霖 Eriene 哈哈哈說得太中肯了~不賴床+能減肥=人生超能力組合!七分飽真的是長壽密技,我們一起邁向清爽人生!⏳🍽️💥
第一次認真療癒自己,是從不吃開始的——這本《斷食全書》,讓我不再把身體當作敵人,而是一位等待我傾聽的老朋友。從87小時長斷食、到一個月減下近10公斤,我開始重新認識身體的語言,也在過程中,學會溫柔靠近自己。
Thumbnail
一語-avatar-img
2025/04/24
可能您已經認識,但陳俊旭博士的修復粒線體,推薦給您-- https://vocus.cc/article/67be6fe7fd897800011ebf9b 我有去博士的新書發表會,也做斷食,還做了2周全肉飲食,他推崇自然療法,感覺有可能適合您
靜止代謝率1800的女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4
一語 謝謝妳,我也很喜歡MMT(粒線體代謝療法)❤️ 我在講述關於2019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