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次上課,都強調要找出關鍵字或框架詞,這次開始涉及論證。
其實就我的經驗,學生並不會因為你講論證結構或論證的有效無效,就變得比較會寫論證。但可以先讓學生從論證的角度看事情,譬如在某說法或某觀點中,先區分理由與結論,再確認最核心的理由為何。
這個核心理由,有時可用關鍵字或框架詞來代表,有時則必須用語句。但無論如何,先找到這東西,再圍繞它展開論述,整體結構才會明確。
事實上我認為,只要充分掌握與解釋框架,論證就會自然成型;相反地,了解論證的形式條件,對寫作其實沒有什麼幫助,頂多是事後補充修正的功能。所以我採取的做法是,強調框架與論證之間的連動關係。我喜歡拿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當例子:
1、進口蔬菜要徵關稅,水果不用。
2、為了增加收入,蕃茄要徵關稅。
所以,蕃茄應被視為蔬菜。
這裡的重點在於「關稅」:若想增加更多稅收,自然就會把蕃茄看成蔬菜了。而要怎麼把論證寫得更好更具體?其實就是把「想徵稅」這件事寫得更完整更清楚。這種從框架或關鍵字來強化論證的做法,或許不是所有情況都能適用,但我認為對初階學習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這次的閱讀材料,仍然來自《成功的反思》,論點和上次那篇基本相同,但論述角度抽象地多:
全球化造成不平等急遽惡化,勞動階級薪資停滯。美國經濟所得幾乎全進了最有錢百分之十人口的口袋,底層半數人口分得的趨近於零。而一九九○和二○○○年代的自由派與進步派政黨非但沒有改革經濟結構,直接對付不平等,反而擁抱市場導向的全球化,想用促進機會平等來解決經濟紅利分配不均的問題。
這就是向上流動說的中心思想。只要去除阻擋發展的障礙,人人都有機會成功。不論種族、階級或性別,唯有才能與努力是人生的天花板。只要真正做到機會平等,出人頭地者掙得的成功與報償就可說是他們應得的。
這就是才德至上制的許諾:不是保證社會更平等,而是許諾向上流動更容易、更公平。它接受所得階梯愈拉愈大的事實,只努力協助所有人在往上爬時競爭更公平。
這段文字明顯較難,學生們在寫的時候想得比較久,但最終都有還不錯的想法。以下節錄他們的自問自答,提問我有稍作潤飾,回應則取最關鍵的那一句:
問:直接或間接對付不平等,會影響實質平等能否達成嗎?答:或許無論何種方法,都達不到實質平等。
問:若每個人的財產分配均一,向上流動的機會就真能平等嗎?答:不一定,因為太多突發狀況會影響貧富與發展機會。
問:貧富差距的存在是否合理?答:私有財產應受保障。根據才能和努力來分配財富是最合理的。
問:如果真的平等競爭,為何會有無能富人的存在?答:不讓大家站在同一起跑點,就不可能有真正平等。
問:機會平等真的算是公平嗎?答:才能的有無,本來就不是公平的。
這些問答,都涉及到了貧富競爭中的重要考量,只要寫得完整具體,都能是很好的論述文章。我想這也再次印證,對於初階的知性寫作,背景資訊的質與量,才是決定內容有無深度的最大因素。
最後,記錄學生們的留言提問:
.如何避免主觀,或是哪些方面要更為客觀看待?
.在回答問題時,常常有想法,但很難轉成文字敘述?
.有時無法判斷,自己問的問題是否恰當,或論述有無回答到問題?
.覺得別人寫得更好,如何加強這方面的思考方法?
.衝突點與反駁點,有點卡關?
.如何快速準確地抓出文本的核心主張?
看了這些問題,我有很多想法,但倒不是想著要怎麼回答,而是想著這些問題如何出現,或說人們如何意識到這些問題。我們知道,無論學什麼,動力都非常重要:少了動力,方法再好也成效有限;有了動力,不用人催就會想實踐。所以一個最為根本的問題是:怎麼讓人上完課後,會想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臺中女中,晴,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