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參與一些講座與課程,發現無論是大學生、中學生或小學生,都非常喜歡「互動」部分。但這個互動,並不是有對話、有問答就好。
事實上,我前兩年在某哲學營隊講課時,就發現一個現象:有些學員會在回饋單上面寫說,很像是在上課。怪了,那本來就是有特定主題的課程啊,像上課不是理所當然的嗎?當時我想,可能是內容或進行方式死板了些,雖然我已經設計了不少問題來讓大家發言。
這個思路大致沒錯,但還沒有抓到重點:如果「上課」在光譜的這一端,另一端就是「聊天」;或者是說,越像聊天就越不像是在上課,越像上課就越不像是在聊天。上課和聊天都可以有特定主題,但前者常常依循某種模式,而後者則看似東拉西扯、有情感起伏。承此,就算講師和學員有很多對話或問答,上課也不會自動變成聊天。
兩者有很多差異,若比較分析地說,我認為在於權力感與資訊量。權力感的意義在於,學生是否覺得講師硬要帶出某話題,還是覺得他在講一種有趣觀點;資訊量的意義在於,對於課程內容或講師提問,學生能否提出有用的、值得參考的資訊,特別是自身經歷。
這直接對應到聊天的兩大性質:一是每個人都平等、都能引出某個討論方向;二是每個人都有能力講出大家會關注的東西。
當然,特定主題的講座或課程,不太可能放任大家亂聊,但提高聊天感是有可能的。同樣一個概念(譬如自由意志),直接講定義再問問題(譬如人的未來是不是全被物理法則所決定),就會很像上課。先放段動物影片(譬如松鼠拚命要偷吃鳥飼料),再指出其中可能蘊含什麼概念(譬如松鼠到底是自由選擇還是被食慾控制),就會很像聊天。
如果從聽眾需求來說,知性課程已不太可能維持純講述的形式,因為那樣太容易被影片所取代。而且年輕世代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看來是越來越短(先不論是何原因造成),所以有必要提供更多元的感官刺激(動手寫或動舌頭都算)與資訊類型(圖案、影片、故事等),才能提升使用者體驗。
當然,如果你講的東西,聽眾本來就超級有興趣,上課和聊天的差異就不太重要了。但若聽眾本來就缺乏預期,或根本是被半強迫而來,在「有深度知識的課程」與「學到點東西的聊天」之間,後者其實更討喜。
而且許多時候,「學到東西」可以只是「原來在這點上好多人和我想法不一樣」,倒不需要是什麼堅實理論或立場。
這讓我覺得,「知性聊天」或許是值得構築的概念。倒不是說我要開發知性聊天的課程,而是我認為,給大眾一種「聊天也可以很知性」的印象,對於社會整體的智識水準應該有正面助益,也能吸引更多人對哲學(知識)普及感興趣。
但前提是,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聊天、怎麼加入知識內容,然後想辦法提高它在各種情況下發生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