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疫情來襲,全臺進入三級警戒,大家都得開始適應宅居生活。新聞忙著報導新增多少案例,熱鬧街道如今倍感冷清,一切工作與教學轉為線上,巴望著人流的小商家叫苦連天。
不意外地,這引來不少對政府的抱怨與批評,譬如醫療資源的不足,以及疫苗沒有即時進口。
這些說法都有道理,也跟先前「台灣是防疫模範生」的刻意宣傳有關。但就我自己的觀察,在疫情爆發之前,民眾接種疫苗的意願並不高,也有不少人主張要放鬆觀光旅遊的管制,顯然沒預期病毒會在身邊散佈。
如今狀況徹底翻轉,形成了巨大反差:疫情不來就去遊天玩地,疫情一來忙著呼天搶地。
這是怎麼回事?為何從自信到恐慌,轉變地如此之快?接著又會出現什麼情況?
有些研究,專門探討龐大事件帶來的系統性衝擊,有助於回答這一問題,譬如「黑天鵝」是指機率小、難以預料的事件,而「灰犀牛」是指大機率出現但人們常常視而不見的事件。
套用到疫情上,去年二月肺炎病毒剛出現時,的確可說是黑天鵝事件,許多國家一時間措手不及,承受了巨大損失。
但一年多過去了,如何應對病毒的新聞資訊早已不知凡幾,對如今的台灣而言,疫情是標準的灰犀牛事件:理性上知道可能會發生,卻沒有促成充分的預防心態。
事實上,《灰犀牛》一書的作者渥克(Michele Wucker),在分析許多實際案例後,把人們對於這類事件的反應分為五階段:
一是否認,拒絕承認問題存在,或說忽視發生機率,譬如「我們不一樣」、「不會輪到我」、「沒那麼倒楣」。
二是不作為,已經意識到問題,但大幅看低成本與風險,譬如「到時再說」、「很快就過去」、「沒那麼嚴重」。
三是診斷,開始承認問題的嚴重性,從個人、職場或整體社會的角度,來看有哪些事前預防沒做好、事後補償趕快做。
四是恐慌,發覺事態比想像中嚴重,隨之而來的壓力與急迫感,容易促使人們發出激烈言論、做出偏差決策。
五是行動,又分為承受危機、迴避危機與轉化危機,也可以分為個人、職場或社會等層面。
這看來頗適用於描述台灣社會:兩個禮拜前大家還停留在否認與不作為階段,如今三級警戒持續,哪裡都不能去,迫使大多數人都進入了診斷與恐慌期。
這個五階段說,早已預見了「自信轉恐慌」的現象,更指出人們遲早進入行動期,只是還需要多少過渡時間的問題。
當然,每個人的際遇與環境並不一樣,面對危機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哪些可以承受、哪些應該迴避,哪些又能夠轉化,考驗每個人的應變能力。
人們常說要化危機為轉機,但往往說時容易做時難。面對這種狀況,也許我們應該試著發揮群眾智慧,蒐集各式各樣「讓我在疫情中過得更好」的思維、觀點與行動。
以我自己為例,首先得把手邊的課程轉為線上。雖然很多學校老師手忙腳亂,補教業更是哀號連連,但對創新教育而言,這其實有變成優勢的潛力。
我之前都是上北部的實體課程,那就有交通成本的問題,也就是中南部有人想上也無法來。但課程全面轉為線上以後,大家被迫熟悉視訊操作,如果我們線上轉型做得不錯,其實可以增加中南部的學生。當然這沒那麼簡單,有些技術細節得克服,但至少值得嘗試。
新的波動,有時會造成損失,有時會再創高峰。保持一定程度的正面思維是必要的,但光是思維不能持久,我們的大腦天生想要見到成果,就算只是初步想法也不錯,重點是營造漸漸好轉的感覺。
你呢?你有任何改善疫情生活的想法嗎?